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选择的是翅膀,你将拥抱整个蓝天;如果你选择的是职业教育,须下决心为大多数平民谋幸福。——题记
第二职业中学校长兼党支部书记王洪霞
2008年11月哈尔滨市第二职业中学迎来第四届掌门人。
2009年, 37个省市代表队2314人参赛参加全国中职学生技能大赛,学校15名学生参赛13名获奖,取得一金三银九铜的骄绩,跻身全省第一。
2010年,学校荣获“全国中等职业学校德育工作先进集体”,教育部鲁昕副部长亲临学校视察调研。
2011年,学校承办全省中职学校技能大赛开幕式及4个专业9个项目的比赛。68名选手全部获奖,仅一等奖就17人,再次蝉联全省冠军。
2012年学校开始创建国家级中职示范校。
2013年学校启动名师工程、朝阳工程、引进人才工程,斥资数百万元组织教师出国出省培训,全面打造一流之师。
2014年,学校荣获全国职业教育先进单位;喜获全国职业院校学生技能大赛1金3银9铜的好成绩,占全省奖牌的近一半;以全省第一的成绩通过国家示范校验收。
2015年,教育部办公厅职业教育改革发展情况专项调研来校实地考察。“冰城美劳动美”首届职业教育活动周启动。
近三年接待国内外同仁参观千余人次……
是什么力量让第二职业中学有了如此辉煌的成绩,让它备受瞩目?是它的带头人王洪霞。
树立品牌意识为学生提供优质的服务
“品牌不仅仅是外部形象,更是一种文化积淀。”王校长的观点得到大家认同。她认为:定位如同定调子,定风格,有了正确的定位,就有了主动发展的机遇。她立志把学校建设成“百姓心中的品牌学校、全省职业教育的窗口学校、全国职业教育的示范学校。”
于是,二职的品牌内涵诞生了:
“以育人为本,以尊重学生、关心学生和信任学生,为学校一切工作的出发点;以造就学生、开发学生、发展学生为学校一切工作的落脚点。竭尽全力培养学生健全、完美的人格,让每一个从二职毕业的学生都能幸福地度过自己的一生”。
学校本着“育人为本、面向市场、质量立校、特色强校”的办学理念,秉承“敬业、创业、乐业,成人、成才、成功”的校训,恪守行为规范12字(微笑待人、平和交流、三人成列)。大力弘扬“劳动光荣、技能宝贵、创造伟大”的时代风尚,营造人人皆可成才、人人尽展其才的良好环境,把培养目标定位在学生就业有优势,创业有能力,升学有希望,继续教育有基础上。
品牌的核心是教育质量。
为了确保学生质量,她斥资2800多万元更新设备,外聘企业能工巧匠和行业大师授课。
为强化学生技能,将文化课与专业课比例调整为“1:2”。
依托专业办产业,形成“厂中有校、校中有厂”的办学格局。
探索整合智能家居与电子专业,发展物流等现代服务专业。
与173家企业建立了合作关系,开通实习——就业直通车。先后与哈尔滨华旗饭店、北京京西宾馆等高端企业开展订单培养,输送2000余名优秀毕业生。哈尔滨“香格里拉班”、“麦凯乐班”、“三星电子班”的订单就业率达到了100%。
2014年,汽修专业率先走出国门,开展“中德诺浩高技能人才培养助推计划”校企合作项目,订单培养技术技能型人才。餐饮专业拓展中俄国际合作,与阿穆尔州商服学院合作,增开西餐专业。
2015年校园招聘会上,高星级饭店运营与管理、会计电算化、电子技术应用、中餐烹饪等专业呈现出3家用人单位争抢1名毕业生的局面,学生一次就业率达98%。
打造一流之师 让优秀成为一种习惯
学习是人的第一要素、第一特点,其他一切都是学习的结果。王校长带领全校教职员工,开展了一场轰轰烈烈的学习的革命。
她营造书香校园,带领242人次到上海、南京、杭州等学校取经,强力推进了国家示范校建设进程;选派24人次到德国、奥地利、美国、芬兰、日本、韩国等地培训、学习、考察、交流;仅2013年全员参与各级各类培训达8000余人次,企业实践累计4256人天,取到了全员提升的良好效果。
2013年7月5日,她全然不顾副乳手术的疼痛,带领班主任一行72人前往北师大学习。伤口刚刚缝合,很快在旅途的颠簸中撕裂了。北京的酷热,使她的伤口流脓不止,她强忍着钻心的疼痛,利用晚上去医院点滴,硬是没有耽误一节课。她凭着敢打硬仗,永不服输的精神,带出了一流之师,涌现了马玉贵、郑金男、李剑明、刘龙、汤忠辉为代表的名师团队,创造着产学研效益。她常说:“所有的努力,都不是给别人看的。要让所有的努力,直抵内心,变成自己的能力。没有目标的努力,没有计划的奋斗,都只是作秀。我带的队伍必须让优秀成为一种习惯”。
2010年,她参加全国教育工作会议。2014年荣获第四届黄炎培职业教育杰出校长奖。 2015年10月23日,王洪霞名校长工作室揭牌仪式在教育局举行。
做一个温暖的人用加法的方式服务地方经济
王校长曾说:“职业教育作为一种直接面向职业和企业的教育,有责任为市民的职业素质和技能提高服务,为市民的终身学习,尤其是为职业继续教育提供服务。”她告诫老师,“为国分忧,为民效力,急人所急,雪中送炭,灯亮一盏,光洒成片,不厌其小,务求其实”。
她投资百万元,开展下岗人员、转岗和再就业人员创业培训;利用学校现有资源,为外来务工人员开设短期技能培训班,为他们学会技能、重新上岗提供服务;她每个周日,都派专业能力最强,素质最高的老师为社区居民实施菜单式培训。
听着祖孙三代一起学唱歌,望着社区大婶饶有兴趣的烹调,看着邻家大叔拿起了单反学摄影……她有说不出的喜悦。虽然学校近三年年均培训居民达5000人次,可她还嫌少。她总希望能尽己所能,用加法的方式,让辖区的百姓都能学到一技之长,很体面有情趣的生活。
领导的责任不仅仅是奉献 更是超越
“先做人再学艺,让每一个学生懂得感恩。”这是王校长的口头语。她深知:一个不懂感恩的孩子,必定不能让别人感恩;一个不会感动的孩子,也必定不能感动别人。她指导落实“三感谢”活动(感谢父母养育恩、感谢老师教育恩、感谢他人帮助恩);她数年如一日,坚持师生齐唱《感恩的心》并做手语操,成为校园最靓丽的风景;她倾力打造“微笑二职”,让微笑成为二职人的身份标识和精神名片。
她不忘肩负的书记职责。2012年4月28日,她带领党员参观王进喜纪念馆,用铁人精神鼓舞士气;2015年7月1日,参观哈尔滨市党史纪念馆,重温入党誓词。
她也有美满家庭、儿女亲情。她爱丈夫、爱儿子,但不能享受天伦;她孝敬父母,但不能床前尽孝。2015年3月16日,她在全省中职示范校校长高级研修班上发言时,接到了父亲去世的噩耗。没能看父亲最后一眼,成了她一生永远的痛。
然而,老师生病了,人们能看到她探望的身影;年轻人失恋了,总能听到她慰问的声音;学生有困惑了,可以直接给她写信,找她对话……
在老师的心目中,评职称、选先进都是敏感问题。可学校从没发生过上访事件。因为她有一整套经过教代会反复审议通过的标准。标准面前,人人平等。一位老师不相信钱在标准面前不好使,就把装满厚厚一沓钱的信封悄悄放在她的桌前。没想到第二天,钱被退回到卡里。
她曾语重心长地说:“老师们,挣点钱不容易,不要费神想着给校长送,把心思放在培养教育学生上,放在提高自己的专业技能上。学生满意你,家长满意你,社会满意你,我也一定满意你。你的荣誉、形象是干出来的,不是送出来的。让规则看守校园,比用如何东西都可靠。”
从此,老师明白一个理:在二职不用送礼,你的态度、你的精神、你的业绩能为你赢得一切。
爱心托起明天的太阳 为大多数平民谋幸福
世界上最无法用金钱衡量的便是拥有一颗仁爱的心。
学校财会专业学生郭亮8个月时,母亲被火车意外碾压身亡;1岁多时,他被人贩子拐卖;不久,父亲死于井下矿难;3岁时,公安部门将这个命运多舛的孩子找了回来。祖孙二人靠大家接济艰难度日。12岁时,他在捡煤渣时被人将腿打断。可是刚强的郭亮硬是取得了中考518.5分的好成绩(满分700分)。看着走路一瘸一拐的孩子,听着他的不幸遭遇,王校长二话没说接收了他……
学校做出决定:每年投入一定经费,捐助品学兼优的特困生圆求学梦。党支部发出倡议:全校党员干部与贫困学生结对子,实施“爱心工程”。
2011年4月学校举行了“哈二职丁香花助学基金”启动大会及第一次捐助仪式,共筹得善款近6000元。郭亮成为第一个受助者,得到了3000元的爱心助学基金。
2014年12月18日,学校以“生命永驻,爱心传递”为主题,为白血病同学朱琳捐赠善款31007元。
学校的爱心行动在延伸。
2010年4月向玉树地震灾区捐款35649.8元;
美发专业学生数年如一日,坚持为聋哑校学生剪发、讲故事、搞卫生;
青年志愿者定期为社区残疾人、老年人提供服务
2015年5月14日,学校首届职业教育活动周“传承民俗技艺发挥一技之长”便民服务专场拉开帷幕……
不仅如此,学校还与贫弱学校手拉手,先后为农村学校捐助桌椅、电教设备、微机等;
与外县职教中心联手,打造职业教育联合体,创造用人单位与学生“双赢”的新型就业模式……
王校长常说:“在这个世界上,可能有过时的衣服、过时的语言,但我坚信不会有过时的情感。职校的学生多来自平民家庭、贫困家庭、农村家庭,我们给这些孩子提供的不仅仅是一种教育形式和过程,而是改变他们个人及家庭命运、社会地位的一种可能和希望!我们不能做太阳,但可以做一盏台灯,不仅赋予他们光明,更多的是前进的信心和力量。我们就是要用爱心,照亮他们的学习生涯,更照亮他们一生的前程。”
这就是一个教育者的情怀,她带领全校教职员工用爱心托起了祖国明天的太阳!
2015年,作为全国首批百所数字化校园示范校,她感到前所未有的压力。她带领IT团队,拿出了“亮剑”精神,准备用3-5年时间,建成校园无线网络全覆盖,让全校师生人人享有优质的网络教学资源,形成普惠师生、融汇资源、智慧应用的教育信息化系统。
她深知:技术作用于教育的思考不仅仅是技术问题,也不仅仅是教学法问题,它更重要的是教师如何突破自我适应未来的问题,更是课程与教学本身如何随时代发展而进化的问题。她又踏上了新的征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