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承创新民族文化技艺 黑龙江民族职业学院走出独具特色的发展之路
http://heilongjiang.dbw.cn   2016年05月08日 12:13:07
订东北网彩信手机报,移动发KTDBW到10658333,联通发DBWY到1065566600,电信发DBWY到10628999。
东北网手机版 3g.dbw.cn
原题:倾力民族教育 传承创新民族文化技艺 黑龙江民族职业学院走出独具特色的发展之路

  东北网5月8日讯 黑龙江民族职业学院坚持以民族特色为根本,以特色求发展,不断解放思想,凝练办学精神,明确发展定位:以高职教育为强校之路,以传承和创新少数民族文化为办学特色,以创造民族团结经验为特殊使命,以服务全国少数民族、民族地区和服务区域经济与社会发展为办学宗旨,把学院建设成为国内一流、国际水准的具有我国北方鲜明民族特色的应用型的民族职业高校。

  学院以“打民族旗,走特色路”为办学理念,以“发展民族教育、振兴民族经济、传承民族文化”和“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人才保障和智力支撑”为创校使命,以“遵循高等教育一般规律、遵循民族教育特殊规律、遵循经济社会发展规律”为办学准则,孕育出了“兼爱并育,行健自强”的黑龙江民族职业学院精神;确立了“因材施教,长善救失”的育人理念;“动脑动手,尽力尽心”的学生成长理念和“造峰填谷,守正出新”的阶段性发展理念。这些精神理念与边疆各民族不屈不挠的奋斗精神和开拓精神一脉相承,是光荣办学传统与现代大学理念的完美融合。

  深入开展校企合作,打造具有民族职业院校特色的学科专业群。学院现拥有食品加工、生物科技、经济管理、教育与民族语言、民族文化艺术、装备制造和民族预科教育等7大学科专业群, 38个高职专业,其中,国家级重点专业3个,省级重点专业8个。乳品工艺、食品机械与管理、食品分析与检验三个专业与国家乳业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合作,面向全国乳品生产企业实施“订单”式“校研企”“1+1+1”人才培养模式,学生毕业后直接进入伊利、蒙牛等省内外50余家知名乳品企业工作;酿酒技术专业与茅台、五粮液等名企签订了人才培养订单;会计类专业与会计中介合作,面向省内外企业实施“订单”式“校介企”人才培养模式;传媒策划与管理专业与光明网合作,面向传媒企业、数字媒体等企业实施“订单”式“校媒企”人才培养模式,学生毕业后直接进入各个传媒企业担任咨询监控、策划、采访等工作。

  立足黑龙江省情和人才的需求,学院通过不断摸索和实践,加强校企合作,注重实践教学,着力发展食品加工、畜牧兽医、生物制药、市场营销、应用韩语等实用专业,使学院成为培养经济社会发展迫切需求的各类实用型高技能人才的摇篮。

  2009年7月,学院与国家乳业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合作,开设了乳品工艺、食品机械与管理、食品分析与检验等三个专业,面向全国知名乳品生产企业,实施“订单”式“校研企”“1+1+1”人才培养模式。通过合作,国乳中心7条丹麦援建的中试生产线被学院共享,中心的22名高级工程师成为学院的兼职教师,节约了学院的办学成本。2010年,时任教育部副部长陈希在京主持召开全国9所高职院校校长教学改革研讨会,我院做了专题汇报。时任黑龙江省副省长程幼东,先后两次到校听取改革情况汇报,称赞学院是“小学校做了一篇大文章”。学院也由此被教育厅确定为省内6个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之一,乳品工艺专业被评为国家级重点专业,食品分析与检验专业被评为省级重点专业。

  2012年6月,学院与黑龙江省物流与供应链商会合作,开设了物流管理专业,面向国内物流企业,实施“订单”式“校商企”“2+1”人才培养模式;2012年7月,学院与哈尔滨市香坊区翔业培训学校合作,开设了酿酒技术专业,面向国内酿酒企业,实施“订单”式“校校企” “2+1”人才培养模式;2013年6月,学院与黑龙江省数商科技有限公司合作,开设了电子商务专业,面向国内电子商务企业,实施“订单”式“2+1”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2014年,学院与黑龙江飞鹤乳业有限公司合作,开办“飞鹤班”,创建了“双主体办学、多元投入”办学模式,使学院高职专业由“校企合作”转变为“产教深度融合”,由“订单培养”转变为“定向培养”,实现了“学院招生”与“企业招工”的统一,实践了“职业教育就是就业教育”的理念;2015年,黑龙江省教育厅向学院划拨了50个“南疆计划”培养指标,要求学院定向为南疆牧区培养畜牧兽医专业人才。目前,有16名南疆牧区学生在学院畜牧兽医专业就读。宠物养护与疫病防治、动物科学与技术、动物医学专业入选“黑龙江省农业卓越人才培养计划项目”;电子商务专业入选“黑龙江省农业电子商务平台建设项目”,获得了省长资金专项支持,成为黑龙江经济转型升级的重要抓手。

  增强民族职业院校的文化底蕴,坚持民族职业院校发展的道路自信。学院通过三馆一园建设打造民族文化艺术传承的硬件和平台,通过大师工作室、非遗展示中心的建设和对非遗传承人群的培训推动民间手工技艺的传承与创新,通过建立民族歌舞团、高雅艺术进校园等方式,打造“研演宴”民族歌舞传承与创新新模式。学院民族歌舞团在哈尔滨之夏·国际啤酒节、中国·哈尔滨松花江湿地旅游文化节、五大连池·中国火山圣水节等活动中进行精彩演出,受到了中外来宾的广泛赞誉;代表学院参加全省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开幕式演出、省直机关庆祝建党90周年文艺汇演和全省高校校歌大赛,获得优异成绩。民族歌舞团选送的节目,在黑龙江卫视2012年春节联欢晚会、中央电视台2014年中老年春节联欢晚会和2014年中俄大学生音乐文化交流夏令营活动中登台表演,得到了社会各界的充分认可。民族歌舞团代表黑龙江省参加全国民族地区职业院校教学成果展演,获得铜奖;参加2013年9月举行的黑龙江省第五届少数民族文艺汇演,一举囊括13项大奖;参加2014年9月举行的东北三省第二届舞蹈大赛,荣获民族艺术传承特别贡献金奖,向社会各界和海内外电视观众展示了黑龙江10个世居少数民族传统文化艺术的超凡魅力。由于学院在传承少数民族传统文化艺术方面的突出作用,被黑龙江省教育厅、文化厅、财政厅列为高雅艺术进校园的艺术团体行列。2013年12月,学院还成功承办了全国民族技艺传承创新与职业教育产业对话会,共有包括全国民贸民品企业30余家和开设相关专业的中高等职业院校近40所的与会代表160余人参加,签署校企合作协议59项,在行业、企业和院校之间搭建起交流平台,得到了教育部、文化部、国家民委与会领导的高度评价,极大地推动了少数民族文化事业的发展。同时,学院建立付清泉大师工作室,积极推动满族剪纸艺术和赫哲族鱼皮艺术产品的制作与创作,在民族文化传承与创新中作出突出贡献。

作者:    来源: 东北网     编辑: 平静
  •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