庆安县:多措并举 强势推进新农村建设取得明显成效
http://heilongjiang.dbw.cn   2009年09月26日 19:40:37

  庆安县幅员面积5,469平方公里,其中,耕地面积267万亩,主栽水稻、大豆、玉米三大作物,面积分别为119.7万亩、67万亩、77.5万亩;国家A级水稻绿色食品监控面积201万亩。全县辖14个乡镇,93个行政村,总人口40万,其中农业人口30万。近年来,我县紧紧围绕新农村建设这一主题,以发展生产为主攻点,以小城镇、试点村、生态屯建设为突破点,坚持“集中抓发展、试点抓提高、面上抓跟进”的工作思路,科学制定规划,明确建设任务,实施阶段部署,强势推进新农村建设,经过全县干部群众的共同努力,取得了显著成效,农民生产、生活环境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2008年,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5,199元,增长16.4%,位居全市首位。2007年,我县被评为全省新农村建设典型县,2008年,被评为全省新农村建设先进县。我们的主要做法是:

  一、深化认识,理顺思路,在实践中切实发挥指导作用

  庆安县紧紧抓住中央提出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历史性重大机遇,针对现实存在的“南北差距(南部旱田乡镇与北部水田乡镇在富裕程度、硬件建设有较大差距)”、“产业短腿(畜牧业发展较弱)”、“乡不如村(乡镇政府所在地环境建设比不上本乡镇最好的村)”、“乡财薄弱”等诸多问题,明确提出了在新农村建设上要牢固树立“三个发展理念”。

  一是以绿色庆安为基础,树立用工业理念谋划农业。

  依托产业优势,跳出农业抓农业,运用工业化的理念和思路发展现代农业。重点围绕已经形成的酒、米、木、薯等加工产业链大力实施产业化经营,加快农业资源整合,促进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全面发展。

  二是以现代庆安为方向,树立用城市理念建设农村。

  围绕“两屯(乡镇政府所在地屯、新农村试点村所在地屯)”、“三线(哈伊路沿线、通乡公路网线、绿色环线)”、“五个支点(五个中心乡镇)”的总体框架,坚持沿路推进、配套推进、重点推进和示范推进,加强农村环境整治,加快道路硬质化、民房节能化、饮水自来水化、电视有线化、网络宽带化、垃圾日清化、环境生态化。

  三是以和谐庆安为目标,树立用和谐理念引导农民。

  充分尊重农民意愿,积极引导农民转变思维方式、生活方式,更新观念由组织灌输演变为自觉转化。积极组织富余劳动力开展科技培训,提高农民技能素质。乡建文化站、村建图书室、屯建文化大院,丰富群众业余文化生活,提高农民文明素质。推进“一事一议”民主决策方式,提高农民的法律意识。

  实践证明,“三个发展理念”为有效解决“三农”问题拓展了途径,突出了庆安特色,完全符合庆安发展实际。

  二、突出重点,扎实推进,让人民群众共享发展成果

  坚持从宏观谋划、中观着眼、微观入手,围绕富民增收、基础设施建设、民生改善等方面,强势推进新农村建设。

  1、以加快发展生产为根本,深入实施“五路聚财”,富民步伐明显加快。庆安县因地制宜,突出“种、劳、加、养、林”五项富民增收产业。

  “种”,即种植业。坚持把强化科技作为加快推进种植业产业化的支撑,大力推广“两段式”育秧、钵体抛秧、试验示范稻鸭共作,大豆、玉米“4+1”栽培模式等新技术,大规模建设科技示范园区,不断提高绿色食品质量和产量。今年上半年,打造科技示范园区87处,面积10.4万亩;大力实施水田“321”(发展亩产800公斤水稻3万亩、亩产700公斤20万亩、亩产600公斤100万亩)、旱田“1211”(发展亩产200公斤大豆10万亩、亩产300公斤大豆玉米“4+1”20万亩、亩产2,500公斤马铃薯1万亩、亩产800公斤玉米1万亩)粮食增产工程,推广使用20多项农业新技术,应用面积220多万亩;新增绿色食品、有机食品产品13个,总数达到57个,数量居全省首位。

  “劳”,即劳务业。坚持把强化技能培训作为加快劳务业的手段,加快由体力型向技能型、打工型向就业型转变。今年上半年,完成技能培训3,800多人次,转移农村劳动力6.6万人,实现创收3亿元。

  “加”,即农特产品加工业。坚持把提质增效作为加快农特产品加工业的根本,以“四个三(投资3万元以上,雇工3人以上,生产3个月以上,效益3,000元以上)”为标准,利用丰富的农产品、畜禽产品、山产品,引导千家万户大搞农特产品加工业。今年上半年,新增“四个三”标准的农特产品加工企业100户,总数达到1,048户,涉及38个系列近千种产品,初步形成了一乡一品、一村一品或几村一品的格局。

  “养”,即畜牧养殖业。坚持把培植大户作为加快畜牧业发展的引带,大力发展生猪、大鹅、黄牛、蛋鸡、獭兔等养殖大户。今年上半年,畜牧专业合作社发展到98个,养殖小区发展到19个,占年计划的63%;专业屯发展到110个,占年计划的77%;养殖大户发展到320户,占年计划的64%;生猪、鹅鸭存栏总量分别达到40万头和150万只,马鹿饲养量达到600头,肉牛存栏2.6万头。

  “林”,即林业。坚持把增效作为加快发展林业的目标,林业已成为农民增收的长远项目之一。今年上半年,全县清查流失林地近4万亩,春季造林2.6万亩。

  2、以强化基础建设为重点,扎实开展“两项建设”,农村环境明显改善。注重发展生产与改善环境并举,乡村面貌发生了根本改变。

  一是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坚持“一体开发、配套建设”的推进思路,围绕“两高一优”,中低产田改造90%以上,优化了种植布局,提高了产出效益。水稻育苗大中棚近7万栋,40栋以上的集中育苗小区达到60多个,90%以上的水田实现了大中棚育苗;坚持“灌排通畅、坚固持久”标准,小流域得到有效治理,硬质渠系总里程达到358公里,机电井总数近1万眼,7座中小型水库、133座骨干构造物等配套设施均得到了维修加固,靠天吃饭的状况显著改变;以“规模经营、节约人力”为方向,引导农民积极组建农机合作社,购置大型农机具。

  目前,全县农机具总量达到3.3万台(套),综合机械化程度75%以上,一半以上的土地实现了机械耕暄。特别是庆安鑫利达农机合作社,注册资金1,000万元,占地面积10,000平方米,现有机械设备26台(件),其中洋马牌联合收割机20台,快速插秧机4台,水田打浆机2台,资产总额1,000万元。可实现10万亩水稻的整地、插秧、收割的机械化、标准化作业,带动基地稻农6,000多户,直接惠及农业人口2万多人,增加农民收入200多万元。

  二是村屯基础设施建设。按照小城镇、试点村、生态屯“三位一体”建设的工作思路,重点围绕“东西两线(即“平安镇6万亩现代农业示范区”东线工程和“庆北绥200万亩水田现代农业示范区”西线工程)、南北两点(即南部民乐镇李万海屯和北部勤劳镇曙光村)、一乡一环(即每个乡镇有一个内部环线)”,坚持质量与速度相结合,治标与治本相结合,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全面提档升级。在小城镇建设上,按照“五化(硬化、绿化、亮化、净化、美化)五场(广场、市场、商场、工厂、垃圾场)”标准,全县14个乡镇普遍建起了综合集贸市场和休闲娱乐广场,乡镇政府所在地主次干道全部实现了硬化、亮化,主次干道两侧全部实现了大树绿化和花草美化,并建立了专业保洁队伍。

  在试点村建设上,按照“三通(路通、电话通、广播电视通)、七个一(每个村至少有一条水泥路;有一口自来水井安装入户;有一批新型节能住宅;有一批科技示范户;有一个农民致富信息站;有一批农产品加工户;中心屯有一个农民文化活动室)”标准,18个新农村试点村成为我县新农村建设的样板。

  在生态屯建设上,按照“路、树、沟、桥、厕、圈、箱、垛、灯、杖”10条标准,全县乡镇内部环线总里程达到197公里,途经166个自然屯,其中10条标准的生态屯46个,8条标准的生态屯51个,4条标准的生态屯60个。通乡、通村白色公路总里程达到1,860公里,构筑起“一横、七射、两环”四通八达的公路网络,通达率位居全省第三位,实现了五年目标三年完成。全县799个自然屯中有636个通了白色路,通屯率达到86%。栽植榆树墙148.6万延长米,覆盖了全县98%的自然屯;建设硬质路边沟727条街,总长68.3万延长米,占街道总数的36%以上;建设过沟桥1.5万座,安置垃圾箱2,456个,安装路灯2,647盏、铁栅栏24万延长米,建设标准化厕所2,666个,休闲广场96个,标准化混凝土篮球场127个,设置体育健身器械234处、1,684件(套);130个自然屯、5万多口人吃上了自来水,占农村总人口的18%。同时,着力实施久胜镇整乡推进和勤劳镇曙光村田水路林村综合整治示范项目。

  久胜镇按照“整乡推进”时限要求和“分屯规划、分步实施”的原则,力争用两年时间,在加快发展生产的同时,全面推进全镇7个村52个自然屯的环境整治工作,实施“路、树、沟、桥、箱、厕、灯、杖、水、能”十个方面的综合配套建设,示范引带全县新农村建设由点到面集群式发展。勤劳镇曙光村田水路林村综合整治示范项目,总投资5,800万元,将7个自然屯进行撤并,建成中心村,并对土地进行综合整理,扩充耕地总量,真正达到新村建设城市化、人居环境优良化、土地经营规模化。

  3、以发展公共服务为保障,持续推进“各业并举”,服务水平明显提升。牢固树立以人为本理念,着力推进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

  一是推进农村教育服务。实施城乡教育均衡工程,结合教育布局调整,合理优化资源配置,积极推进规模办学。将54所农村中小学集中改造为24所,新建7所农村中小学,12个乡镇实现了集中办学。公开招聘50名教师赴乡村任教,吸引绥化学院百名优秀大学生来庆支教,充实了农村师资力量。

  二是推进农村卫生服务。完善以县级医疗卫生机构为龙头,覆盖城乡的县、乡、村三级医疗卫生服务体系。改造乡镇卫生院13所,新建标准化卫生所40个、乡镇计生站4所,并对全县乡村卫生机构实施行政、业务、财务、药品、合作医疗一体化管理,实现了“小病不出村、大病到县乡”的目标。

  三是推进农村文化服务。乡建文化站5个,村建文化活动室60个,屯设文化大院49个、农家书屋82个,初步形成了“县有文化艺术中心、乡有综合文化站、村有文化活动室、屯有文化大院”的基础建设新格局。屯屯组建秧歌队,村村组建篮球队,成立了秧歌协会和篮球协会,农闲季节组织开展秧歌比赛和篮球比赛,极大地活跃了农民文化生活。同时,积极开展文明村、文明户创建活动,引导农民树立文明、健康、科学、时尚的生活方式。

  四是推进农村社会保障服务。建设2所中心敬老院,农村五保户全部实现了集中供养。集中定点改造泥草房达到100栋,通过扶持鼓励,带动农户自行改造泥草房4,480户,形成了以点带面,全面推进的态势。农村住宅砖瓦化率达78%,有线电视入户率达75%,固定电话入户率达95%以上,新建9个农村派出所,新建改建14个乡镇司法所,有效保障了农村社会和谐稳定。

  4、以推进规范管理为目标,探索实践“社区模式”,事务管理明显改观。2007年,我县被确定为国家级农村社区实验县后,我们选择了基础条件相对较好、经济条件较发达的2个村作为全县农村社区建设试点村。今年,遵循“试点先行、突出特色、探索经验、逐步铺开、不断完善”的工作思路,在全县14个乡镇分别建立1个试点村社区服务中心,统筹谋划,落实责任,精心组织,扎实运作,积极推行社区化管理模式。

  具体是“四个一加一”:

  一是社区设置为行政村+社区。依托现有行政村,实行一村一社区,社区办公地点设置在目前村委会所在的中心屯。先行试点的吉安村和丰年村办公场所面积都在400平方米以上;今年新建的12个社区最大面积1,000平方米,平均面积542平方米。

  二是管理体系为社区党总支+社区工作委员会。成立社区党总支,主要负责社区发展方向和国家政策落实。组建社区工作委员会,具体承接政府行政部门依法延伸在农村社区的基本政务服务及有关公共服务。

  三是功能平台为服务站+服务载体。在社区建立服务中心,内设“六站”(医疗计生站、环境建管站、文教体育站、社会保障站、警务司法站和综合代理站),同时达到“十个一”(一个休闲广场、一个文化大院、一个农家书屋、一个卫生所、一个生资服务部、一个购物超市、一个上网微机室、一个多功能教室、一套运行机制、一支文体活动和志愿者队伍)标准。

  四是服务人员为专兼职人员+志愿者队伍。由村委会“五职”人员兼职“六站”站长,同时配备2名专职人员。组织“五老”(老教师、老干部、老军人、老党员、老模范)和“四大员”(享受低保待遇且符合条件的人担任矛盾纠纷调解员、政策法规宣传员、社情民意信息员、社会治安协管员)人员成立了志愿者队伍,参与社区服务。

  目前,全县农村社区服务中心总数达到25个,建设覆盖率接近27%,村民自治、管理有序、服务完善、治安良好、环境优美、文明祥和的新型农村社区已经初见雏形。先行试点的两个村已经全面开展了服务工作。组织农民技能培训4次、840多人;提供劳务输出信息34条,输出275人,人均收入1.2万元以上;帮助村民集中办理小额贷款60多万元;调解邻里纠纷7件,帮助25户贫困户办理了低保,代办一批土地使用证、合作医疗证、出生证、残疾证、建房证、户籍证等;农闲时节经常组织开展文体活动,丰富了农民业余生活。

  三、完善机制,落靠责任,推动新农村建设又好又快发展

  为保障新农村建设积极稳妥推进,我们实施“六字”工作法,强力推行“六项机制”。

  一是“包”,推行分工包抓机制。县委书记、县长对新农村建设负总责,县级领导分别包抓乡镇,帮助研究工作思路,协调各方关系,督促工作落实。纪检委书记、农业副县长主抓小城镇和生态屯建设,组织部长主抓农特产品加工,宣传部长主抓劳务经济以及文明村屯、文化大院、农家书屋建设和农村文体活动。乡镇党委书记是新农村建设第一责任人,从党委书记到副乡镇长实行“五职”分工,专班子、专队伍、专项推进。领导干部由后台“督战”变为前台“突击”,在战斗中指挥,在指挥中战斗。

  二是“投”,推行多元投入机制。建设新农村,资金是关键。庆安县不断加大资金投入,多管齐下,捆绑使用。累计筹资近7亿元,集中向新农村建设倾斜。一是向上争。积极跑省进京,争取项目,借助外力搞建设。几年来,共向上争取建设项目资金近4亿元。二是政府投。县乡财政从有限的收入中抽出建设资金1.5亿元,特别是每年在一些项目资金未到位的情况下,为保证工期,县财政都提前垫付部分资金。三是农民集。积极动员,一事一议,调动农民参与建设的积极性。仅乡村公路建设一项,农民筹资筹劳就超亿元。四是政策免。对新农村建设项目所发生的地方税款全部减免,县内河砂、山石等原料免收资源费,对泥草房改造户土地、规划审批等方面收费全部免除。

  三是“逼”,推行快速推进机制。一方面,主要领导和主管领导,每半个月检查一次乡镇新农村建设情况,发现问题,督促整改。另一方面,对推广农业新技术、栽植榆树墙、修建标准化生态屯等阶段性任务或一些重点、难点工作,采取“会战式”突破,分步骤、定阶段、限时间,一步一总结,全力攻坚。同时,由纪委负责,对部门支持新农村建设工作,实行“最优最差单位”评选,鼓励先进,督促后进,形成了合力推进新村建设的良好局面。

  四是“比”,推行典型引带机制。电视台开辟新农村建设专栏,集中宣传新农村建设典型乡村、典型人物,树立标杆,做到学有样板,赶有目标。分阶段召开现场会,集中参观,好的乡镇介绍经验,差的乡镇表态赶上,比出干劲,比出成果。同时,每年都召开精品工程展示会,集中展示各乡镇新农村建设,从而促进全县新农村建设整体升级。

  五是“帮”,推行部门帮扶机制。积极与省、市帮扶部门沟通对接,争得更多支持。几年来,省市帮扶部门帮扶4个试点村共投入191万元,开展帮建项目14个。在县内确定51个帮建部门,3个部门帮建1个试点村,落实具体帮建任务和责任,县内帮建部门直接投入款物折合资金170万元。另外,利用企业包扶村屯和鼓励企业家兼任名誉村长等办法,助推新农村建设。今年择优聘任了10人为第一批荣誉村长,累计投入资金物资近700万元。在全县形成了社会各方支持和参与新农村建设的浓厚氛围。

  六是“标”,推行目标考核机制。在新农村建设中的重点工作上,如种植业、养殖业、小城镇建设、生态屯建设、村屯道路建设等,制定标准,细化目标,纳入班子及领导干部实绩考核体系之中,并出台了《考核实施细则》,年终逐项量化打分,用于表彰先进,鞭策后进。同时,把考核结果作为提拔使用干部的重要依据。

  未来一个时期,县委、县政府描绘了新农村建设的宏伟蓝图。力争到2011年,将我县打造成为全省新农村建设示范区。具体目标是:农民人均纯收入超6,000元,达到全省中上游水平。农村道路、村屯、学校、医院、市场、文化、体育等基础条件明显改善。通乡通村道路硬化率100%,通屯道路硬化率95%以上,自来水入户率30%以上,住房砖瓦化率80%以上,通信、广电入户率达到95%和90%,道路白色化、农田园区化、村屯林荫化、新房节能化、休闲广场化、文娱经常化,群众生活富足,基本实现“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目标,使庆安成为全省新农村建设示范区。

作者:    来源: 庆安县人民政府     编辑: 李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