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黔北新农村 新农民 新产业 新生活
http://heilongjiang.dbw.cn   2009年09月27日 09:25:30

  走进黔北新农村——新农民 新产业 新生活   

——遵义市以“四在农家”为载体加快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纪实

 

  在黔北遵义,一项项增收致富的特色产业,一幢幢漂亮的农民新居,一个个干净整洁的自然村落,一张张洋溢幸福的笑脸,让黔北农村更显美丽。

  2001年,针对农民求富、求学、求乐、求美的朴素愿望,遵义基层干部群众创造性地提出了以“富在农家、学在农家、美在农家、乐在农家”为主要内容的“四在农家”创建活动。创建活动具体、形象,一听就懂、一看就明,触动了农民群众的兴奋点,调动了广大农民追求美好生活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点燃了农民群众创造文明、享受文明的激情。最近,记者走进遵义新农村,走近新农民,看到了生机勃勃的产业,感受到新生活。

      百万农户绿色路上阔步奔小康

  做了一天农活,开着小轿车回到自家小洋楼,打开热水器,洗去一天的乏意,然后坐在客厅的沙发上,看着电视,喝着桶装矿泉水。凤冈县永安镇田坝村村民孙流祥说他过起了城里人的生活。

  田坝村是最近几年凤冈县新兴的茶叶专业村,茶园面积2万余亩,户均茶园近10亩。孙流祥家种了10亩茶,搞起茶叶加工,“一年下来,卖茶青、加工茶叶能挣10万多元。我们这里地势干旱,以前种什么都不见效益,多亏这些年搞‘四在农家’,调整了产业结构,好田好土都用来种茶,才算走上了致富路,”孙流祥告诉记者。

  “富”字当头的“四在农家”创建活动,以引导农民增收致富为前提,以农村一家一户得实惠为根本,为农民找一条增收致富的路子,使农民有一门以上的生产技能。坚持把增加农民收入放在首位,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落实惠农政策促增收、夯实基础促增收、依靠科技促增收、拓宽门路促增收。

  从国酒茅台产地仁怀市茅台镇沿赤水河顺流而下,直到赤水市区,两岸翠竹成林,一路青山绿水,处处风景如画。120万亩竹林成了赤水市农民增收致富的“绿色银行”。很多农民以竹为业,以笋生财,吃上了“生态饭”。赤水市大同镇天桥村村民黄恩贵从2001年以来,借助国家退耕还林政策栽了100多亩竹子,他说:“以前村里没有公路,有好东西也卖不出。在‘四在农家’创建活动中,山村公路修通了,外来商家开车直接到家门口收购,我家靠编竹席、卖竹原料和卖竹笋等,年纯收入超过5万元。”随着去年黔北20万吨竹浆林纸一体化工程正式建成投产,竹农人均可增加收入1000元。

  近年来,遵义市贯彻落实“多予、少取、放活”等一系列惠农政策,按照“东茶西竹南药北菜中辣椒”的思路,强力推进新造竹百万亩,茶、药、商品蔬菜及辣椒种植面积各达到百万亩,建沼气池百万口、畜牧产值达百亿元的“六个一百”工程,大力发展现代农业:西部茶海富了农家、美了山乡;三百里竹廊构筑了生态画廊、绿色银行;药材基地造福了百姓、支撑了产业;规模养殖丰富了餐桌、打造了生态畜牧大市;小小辣椒红透黔北半边天、做出了品牌;蔬菜产业快速发展、鼓起了农民腰包;乡村旅游热火朝天、成为农村新的经济增长点;打工经济拓宽了增收渠道、锻造了新型农民。逐步实现县有主导产业,镇乡有特色产品,村有专业大户,培育起一批特色产业和龙头企业。

  全市由此涌现出一批科技含量高、市场前景广、增加收入快的订单农业和观光农业项目,和茶叶、药业、竹业、水果、辣椒、烤烟、蔬菜、养殖等产业化水平不断提高的数十个专业镇和数百个专业村。仁怀市二合镇在“四在农家”创建活动中,确立了“建万亩蔬菜基地,创二合蔬菜品牌,打造蔬菜大镇”的发展思路,镇村干部为群众增收找门路、找市场。仅几年时间,蔬菜基地就由1000多亩扩大到1万余亩,重庆、遵义等地的商家上门收购,年产值达2000多万元,6个村的蔬菜种植户人均增收500元。

  “富在农家增收入”成为令人信服的现实,遵义数百万农户正走在绿色产业之路阔步奔小康。

  去年,遵义全市生产总值655亿元,粮食总产量342万吨,畜牧业总产值88亿元,农民人均纯收入3300元,而“四在农家”创建点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3700元。“四在农家”创建活动已覆盖232个乡镇、1300多个村,受益农民达到310万,受益人口占全市农民总数的59.8%。到明年,全市80%以上的农民将参与并受惠于“四在农家”创建活动。

  快到稻谷收获的季节,湄潭县永兴镇茅坝村的村民看着沉甸甸的谷穗直乐。这项曾不被村民看好的传统农业,这些年给村民带来了越来越好的效益。

  茅坝村所产稻米品质优良,曾于明朝嘉庆年间进贡朝廷而成为贡米,“茅贡米”由此得名。“茅坝出产的大米虽然质优,但是产量不高。效益不太好,种的人就少了。”村民钟兴光告诉记者,“这几年机耕道建好了,耕地、插秧都能使用农机,节省了劳动时间,提高了劳动效率,又种新品种,一亩地的纯收入比以前增加了千把块。效益可观,种稻谷的人就多了起来。”

  漫步于遵义的乡村田野,以“田成方、林成网,路相通、渠相连,旱能灌、涝能排”为特征的现代生态农业景观不时映入眼帘。遵义市以农业综合开发作为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有力抓手,加大中低产田改造力度,加快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步伐,为农业“强筋壮骨”,项目实施区实现了灌溉水利化、耕作机械化、种植标准化,土地的使用率提高了,农民收入增加了,新农村建设步伐明显加快。

  余庆县31个村纳入农业综合开发项目实施区,综合治理小流域、小灌区、小坝区的山水林田路、综合配套农艺措施、建立农作物产业示范基地,改造中低产田15万亩,新增和改善灌溉面积6万亩,保护和恢复农田造田面积3万多亩,项目区年新增粮食1681万公斤,新增油料作物359万公斤,新增农业总产值1776.5万元。构皮滩镇永兴村村民王仕军尝到了农业综合开发的甜头,他说:“去年,我家烤烟收入1.7万元,卖猪收入1.2万元;水稻产量2000公斤,玉米3000公斤,辣椒75公斤。除去成本,纯收入近3万元,比以前翻了两番。”

  农民群众在享受到农业增效的同时,农机推广又节约了劳动力成本。今年遵义市有1万余台农机忙于生产,全市机耕面积近100万亩。35家农机专业合作社成为农业机械化生产的主力军,实现由农机大户提供农机服务的社会化模式。

 


  铺新路迈大步种庄稼也致富

      

      茶产业富民

  不久前,陪父母回乡探亲的重庆客商王黔林在余庆县龙家镇光辉村黄金榜村民组看到一栋栋由小青瓦、坡面屋、转角楼、雕花窗、白粉墙构筑而成的黔北民居,掩映在青山绿水之间,形成错落有致的生态山庄,一些来度假的省外游客坐在农家庭院的石凳、摇椅上喝茶聊天。“将近十年没回来,以前的村寨现在成了世外桃源,老乡们也从日出而作日落而归的农民变成了山庄老板。”王黔林不禁感叹到。

 这些年,遵义农村变美了,农民们喊出“建设美丽新农家,农村不比城市差”的口号,为扮靓农村而努力,过上了“走路不湿鞋,吃水不用抬,烧饭不用柴”的生活。许多农民还傍着秀美旖旎的田园风光,发展起农家乐,找到了增收致富的新路子。

  与重庆市毗邻的桐梓县,每年夏季,凭借其凉爽的气候,完善的农业农村基础设施,吸引了7万余名重庆市民前来消夏避暑。农家小院、田间地头、林中树阴处处回荡着游客们的欢声笑语。

  距离重庆只有1个半小时车程的娄山关镇,经危房改造和村庄整治后,不少农户办起了乡村旅馆,今年夏天3400多位重庆游客住进娄山关镇,充分享受黔北农村的田园生活。“这里气候宜人,空气比城市好,景色比城市美,住的黔北民居比城里的别墅还漂亮,”重庆游客陈君说。

  王华清家是该镇娄山村的危房改造户,去年得到1.8万元补贴建起二层小楼,开起了乡村旅馆,设置了30多个床位。“一个床位每月1200元,仅夏季3个月可净收入6万元,”王华清说:“等把账还清了,再买辆小面包车直接把客人接到家里,那样的话生意会更好。”

  乡乡通油路,94%的行政村通公路;1300多个村用上自来水和清洁卫生饮用水;新建沼气池36万口,使农村能源结构发生了较大变化,为农村生态保护和建设创造了有利条件;全市森林覆盖率达到49%;通讯网络覆盖所有乡镇1600多个村,促进了农村的人流、物流和信息流的聚集;2万多栋错落有致的黔北新民居在青山绿水掩映下,成为遵义新农村的一大亮点。

  2001年以来,遵义市各级政府投入财政资金约2亿元,各级部门帮扶5600多万元,社会捐助5200多万元,以“四有五通三改三建”为突破口,不断改善农业农村基础设施,美化农村环境。农民群众植树、种花、排污水、清垃圾、治环境,昔日“脏乱差”的村寨变成了村容整洁,环境优美的新农村,还成为城里人休闲度假的后花园。

  如今,遵义市培育打造了近1000个乡村旅游点和“农家乐”,今年已累计接待各地游客500多万人次,实现旅游收入3.2亿元。

      

  水果产业鼓起农民腰包 李厚才 陆天强 彭坤志 摄

      

      务川自治县组织农民到湄潭学习新农村建设经验

 

  文武村农民话增收

  “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距遵义市城区近10公里的新蒲新区文武村3000亩荷塘吸引了络绎不绝的城里人来休闲度假。

  一幢幢以“小青瓦、白粉墙、雕花窗”为特色的黔北民居矗立在千亩荷塘两旁,把旧房屋改造成黔北民居的村民们都说:“种莲藕不仅让我们收入增加了,还把城里人吸引来赏荷花。现在政府号召我们发展乡村旅游,把自家房子整漂亮点,不仅政府给补助,建成乡村旅社后,财源滚滚来!”

  几年前的文武村既无乡镇企业,又无地下矿产资源,全村经济基础薄弱,村民经济收入偏低。

  “要致富,结构调整是出路”。村支两委根据村情实际,充分利用地理优势,以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为突破口,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为民增收想法子、出点子、找路子。

  “记得2004年,村里经常召开群众大会,大家一起商量如何调整农业产业结构。村支书又带着我们十多个村民到周边县市考察,看种什么效益好,销路好,最后定下来发展莲藕。”村民卢远翔说,“现在我家种了9亩莲藕,每亩年纯收入5000多元。”

  “如今都是科技种植了,技术很关键,技术跟上了产量高,莲藕外观好看,价钱也卖得高。现在种的新品种,每亩可增加收入700元左右,新技术就是在村里学到的,”村民罗炯福说。文武村利用“走出去、请进来”的方式,聘请专家、技术员进村为村民举办种植、养殖培训,同时充分运用农村现代远程教育网络,定期开展农村适用技术培训。

  为扩大莲藕的市场销售网络和规模,把莲藕种植做大、做强、做出品牌,该村采用“支部+协会”的办法成立了莲藕协会。协会拓展销售市场,主要客户已遍布遵义15个县(市、区)和重庆、贵阳等地,产品供不应求。村民陈志林感叹道:“成立协会好啊,我们种植和销售都有了保障,收入明显提高”。

  今年,文武村500多户农户种植莲藕3000多亩,年人均收入由原来的1559元增加到3645元。

  富起来的农民建起漂亮的黔北民居,又沿荷塘边修建了十里葡萄长廊。如今的文武村,美丽的民居、千亩荷塘、十里葡萄长廊,使到此游览的人们流连忘返。

一些村民看准乡村旅游商机纷纷开办乡村旅舍。杏花组村民廖永海花9万元钱建起了400余平方米的乡村旅舍,得到政府近2万元补助。廖永海高兴地告诉记者:“每月能赚6000多元。在外打工的儿子也回来给我当帮手了。” 


   书屋走出新农民

  遵义县新民镇惠民村退休教师邓应明是村里农家书屋的管理者,10年前邓应明拿出1495册藏书在自己家里办起村图书室。当初的村图书室成为现在的农民文化家园,1495册藏书增加到今天的8000多册和近2000张光碟,村民们在农民文化家园学到了实用技术,掌握了致富信息,丰富了业余文化生活。邓应明说:“以前村民为点鸡毛蒜皮的事都能大吵一架,现在村民们看书多了,形成了‘要学好’的风气,很难再听到骂架了。哪个在养殖、种植方面有不懂的,首先也会到农家书屋来看书查资料。”

  农家书屋给湄潭农村也带来了新气象。黄家坝镇合同村村民邓宽洪是蔬菜种植大户,通过在农家书屋学习,转变了种植方式,引进优良特色蔬菜品种,按照科学的种植技术,提高了种植效益,增加了收入。复兴镇两路口村村民唐永康,坚持利用空闲时间到村里的农家书屋阅览有关养殖方面的书籍,掌握了青田鱼养殖、管理技术,在30多亩稻田中养殖青田鱼,赚了6万多元。部分农村富余劳动力也通过到书屋查找信息,发展起农家乐等非农经济,找到了致富门路。

  遵义许多农民把农家书屋称为致富的新“锦囊”。目前遵义市427个村建有农家书屋,今年还将新增500个建设面积不低于20平方米、图书不少于500册、报纸和期刊不少于10种、音像制品不少于50种的农家书屋。这些农家书屋不仅解决了农民“买书难、看书难”的问题,还为农民发家致富提供了智力支持。

  遵义市广泛开展农村适用技术培训和农民工劳动技能培训,让农民掌握2至3门农业适用技术和1种以上非农技能,提高他们的科学文化素质、生产发展能力、增收致富本领,“万村书库”、农村远程教育网络、文化共享工程等在黔北大地遍地开花的项目,成为最佳资源被充分利用。围绕产业发展,用现代科技武装起一大批新型农民迅速成长起来,领头唱起了“致富歌”。

  “学到这门手艺,我成了村里的‘红人’,哪家修沼气池都要找我,能挣不少工钱。现在还有几个村民跟着我学手艺,我准备建一支沼气池施工队,以后专门靠这门手艺吃饭,”遵义县三渡镇罗庄村红花组村民杨绪华向记者讲起他的打算。原来,该镇文化共享工程基层服务点了解到杨绪华想学水泥浇筑新型沼气池修建技术,便带上设备上门播放《沼气池技术与综合利用》,还专门刻成光盘送给他。杨绪华说:“现在很方便,想学什么只需打个电话,基层服务点的人就上门服务了。只要肯学,致富门路多得很。”

      

  农民互帮互助发展绿色产业

作者: 钱诚 朱邪    来源: 贵州日报     编辑: 李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