像时装一样,汽车有着明显的时代特征。汽车是一个国家科技水平、工业化程度的综合反映。哈埠上世纪五、六十年代的汽车用今天年轻人的眼光来看够简陋、够寒酸的,也够另类的。
公交车带拖车。那时,哈尔滨的公共汽车都漆成上黄下红的AB色,像人们着装或蓝或黑一样,清一色的。为了缓解运力紧张,主车后面都拖着一辆拖车。前后各配置一名售票员,票价5分钱。车内的坐席,大多是用木条做的。售票员在车厢里走来走去地卖票。
后来,绞接式超长公共汽车成为公汽一族的新宠,受到市民特别是我们这些小孩儿的“追捧”,我们宁肯绕远也要坐上这种车。所谓“绞接式”就是在车体中部车底板用一个可以转动的圆转盘连接前后车体,车身用帆布篷连接,像手风琴的风箱一样。其实这种车也是主车带拖车的变种。
摩电车唱主角。那时哈埠有轨电车线路四通八达。有从道里区田地街通往道外区十八道街的;有从道里、道外经由火车站通往南岗区的;有从火车站经由西大直街通往电表厂的;有从南岗秋林通往教堂街(现革新街)的。车型原先只有日本占领时期留下的日本造电车,前后2个弓子分别接触摩擦高架电源线接通电源,前行使用前面的弓子,逆行使用后面的弓子。司机穿着制服站在驾驶台后面,手里握一个大扳手,左右转动控制车速和停车启车。用当时的“幼眼”看,觉得他们很“职业”,很敬业,让人肃然起敬。现在烈士馆院子里展示的当年赵一曼发动电车工人罢工登上的那辆电车便是。
60年代初,市面上开始有国产电车运营。现在停在果戈里大街被戏称为“路障”的那辆“龙江龙”号,便是那种车型的“克隆版”。长春、大连至今还有这种电车营运,成为了该城市欧陆风情的风景线和前辈环保节能先知先觉的宝贵遗产。可60年代末,哈尔滨却把有轨电车一扫而光,据说是为了发展现代交通。50、60年代哈尔滨的摩电车,票价只有4分钱。凌晨和傍晚电车弓子摩擦电线,闪烁着蓝色的火花,还噼噼啪啪地作响,像是放小鞭儿,叮叮当当清脆悦耳的铃声呼唤着人们早出晚归,别有一番都市生活情调。后来就有了拖着两条“大辫子”的无轨电车。没有噪音,没有尾气,又循规蹈矩地走固定路线,让人感觉无轨电车有“淑女”般的风韵。
那时的公交车给那个时代的人留下的美好印象,还有汽车启动停靠都是稳稳当当的,让人感到亲切、舒适和踏实,哪像现在的一些公交车,特别是前些年的一些中巴小公共,为了抢点、抢道、抢客、抢钱,把车开得像“一级方程式赛车”,莽撞、粗暴,使乘客和路上的行人都想买人身交通保险,以防不测。
卡车多用。那时的卡车都是“通用公司”的———拉货拉人通用,甚至客货混载。大单位都有职工通勤车,都是卡车“兼职”。条件好的安上活动帆布篷,条件差的在车厢板上装一个护栏,像现在的运猪车。职工上下车时互相“抬举”着。卡车早晚接送职工上下班,白天拉货。
卡车还兼做押款车。50年代,父亲在江北糖厂工作。有一天我跟着父亲乘坐工厂的卡车,去道外三道街银行提现金。工厂将近2000职工,加上临时工、送甜菜的农民,每个月的工资和收购甜菜款估计得不少,具体数额我不清楚,但是多大堆儿,至今不忘:4麻袋!4麻袋巨款往车厢里一扔,就开车打道回府。押车的人有4人:出纳、会计、司机,外加一个小孩儿———那就是我。哪像现在的押款车,全副武装还得带装甲。
垃圾清运车,人、驴、机齐上。农村春种、秋收大忙季节,都要人力、畜力、机车齐上阵。这已经成为荒友们梦回激情岁月的感动情景。哈埠50年代的垃圾清运就是人、驴、机车齐上阵。当时有人力车、驴车挨家挨户收垃圾。小车一进居民大院,车夫摇铃,居民闻声而出,把垃圾倒在车上,老相识再扔下几句问候或调侃,特有人情味儿。小车把垃圾集中到垃圾站,装到停在那里的拖车车厢里,装满后“曳特”(胶轮拖拉机)再把拖车拖到垃圾场倾倒。
老爷车的玩笑。50年代末,我国的国产车已经面世,但是产量对这么大一个国家来说只能像撒撒芝麻盐儿。要想弄一台解放牌,就像中彩票一样难。只好没有新的,旧的也将就用。60年代末,某单位淘弄来一台日本30年代的6轮通河牌卡车。经过本单位车、钳、铣诸工种的妙手回春,“老爷子”老当益壮竟然上路了。一天,有勇敢者开车去山区,从盘山道往回开时,发现前面路中央,躺着一只大轮胎。司机和助手喜不自禁:这回可发财了!连忙停下车来抬起轮胎扔进车厢。这时才发现,原来是自己的车后轮掉下来一只,从上层盘山路,抄近路直接滚落到盘山路下层。二人后怕不已,没想到老爷子竟然富有黑色幽默,开了这么个大玩笑。
六七十年代开洋荤。60年代末,街上才有进口车“招摇过市”。1967年不知哪个单位进口了40台意大利菲亚特牌大卡车,平头的,天蓝色,车厢是用带有凹凸加强槽的钢板制成,停在北方大厦广场为造反派“战备值班”,成为一景。到了70年代,陆续有日本的越野大吉普、工具车和二手货车进口。那时的新工具车,相当于面包车,进口时才合人民币几千元钱一台。二手货车就更便宜了。比如日野牌大卡车配置比国产的上海牌轿车还要高,国内市场价也是几千元钱一台。自然也就成了一车难求,甚至一乘难求的香饽饽。
以上就是一个上个世纪50、60年代的少年、后来的青年眼中,哈尔滨的汽车变迁史的点点滴滴。(作者为新华社黑龙江分社退休编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