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了!”1949年10月1日,中国、北京、天安门城楼上,一块古老土地发出了属于他自己的第一声。

  新的时间就这样开始。在长达一个世纪的战火和丧乱中降生。她承载着全世界1/4人类的百年期待。

  那一天,是炽热的一天;那一天,是美好的一天;那一天,北京天安门前举行了一场庆祝新生的狂欢。早上七点,城楼上的1000多人和广场上的30万人汇集在一起见证了这个国家的重生。望长安,人潮如涌;看城楼,花如海洋。晚上九点半,游行队伍才完全走出会场,两股“红流”分头向东城、西城的街道流去。

  那一刻,光明充满了整个北京城。

 
 
50年代龙江人的“衣”
50年代的人们已经开始享受生活的乐趣。
50年代龙江人的“行”

  像时装一样,汽车有着明显的时代特征。汽车是一个国家科技水平、工业化程度的综合反映。哈尔滨上世纪五十年代的汽车用今天年轻人的眼光来看够简陋、够寒酸的,也够另类的。

  公交车带拖车。那时,哈尔滨的公共汽车都漆成上黄下红的AB色,像人们着装或蓝或黑一样,清一色的。为了缓解运力紧张,主车后面都拖着一辆拖车。前后各配置一名售票员,票价5分钱。车内的坐席,大多是用木条做的。售票员在车厢里走来走去地卖票。

  后来,绞接式超长公共汽车成为公汽一族的新宠,受到市民特别是我们这些小孩儿的“追捧”,我们宁肯绕远也要坐上这种车。所谓“绞接式”就是在车体中部车底板用一个可以转动的圆转盘连接前后车体,车身用帆布篷连接,像手风琴的风箱一样。其实这种车也是主车带拖车的变种。

  摩电车唱主角。那时哈尔滨有轨电车线路四通八达。有从道里区田地街通往道外区十八道街的;有从道里、道外经由火车站通往南岗区的;有从火车站经由西大直街通往电表厂的;有从南岗秋林通往教堂街(现革新街)的。车型原先只有日本占领时期留下的日本造电车,前后2个弓子分别接触摩擦高架电源线接通电源,前行使用前面的弓子,逆行使用后面的弓子。司机穿着制服站在驾驶台后面,手里握一个大扳手,左右转动控制车速和停车启车。用当时的“幼眼”看,觉得他们很“职业”,很敬业,让人肃然起敬。现在烈士馆院子里展示的当年赵一曼发动电车工人罢工登上的那辆电车便是。

  垃圾清运车,人、驴、机齐上。农村春种、秋收大忙季节,都要人力、畜力、机车齐上阵。这已经成为荒友们梦回激情岁月的感动情景。哈埠50年代的垃圾清运就是人、驴、机车齐上阵。当时有人力车、驴车挨家挨户收垃圾。小车一进居民大院,车夫摇铃,居民闻声而出,把垃圾倒在车上,老相识再扔下几句问候或调侃,特有人情味儿。

50年代龙江人的“婚纱照”
 
 
 ·1949年 开国大典在京举行 新中国成立
 ·1950年 中国人民志愿军开始抗美援朝
 ·1951年 西藏和平解放
 ·1952年 河北省政府公审刘青山、张子善
 ·1953年 第一个五年计划开始实施
· 1954年 新中国第一部宪法“54宪法”颁布
· 1955年 海陆空三军大授衔 十大元帅、十大将军
· 1956年 “解放”牌第一批国产汽车试制成功
· 1957年 马寅初在一届人大四次会议上提出《新人口论》
· 1958年 大跃进、全民炼钢和人民公社化运动
 
 
  生活在上世纪50年代前后的很多人,在那“中苏友谊牢不可破”的日子里,几乎人人都不可避免地产生苏联情结。这种情结,更集中体现在曾伴随他们当年青春岁月的前苏联歌曲。这些优美的旋律在他们的生命中占很重要的位置,也是他们一生中最值得细细品味的人生经历。歌声中可以有浪漫月色、甜蜜爱情、惆怅青春,也可以有激情的理想、懵懂的情感和执著的深情。一段美丽的歌词,一曲动人的乐曲,一个美丽的回忆,或许因为如此,前苏联歌曲才成就了一代人的浪漫和一代人的经典。
 
  
  建国六十年,中国电影并不仅仅扮演着娱乐大众或挥洒艺术激情的角色,它曾重塑历史、曾为时代代言、它也晋身国际市场成为国富民强的象征,贡献出无数经典光影瞬间,并衍生出“大片”、“贺岁档”等专有名词,六十年后的中国电影更趋类型化和商业化,这个蜕变进程也是曲折而极富中国特色的。
《我这一辈子》
《青春之歌》
《上甘岭》
《南征北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