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正霞,铁力市工农乡二屯村村民,今年39岁。几年来,在党的惠民政策的指引下,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过程中,她发扬妇女的“自尊、自信、自立、自强”的精神,走上了富裕的道路,过上了小康的生活。她致富不忘乡亲,在自己走上发家致富道路的同时,带领身边的姐妹们共同勤劳致富,在种植业和个体经营中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展示了新时期农村女性的风采。得到了全社会的认可和好评,2007年,被评为铁力市“双学双比”先进个人;2008年,被评为伊春市级“双学双比”女能手; 2009年被评为伊春市创业创新魅力女性。
自主创业,谋求发展,努力践行科学发展观
华正霞从小就生长在农村,在过去的年代里,她和同龄的农村姑娘一样,20岁出头就嫁人了,而当时的婆家即有小叔子,又有小姑子,上有老下有小,全家六七口人只是靠村里分给的那点口粮田来维持生活,就是再精打细算,一年到头也攒不下钱,只够年吃年用。难道就这样生活一辈子吗?年轻气胜的华正霞常常这样问自己。回答当然是否定的。于是她在心理就打起了致富的小算盘,经过和丈夫商量后,决定把家里的责任田交给丈夫来耕种,自己开一个小卖店。刚开始由于投入资金少,加之村民买货大多都是赊帐,到秋才能结算,为了多挣点利润,必须要增加品种,华正霞就骑着摩托车,无论春夏秋冬,她都顶酷暑、冒严寒,风里来,雨里去,起早贪黑,每天都到市里的批发部门去进货,由于精打细算,年末一结帐,纯收入达一万余元,占家庭总收入的一半,这就增强了她勇奔富裕路的自信心。从此,她劲头更足了,不断扩大小店的规模和增加经营商品的品种。经过几年的发展,她的小店由原来只经营食杂,增加到经营副食品、水果、日用品、农机配件,还兼营生产资料,包括农药、化肥等农用物资,极大地方便了农民群众,同时也增加了她的经济收入。几年来的苦心经营,再加上种地的收入,华正霞家里逐渐富裕起来,日子过得红红火火。可是她并没有满足于这种现状。她想,我赶上了新农村建设这样好的发展环境,党中央又出台了一系列的惠农政策,皇粮国税都给我们免除了,而且还给我们农民补贴资金,如果再受穷,不致富,那样也对不起党,更对不起自己。2001年春天,华正霞看到村里有人到外面的农场、林场承包土地,而且效益很可观,她就产生了大面积承包土地的想法,但是,要经营几十垧甚至上百垧土地,无论是从人力、资金、机械设备都要具备一定的条件,怎么办?华正霞就和家里人商量,都觉得这些问题不好解决。但华正霞不是一个能够轻易服输的人,她又有了新的想法,动员弟弟和妹妹和她一起承包土地。虽然他们也不富裕,但积少成多,大家每人都凑点,又贷了点款,资金的问题就解决了。于是,华正霞就开始找关系、托熟人在农场、林场联系,承包了100多公顷土地。要种好这块地,谈何容易,原来在家里一年耕种几公顷土地,不觉得费啥劲,可一下子要种100多公顷的土地,困难是可想而知的。在播种期间,华正霞一家天不亮就起床,饭都顾不上吃一口,就到地里干活,饿了就啃一口干粮,渴了就喝一口凉水,到了晚上也只能睡在地头窝棚里。由于人手不够,为了减少雇工费,华正霞利用农闲时间学会了驾驶农用车,不论是翻地、趟地还是收割,凡是男人能干的农活,她也一样能干。为了尽快掌握种地方面的科技知识,她买来了电脑,又买来有关书籍,订购了有关报刊和杂志,刻苦钻研育苗、播种、施肥、打籽等方面的农业基础知识。功夫不负有心人,经过一年的辛苦努力,秋收结束后,华正霞一家不但还清了银行的贷款,还剩余了20万元,使她尝到了承包土地的甜头。现在华正霞自己承包土地180多公顷,而且效益逐年提高。
带头致富,回馈乡亲,在新农村建设中大显身手
经过几年的奋力拼搏,华正霞成了远近闻名的富裕户,衣、食、住、行等各个方面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新盖了240多平方米的大砖房,安装了自来水和太阳能热水器,过上了几乎与城市人一样的美好生活。现在她家新增加的播种机、收割机、农用车等机械械20台(套),价值达50余万元。经过几年的规模种植和学习,华正霞积累了一些种植经验,经常有姐妹来询问种什么品种,用什么农药化肥,什么时机播种收割最好,对于姐妹的问题,她都耐心讲解,姐妹们也都信任她。她在买种子和农药化肥的时候,也给姐妹们帮忙,帮助她们选购种子、农药、化肥,如果那位姐妹的钱不凑手,她就帮助她们先垫上。现在二屯村有80%的妇女在外承包了土地,全村姐妹也靠种地过上了好日子,盖上了新房,购置了新型农机具,走上了富裕路。目前,二屯村年人均收入达1万多元,成为铁力市市人均收入最高的村。
如今,华正霞虽然富裕了,但对于明天还有更高的理想和期望,还要大干一场。首先,要积极做好生产资料的供应和销售工作,加大对农民群众的服务力度;其次,要利用先进的农业机械设备,进一步扩大承包土地面积和规模,创办家庭农场,另外,还要积极创造条件,争取资金,大力发展养殖业,获得更大的经济效益,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贡献自己更大的力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