黑龙江技师学院一系一企 破解校企合作的难题
http://heilongjiang.dbw.cn   2016年05月08日 15:18:33
订东北网彩信手机报,移动发KTDBW到10658333,联通发DBWY到1065566600,电信发DBWY到10628999。
东北网手机版 3g.dbw.cn

  东北网5月8日讯 黑龙江技师学院围绕育人的目的在校企合作中进行了大胆创新,形成自己独具特色的校企合作模式——一系一企,解决了在校企合作中存在的问题,更好地为教学服务,取得了丰硕的成效。

  一、破解了企业参与动力不足的难题

  在校企合作中始终存在学校主动,企业被动,一头冷一头热的问题。企业不愿意与职业院校合作的主要原因是企业增加管理成本、增加风险、很难保证产品的质量。

  一系一企是在学院各系(部门)内部成立与本系(部门)相关专业的企业,黑龙江技师学院在计算机应用系成立了“前程广告公司”、职业培训部成立“起点咨询公司”、焊接技术系成立了“宏图汽车维修公司”、实习实训中心成立了“鸿德煤机厂”、农学教育部成立了“绿苑”、幼师教育系成立了“启智早教中心”和“幼儿园”,这样就把学校和企业两个独立的组织合为了一体,把彼此分享所有的权利、责任、义务、风险及利益也合为一体,因为企业属于系部,学生一入学就可以把本系部企业的企业理念、企业文化、所需技术让学生提早介入,提前熟悉工作岗位,增强学生的主人翁精神、吃苦耐劳精神、团队精神。学生到企业进行实习时,班主任、任课教师仍然需对学生进行管理,不需增加管理费用,降低了意外风险,同时,生产、教学、实习、实训融为一体,学生生产的报废零件也可以再利用进行练习,大大降低了教学成本,既培养了学生的实践经验,了解企业的管理制度,又真正实现了由“输血型”向“造血型”的转变,更重要的是一系一企可以让学校的招生、教学、培养、毕业推荐工作进入一种良性循环。

  二、破解了职业院校适应企业需求能力不强的难题

  职业院校的专业设置、培养方式、课程设置、教学过程等方面与企业需求并不一定能完全对接,有些职业院校还按照传统的教学模式追求理论的系统性和完整性,缺乏针对性、实践性和职业特色,没有形成与企业岗位职业能力相对应的独立实践教学体系,学生在校所学知识和技能与现代企业要求相差甚远,从而导致职业院校毕业生不能达到顶岗实习的要求。

  黑龙江技师学院的一系一企使工学结合、产教研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得以落实,有利于建立符合职业教育发展规律的办学模式,从根本上改过变过去“黑板上开机器、练习本上制产品”的教学方式,形成专业围绕市场转、课程围绕企业转、教师围绕学生转、学生围绕机器转的“四转”格局,实现了学校与企业合一、教师与师傅合一、学生与学徒合一、教室与车间合一、教学与生产合一、作品与产品合一。在这样的模式下,学生在真实的生产环境中接受企业文化的熏陶,练就岗位技能,学到一技之长,达到毕业即就业,就业即上岗,上岗即顶岗的效果,毕业后深受企业和社会欢迎。

  三、破解了企业核心技术不外传的难题

  企业的核心技术是一个企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关键要素,任何一个企业都不会轻易地把自己核心技术外漏,简单的校企合作是浮于表面的,而职业院校自身产品研发能力和技术服务能力相对较弱,缺乏对合作企业的吸引力,企业深层次的技术,学生和老师在校企合作中是很难碰触到的。黑龙江技师学院的一系一企则改变了这种状态。鸿德煤机厂,为学生提供了车工、焊工、镗工、钻工、刨工、装配钳工、电钳工、铣工、磨工等9个实训工种,工厂教师利用学院有利硬件设施,潜心钻研各工种的相关技术,破解各类难题,形成了自己特有的核心技术,研发出产品,成为集教学、培训、生产、科研四位一体的多功能教学培训基地,其研发生产的EBZ135和EBZ160型悬臂式掘进机、MG80/200-BW和MG100/240-BW型液压牵引薄煤层采煤机及刮板运输机、液压支护、掘进机与采煤机配件,已获得了国家矿用产品安全标志证书,现已投放市场,销量较好。

  四、破解了“一体化”教师实训场地、实训时间不足的难题

  职业院校的教师建立了到企业实践的制度,每年需安排专业教师至少有1个月的时间到企业或生产服务一线实践,以便更好地为教学服务,当教师深入企业时很难平衡实践和授课任务之间的关系,实践的时间短,教师也不能深入了解企业科研和技术改革,影响了“一体化”教师的成长。

  加强产学研合作是培养“一体化”教师的有效途径。黑龙江技师学院一系一企的建立可以使专业教师可随时深入自己的企业,不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教师通过参与企业的科研和技术改革,提高了实践能力和技术应用能力。科研项目可以在本学院的企业立项,增强了广大教师科研意识,提高了科研能力,带动了学院整体科研水平的提高,也促进了学院教学质量的提高。教师通过在本部门的企业实践更多地了解企业技术发展、装备现状及未来学生工作岗位知识和技能需求,加快了专业课程改革步伐,推进课程模块化、项目化、生产化进程。使教师真正地由单一的教学型转变为教学、生产实践、科研型,实现一专多能。

  五、破解了学生创业意识、创新能力培养的难题

  职业院校的学生通常是文化基础差、底子薄、缺乏自信,更缺乏创业意识和创新能力。而简单的校企合作只能培养学生的技术能力,所以在职业教育中仍存在着“重维持,轻创新”,“重知识传授,轻能力培养”的思维模式。学生独立能力差,依赖性强,没有主见,不敢想不敢为,承受挫折的能力低,形成恶性循环,学校也多存在重就业、轻创业等问题。黑龙江技师学院开展的“一系一企”校企合作教学模式破解了这一难题。

  在企业中学生跟着企业的生产流程,参与生产的全过程,了解企业的管理方法和运营程序,掌握产品的生产及销售相关流程。要求学生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生产零件的加工,使学生在真实的企业生产环境中,锤炼专业技能、体味工作理念、感受生产气氛、领会企业文化。这些都将成为他们毕业后的自主创业中宝贵的资本。同时,学生作为企业员工,跟随师傅参与项目技术的研发和项目建设,也会遇到课堂教学中没见到过的技术难题,在他们积极思考解决问题的方法和途径的过程中,也培养和锻炼了他们的创业意识、创新能力。

  黑龙江技师学院一系一企发展至今成效显著,仅2013年宏图汽车维修有限公司全年维修车辆721台次;启智早教中心全年招生240人,启智幼儿园招生60人;前程广告公司在实现对外创收的同时,极大地节约了学院的办公成本;起点咨询有限公司年培训人员达1580人。

作者:    来源: 东北网     编辑: 平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