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网4月16日讯 3月28日,一座连接梅山岛和北仑大陆的跨海大桥正式动工兴建。这座全长2200米的大桥,揭开了中国第五个保税港区――宁波梅山保税港区开发建设的大幕。
与大桥同时开工的还有梅山保税港区行政商务中心和梅山保税港区集装箱码头两个大项目。其中后者将先期建设两座10万吨级集装箱码头,码头通过能力为每年140万标箱,将于2010年6月底前建成投入使用。
这三大工程是梅山保税港区建设首期重要的基础性项目。宁波市委副书记、市长毛光烈在项目开工仪式上表示,梅山保税港区将建设成“特色鲜明、体制开放、布局合理、运作高效、充满活力、接轨国际的一流保税港区”,其目标是成为长三角地区的亚太国际门户,为长三角和中西部内陆省份开放型经济发展服务。
轰轰烈烈的开发建设离梅山保税港区获批仅一月有余,今年2月24日,国务院正式批准设立宁波梅山保税港区,这是继上海洋山、天津东疆、大连大窑湾、海南洋浦之后的中国第5个保税港区,也是浙江省惟一的保税港区。
保税港区是在港口作业区和与之相连的特定区域内,集港口作业、物流和加工为一体,具有口岸功能的海关特殊监管区域,是目前我国开放层次最高、政策最优惠、功能最齐全的特殊区域,也是国家实施自由贸易区战略的先行区。
梅山保税港区规划面积7.7平方公里,以国际中转、国际采购、国际配送、国际转口贸易和保税加工等功能为主,以商品服务交易、投资融资保险等功能为辅,以法律政务、中介鉴证、休闲文化、进口展示等服务功能为配套,具备生产要素聚散、重要物资中转等功能。
上个世纪80年代以来,国家在宁波相继设立了宁波经济技术开发区、宁波保税区、大榭开发区、宁波出口加工区、宁波保税区物流园区、慈溪出口加工区等6个国家级开发区。这些各个时期对外开放的“特区”,成为引领宁波走向国际的“桥头堡”。
而国务院设立梅山保税港区,意味着一个叠加了保税区、出口加工区、保税物流园区功能和政策优势的海关特殊监管区域在宁波成功布点。梅山岛,从一个默默无闻的弹丸小岛,一夜之间成为宁波新一轮深度对外开放的“支点”。
目前,除了已经开工的连岛大桥、码头、行政商务中心、滩涂围垦等重点工程外,梅山岛内供水、供电、路网、排水等基础设施建设也已启动。管委会有关人士表示,梅山保税港区将通过两年左右努力,迎接海关总署的封关验收。
届时,包括梅山保税港区在内的梅山岛将形成以进出口贸易为龙头,以现代物流为支撑,以休闲旅游和涉外中介服务体系为配套的发展格局,成为一个特色鲜明的保税港、休闲宜居的生态岛和充满活力的临港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