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河市职教中心学校特色办学:创新非遗人才培养模式担当民族文化传承重任
http://heilongjiang.dbw.cn   2016年05月08日 13:05:39
订东北网彩信手机报,移动发KTDBW到10658333,联通发DBWY到1065566600,电信发DBWY到10628999。
东北网手机版 3g.dbw.cn

  原题:创新非遗人才培养模式担当民族文化传承重任——黑河市职教中心学校特色办学案例

  东北网5月8日讯 教育部副部长鲁昕在国家职业教育体制改革试点暨职业教育集团化办学现场交流会的讲话中指出:要推动非物质文化遗产目录与职业教育专业目录、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与职业院校专业教师、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与职业教育专业人才培养、民族文化技艺传承与职业教育对接。把职业院校建成传承创新民族文化的人才基地和产业支撑平台。

  鄂伦春族是我国六小民族之一,是大小兴安岭的世居民族,也被称为“白桦林中的民族”。该民族有语言无文字,非物质文化遗产身口相传。鄂伦春人下山定居后,游猎民族的生产生活方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鄂伦春非物质文化遗产濒临失传。黑河是我国鄂伦春民族主要聚居地之一,黑河市职教中心学校充分发挥特色办学优势,勇担职业学校传承民族文化重任,一直致力于鄂伦春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学校与政府、企业和艺术团体合作,依托工艺美术、学前教育等专业,培养骨干教师、开发传承读本、开设特色课程、开展社会培训、培养非遗传人,创新和传承了桦树皮制作工艺、鄂伦春民族舞蹈、摩苏昆说唱艺术,把学校建设成为黑河市鄂伦春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基地,推动了当地鄂伦春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与创新。

  建立非遗传承实习基地。学校与爱辉区新生乡、逊克县新鄂乡、呼玛县白银纳乡、白桦林公司、天时公司、瑟尔魄乌娜吉桦树皮手工艺厂、刺尔滨艺术团、黑河艺校等8个乡、企、团、校签订协议,建立校外实习基地。师生到鄂族聚居地调研、到桦树皮工艺品厂见习、到艺术团排练,了解鄂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起源、发展、创新,体验鄂伦春民族的生产生活和民俗民风,了解桦树皮制作工艺,学习摩苏昆唱腔和曲调,体会鄂伦春民间舞蹈的内涵和精髓,明确了鄂伦春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路径,增强了传承的责任心和使命感。

  培养“非遗”教师团队。学校组建了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教师团队,聘请了桦树皮镶嵌画传人莫鸿苇、民俗画家关桃芳、白桦林公司经理陶丹丹、鄂族民间艺人张玉霞到校培训教师,聘请摩苏昆说唱传人孟淑珍和孟蕊、说唱艺人莫桂珍到校讲座,聘请黑河市艺术剧院鄂伦春族舞蹈编剧石曼、艺术学校舞蹈教师梁淼等到校任教,使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教师团队了解了桦树皮的习性特点、制作流程、纹样特征及在生产生活中的使用情况,掌握了桦树皮制作进程中缝制、粘贴、烙烫三个阶段的技术要领,学会了著名的《波尔卡内莫日根》曲段,掌握了摩苏昆说唱的精炼、流畅、通俗、幽默、押韵等语言风格,学会了《斗熊》和《树鸡舞》等具有鲜明鄂伦春特色的模拟动物姿态和狩猎情景舞蹈。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教师团队的骨干教师赴重庆师大、华东师大等名校培训,提升了带头人和骨干教师的艺术修养,他们大胆探索“非遗”传承路径,成为传承梯队的中坚力量,形成了一支30人的专兼职教师传承团队。

  编写“非遗”传承读本。在十佳民间艺人陶丹丹的指导下,“非遗”教师团队与鄂伦春族艺人张玉霞、周玉红合作编写了校本教材《鄂伦春神话传说故事》、《桦树皮画的构思与制作工艺》、《鄂伦春民族纹样》和《桦树皮工艺品制作》,教材系统地阐述了鄂伦春族的起源、神话传说、传奇故事和桦树皮制作工艺的特点、方法、步骤及纹样。学校舞蹈教师与黑河艺术剧院鄂伦春族编舞石曼、黑河艺术学校舞蹈教师梁淼合著了《鄂伦春民间舞蹈》教材,详细介绍了仪式舞、宗教舞、娱乐舞的表现形式。与摩苏昆说唱传人孟淑珍、孟蕊和鄂族艺术工作者莫桂珍一起挖掘整理了摩苏昆说唱的表现方法,制作了《“摩苏昆”说唱》等音像专辑8张,使只能身口相传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首次用文字和音像的形式记录保存了下来。

  开设“非遗”特色课程。学校在工艺美术专业开设了《桦树皮工艺品制作》、《桦树皮画的构思与制作工艺》等特色课程,在学前教育专业和兴趣活动小组中开设了《鄂伦春族民间舞蹈》和《“摩苏昆”说唱》等特色课程,手把手教学生桦树皮制作技巧,从每一个经典动作要领入手,传授鄂族舞蹈的姿态和神韵,口传身授说唱艺术。特色课程的开设,激发了学生对鄂伦春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兴趣,为学校课程增添了浓郁的地方特色。

  建设“非遗”名师工作室。学校投资建设了“滨研桦树皮画设计与制作室”,吸纳青年教师参与创作,利用桦树皮的树结和自然纹理创作出了《兴安早春》、《野果飘香》、《鄂乡雪韵》三幅巨作,表现出了鄂伦春民族与大自然和谐共处、天人合一的美好情景。教师团队指导学生创作的桦树皮画《早春融雪图》、《盛夏捕鱼图》、《浅秋雁归图》、《深冬觅食图》、《白桦情缘》等7幅作品获全国职业院校学生技能作品二、三等奖,桦树皮画《谧》在2012年全国少数民族地区学生作品展中获铜奖。

  学校与“瑟尔魄乌娜吉”桦树皮手工艺厂合作创办了桦树皮工艺品制作室,与鄂伦春族艺人共同研发了桦树皮生活用品、工艺品等特色旅游产品。桦树皮巨型花瓶“白桦少女”在制作内胎、设计图案、粘贴纹样三个环节创新了工艺,成为工作室的巨作之一。教师指导学生创作的159件作品参加了天津全国职业院校学生作品展洽会,桦树皮作品《渔》、《快乐天使》、《左岸风情》和《桦皮船》在此次大赛中荣获二等奖,21件作品在展会中全部售出,收入2000余万元。

  建设“非遗”文化展厅。学校与新生乡“岭上人”博物馆签订了共建协议,把“白桦世纪”主题融入“岭上人”博物馆,将278平方米展厅进行了资源整合,以鄂伦春族的发展历程、民俗风情为主线,划分成了历史、民俗、文化、旅游、成就五个展区。展出的展品有兽皮制品、桦树皮制品、木制品、动物标本和反映鄂伦春族历史、民俗方面的照片,展现了鄂伦春民族悠久的历史、鲜明的个性该民族的变迁史,彰显了边疆少数民族特色,成为鄂伦春民族乡最重要的旅游景点。

  培养“非遗”传承人。学校教师深入新生鄂伦春民族乡,把桦树皮制作技艺传授给鄂伦春族妇女,她们有的开起了自己的桦树皮工艺品店,开发了新的旅游资源,不仅使古老的桦树皮制作技艺得到传承,还增加了鄂伦春人的家庭收入。学校教师为黑河白桦林公司、天时公司等鄂伦春工艺品制作企业培训了187位工艺品制作工匠,培养在校学生109人,提高了鄂伦春工艺品的制作水平,拓宽了学生的就业渠道,使学校成为培养鄂伦春族“非遗”传承人才的摇篮。

  展演鄂伦春民族特色节目。学校与黑河艺术学校合作,编排了一台以“兴安白桦”为主题的大型文艺节目,《美丽的乌娜吉》、《勇敢的鄂伦春》、《高高的兴安岭》等10个节目在黑龙江省第一届鄂伦春古仑木沓节、鄂伦春下山定居60周年庆典、黑河市周末大舞台、学校技能节成果展中演出,赢得了社会各界的赞誉,成为中俄文化大集和黑河文化产业中独具特色的内容之一。2014年,由学生出演的鄂伦春舞蹈《艾菊乌沃——鄂伦春的美好家园》在黑龙江省中职学生文明风采大赛中荣获二等奖。

  2012年,黑河市职教中心学校把鄂伦春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作为国家中等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示范校的特色项目之一,两年共培训、培养鄂伦春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300多人次,凸显了学校的办学特色,摸索出了一条适合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的有效途径,促进了当地旅游业的发展,赢得了社会赞誉。

作者:    来源: 东北网     编辑: 平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