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网4月24日讯中国石化镇海炼化作为供能大户,同时承担着更为艰巨的节能减排重责。公司在与宁波市政府签订的2008年节能减排责任书上承诺,年内确保主要产品(炼油)单位产量能耗下降一个百分点。为赢取这一个百分点的胜利,镇海炼化在年初就成立了11个节能攻关小组,到目前已提出了193条节能措施,其中部分已见成效。如通过节电、节汽攻关,吨油电耗、汽耗已分别从去年的52.34度、144.89千克下降至2月份的49.81度和142.03千克。与此同时,企业在“十一五”期间节能减排投入将达11.47亿元,为宁波市生态市建设工作添砖加瓦。
2003年至2007年是宁波市生态市建设工作的启动期。近5年来,宁波市生态市建设工作取得阶段性成果。去年全市万元GDP综合能耗约为0.87吨标准煤,同比下降4.1%左右,节能约116万吨标准煤。全市新建和改扩建污水处理厂11座,新增火电锅炉脱硫设施20套,化学需氧量(COD)净削减量为1.2万吨,二氧化硫(SO2)净削减量为9.6万吨,比上年分别下降22.6%和44.6%,市区环境空气中二氧化硫、二氧化氮、颗粒物年均浓度全部达到二级国标,环境空气Ⅰ、Ⅱ级优良天数329天,占全年总天数的90.1%。去年2月,我市顺利通过了国家环保模范城市复查。
据了解,针对节能减排面临的严峻形势,市政府采取了一系列控制措施,完善节能降耗统计监测体系,强化政策引导、激励约束和考核评估机制,要求严格产业准入标准,鼓励和加强节能新技术、新产品的攻关和推广。
如今,像镇海炼化一样与市政府签订年度节能减排责任书,将节能减排工作始终放在日常工作的重要环节的耗能大户已增至108家。从去年开始,市政府就与各县(市)区政府及市级相关主要涉能部门签订了节能降耗目标责任书,建立节能目标责任考核制,统一了全市上下的思想认识。在日前举行的全市节能减排工作会议上,市政府与各县(市)区人民政府、“两区一岛”管委会13个政府管理部门,市经委、市建委等11个市级主要涉能部门,以及108家重点用能企业和单位分别签订了2008年节能目标责任书,标志宁波市一级考核一级、较为健全的节能目标责任评价、考核和奖惩体系基本建立。
考核采用百分制,设“节能目标”和“节能措施”两个项目,各占50分。节能目标的考核以被考核单位是否完成年与市政府签订的节能减排目标责任书为准,完成年度责任目标的可得基本分40分,未能完成的一分不得,具有“一票否决”的实际效力。据了解,我市是国内首个同时对政府、职能部门、企业进行节能“问责”的城市。
巧用节能减排专项资金,“撬动”全社会节能投资是宁波市生态市建设的有力“助推器”。2007年,市级财政节能补助增至4300万元,再加上市贸易局、市海洋渔业局及各县(市)区政府等对节能工作的资金扶持,全年共计有超过1.6亿元支持节能降耗改造,由此“撬动”全社会节能投资20亿元,有力推动了宁波市产业结构调整的步伐,引导更多企业走上技术进步、管理升级、环境友好之路。
其中,对32家节能推广服务机构、单位的补助有力推动了全社会节能投资,起到了“四两拨千金”的作用。据悉,去年这32家中介服务机构获得总计256万元补助,却协助完成了全社会节约能耗量的近三分之一。宁波市江北永年电气工程有限公司是专门从事系列变频器销售及服务的机构,近年来,其一年平均完成设备节能改造13000千瓦。以变频器带来平均节能率30%计,一台设备一年300天每天工作10小时,一年即可为全社会节约电量1170万千瓦时。宁波华研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则是专门为大型工业企业作全方位节能降耗"诊断"并开出"药方"的服务型机构,实施一个方案,少则拉动企业节能投资几百万元,多则上千万元。
在环保基础性工程方面,宁波市的生态市建设也取得了突破性进展。宁波市持续开展"蓝天、碧水、洁静、绿色"四大工程建设。以污水处理厂建设为重点的"碧水工程"取得新进展,全市去年新建和扩建污水处理厂11座,新增污水日处理能力16万吨;以电厂脱硫设施建设为重点的"蓝天工程"基本完成,北仑电厂5台机组烟气脱硫工程去年7月全部投入运行。以危险固体废物处置设施建设为重点的"洁静工程"全面投运,至此全市医疗废物、化工废物、电镀污泥、污水厂污泥、餐厨垃圾等实现了安全处置。重点企业、行业和区域污染整治加强。去年,宁波市对106家污染企业责令限期治理。以污染减排为中心,环保部门相继开展了"绿剑1-5号"系列、"整治违法排污企业保障群众健康"等环保专项执法行动,全市各地共立案查处环境违法案件1519件。生态村镇、环保模范(绿色)单位遍地开花。至今,宁波市共建成6个全国环境优美乡镇、42个省级生态镇、51个市级生态乡镇(街道)和253个生态村,并成功创建了宁海、象山、镇海3个国家级生态示范区。今年,市政府还制订出台了主要污染物总量减排考核办法、统计办法和监测办法,以进一步加强对各企业单位排放的控制,确保全市生态市建设的全面深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