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靠村”到“亿元村”的跨越 尚志长营村
http://heilongjiang.dbw.cn   2009年09月26日 19:04:43

  “三靠村”到“亿元村”的跨越

           ————记尚志市一面坡镇长营村

  三十多年前,尚志市一面坡镇长营村是一个典型的“三靠村”,村民连温饱问题都难以解决。三十多年过去了,长营这个昔日全县的老大难、三类支部、困难村,如今成了全国文明村镇创建工作先进村镇、全国500强村。2008年全村工农业总产值为2.3亿元,村集体固定资产已达1.6亿元,农民人均纯收入12990元,村民存款总额达到3300万元,其中存款额100万元以上的有57户,已率先实现小康村。三十多年来,长营村走过了一条不平凡的跨越发展之路。

  一台拖拉机带起来一个车队

  1973年,23岁的张秀林任长营村党支部书记。接手后,张秀林看到村里账面上仅有资金余额3.76元,外面却欠着17万元的债。心里犯嘀咕:欠了这么多钱,得啥时候才能还上?村里还有一千多口人等着吃饭,咋样才能填饱肚子?那些天张秀林和支委们不知想了多少法子。一天,张秀林溜达进了村子的车库,一眼看到“趴窝”了好几年的拖拉机,不禁灵机一动。“这下好了,这下好了,原来咋没想到呢?”第二天他和几个支委一共凑了600元钱,把车修好了,又赊来拖车和柴油,带着两个村民上山“拉套子”,为长营村赚到了第一桶金18000元。1993年,长营村成立了哈市第一个村级运输队。301国道铺到长营,村里又建立了建筑队,当年仅修路一项就使村里每年增收200多万元。如今,长营村不断发展壮大物流运输业,全村共有运输车辆106台,其中价值44~60万元的大型运输车68台,分散在全国各地搞物流运输,真正是活了市场,富了村民。

  一车车土垫起了一个现代化农业园区

  长营村原人均不足一亩半的耕地,人多地少是长营村农业发展的瓶颈。长营人想法纯朴———没地?自己造不就有了。自1994年开始,长营村民利用每年的冬闲在滨绥铁路线旁填坑造田,他们耗去13年时间,靠一车车拉土拉了350万立方米土方,造就了1280亩水田和200亩旱田,新地比原耕地面积还要多100余亩。为了在有限的土地上得到最丰硕的收益,长营村于2001年与三家农业科研单位合作,成立了哈尔滨长营水稻高新技术研究所,“人造地”都被种上优质水稻,每年生产良种100万斤,增收200余万元。2003年,长营村投资1780万元,建立黑龙江省尚志市长营现代农业园区。目前,园区固定资产已达1800万元,园区面积10300亩,其中包括优质水稻良种繁育基地5000亩;优质大豆良种繁育基地3000亩。目前,哈尔滨长营水稻高新技术开发研究所、园区的水稻良种繁育基地以及黑龙江省长营种业有限公司已经构成了集科研、实验、示范、生产、推广为一体的水稻产业化体系,优质水稻良种已经在全省第二积温区得以推广。黑龙江长营食品有限公司旗下的浆果、食用菌、粘玉米、蔬菜及地产水果速冻保鲜加工厂已经成为当地的龙头企业,年加工冷冻浆果能力可达6000吨,仓储能力可达2000吨,产品已经打开国际市场,销往国外。

  一项项举措建起了一个全国文明先进村

  村集体资产雄厚起来了,村里就想着该让乡亲们得到实惠了。近年来,长营村以创建文明村为契机,加大了基础建设的投入。长营村投资1175万元,修建白色路面、砌水泥边沟,实现了道路硬化、村屯绿化、庭院美化。新建了800平方米六位一体的综合办公楼、8000平方米的村民娱乐广场、篮球场、村卫生所、计划生育服务室、新建4800多平方米的村民住宅楼。目前,长营村住房砖瓦化达到98%,自来水、有线电视、电话入户率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合率均达到100%。2008年,建新长营村住宅小区5778平方米。村里每年都从村办企业纯利润中提取一定份额分给村民,并为村民全额支付新型合作医疗的费用。长营村还制定了对村民建新房买楼房的给予补助5000--10000元、60岁以上的老人根据年龄不同给予一定数量的养老金、村民病故后给予500元丧葬补助款、村民子女考入大学的每学期补助500元、对原村老干部每年发放1000慰问金等十一项惠民政策。

  长营村富了,但他们没有满足,他们决心向更文明、更富裕的生活不断迈进。

作者:    来源: 黑龙江省文明办     编辑: 李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