尊敬的各位领导、战友们:
今天,我给大家讲述的是一位普普通通的母亲,她就像田野里一株火红的高粱,一束金黄的稻谷,生来就是为了付出。她又是一位伟大的母亲,在艰难坎坷的人生路上,她用瘦弱的双肩,扛起令常人难以想象的家庭重担;用矮小的身躯,支撑起一片蔚蓝的天。她,就是哈尔滨消防支队烈士马玉清的妻子、烈士马忠学的母亲¬¬——付淑芝。
1969年,19岁的付淑芝同消防战士马玉清结婚了,婚后三天,马玉清就返回部队,她仍留在老家干农活。丈夫是消防兵,一年也回不了一趟家,也捎不回来几个钱,但她毫无怨言。她深深地知道,嫁给军人,就意味着付出,就意味着牺牲一般人所能享受的夫妻团聚和天伦之乐。当她要生大儿子的时候,双方老人都劝她打电报把丈夫叫回来。可她深知,丈夫在消防战士的岗位上,那工作多重要啊,一天有多忙啊!她坚决不同意叫丈夫回来。一直到孩子快满月了,丈夫才从妻子的来信中知道自己已经当上了爸爸。过了一年多,小儿子又降生了。不幸的是小儿子1岁时患病发烧,受到惊吓后患上了癫痫病,并严重影响了智力发育,生活都不能自理,至今35岁,还不会叫一声妈,发起病来还经常对她又打又骂。
1974年,她背着三岁的小儿子,领着五岁的大儿子,从吉林农村来到哈尔滨,来到丈夫身边,一家人租住在一个八平方米的小屋里,添置点简单的家具,算是安下家了。虽然每天忙活得不可开交,虽然丈夫很少在家陪她,可一家人终于算是团聚了呀。来哈尔滨一年多,她竟没有逛过一次大街!丈夫几次许诺带她和孩子逛逛街,都因为工作忙没有实现。看到丈夫愧疚的眼神,她安慰丈夫:“没关系,我们总会有机会逛街的,只要有你在身边,我就知足了。”可就是想和丈夫逛一次街这么一个小小的愿望,也让她永远无法实现……
1974年12月20日,哈尔滨第五制粉厂发生重大火灾,马玉清带领战友们冲了上去。虽然几年来丈夫身经百战,然而这一次,却再也回不来了——巨大的粉尘爆炸夺去了丈夫马玉清年轻的生命,等来的是撕心裂肺的噩耗,付淑芝犹如五雷轰顶,瘫倒在地,两个不谙世事的儿子紧紧地依偎在母亲怀里。丈夫是这个家的擎天柱啊!擎天柱折断了,这个家可怎么过啊?当她醒过来的时候,她多么想撕心裂肺地大哭一场,一头撞死在门框上,同丈夫一起而去啊!然而她一滴眼泪也没有,她两眼直勾勾地望着两个年幼的孩子,这是丈夫的两条根啊!坚毅刚强的付淑芝心底萌生了生存的欲望:我不能死,为了孩子,再苦、再痛、再难,我也得咬牙活下去,一切为了孩子,为了丈夫的希望!
没有丈夫的家,该是个什么滋味呀!况且还有一个患脑病的不懂事孩子!然而,付淑芝却坚强地站起来了!在家庭的重压面前,她凭自己手工活,每天都做到下半夜一两点钟,仅仅睡上三四个小时,就又得爬起来给孩子做饭,送大儿子上学,自己再去上班。一天又一天,一年又一年,她没有叫过一声苦,也没向组织上提出任何过分要求。有时她忙得一天只吃一顿饭,从没睡过一个囫囵觉,两条腿总是肿着的。母亲啊,为了那些期待的眼神,该吃的苦都吃了,该受的罪都受了,她默默地,然而是坚强地承受着生活给她带来的不幸。
懂事的大儿子忠学长大了。她要让儿子去当名消防兵了。看着第一次穿上军装的儿子,付淑芝仿佛又看到了丈夫的影子,看到了自己的期望。在母亲的眼里,儿子永远是长不大的孩子呀,更何况,当兵那年马忠学只有15岁。可她把对儿子的爱深深地埋在心里,寄托在往来的书信上……
忠学没有辜负母亲的期望,在部队上了军校,毕业后分配回哈尔滨支队顾乡中队工作。儿子工作期间,付淑芝从不让儿子因为家里的事分心,也从没到儿子所在的顾乡中队去过一次,怕给儿子带来什么影响。在为儿子鼓劲的同时,她也时刻在牵挂着儿子。每当消防车从她家门前呼啸而过,不管是白天还是黑夜,她都要站在窗前,看看哪着了火,火扑灭了没有,一直听到儿子安全返回的消息,她那颗悬着的心才算落了地。
可厄运又一次降临到这位母亲的头上。1993年初春,马忠学在松花江汽车修配厂大火中英勇牺牲!天地含悲、松柏垂泪,可谁的痛能油这位母亲深呢?忠学是她生活中的全部希望和阳光,多少次,她捧着丈夫的照片,心里默默地告诉丈夫:“你安息吧,我已把忠学带大了,他和你一样带兵战斗,和你一样优秀。”可现在,可现在,那希望呢?那阳光呢?
母爱再一次给予付淑芝顽强的生命力。两天两夜过去了,当她从昏死中醒过来的时候,她第一眼就看见了依偎在身边的小儿子呆滞的目光和蠕动着却发不出声来的嘴唇,她这才清醒地意识到,大儿子没了,可还有这个生活不能自理、人事不懂的小儿子呀!如果我死了,他怎么活下去呢?他不也是娘身上掉下的肉吗?他不也应该得到一份应有的甚至比别人更多的母爱吗?母爱,真是一种伟大而又神奇的力量,为了这个病儿子,这位母亲,又一次从灾难的袭击中站起来了!她又一次挺直了脊梁,用她瘦弱的身躯,肩负起黑暗的闸门,直面那坎坷多难的路。
从1993年至今,13载春秋转瞬即逝,可小儿子还是什么也不懂,吃了睡,睡了闹,癫痫病三天两头发作,跟母亲发脾气,甚至还动手打她,将母亲关在门外。不论严寒酷暑,也不管白天黑夜,看着发病的儿子,付淑芝心如刀绞,夏天还能在二楼的缓台上等着,可是到了冬天,她只能躲在楼道里,冻得瑟瑟发抖,有时要等一个小时,有时要等几个小时,一直等到儿子的脾气消了,睡着了,她才敢进家门。不知道这样的折磨放到别人的身上会怎么样,付淑芝总是以对儿子的挚爱在坚持,坚持!
看到付淑芝的艰难,有人劝她把儿子送到福利院或精神病院,所有费用由支队负责,但是她却坚决不同意。她怕儿子离开她受人歧视,受人欺侮;怕儿子离开她吃不好,睡不好,穿不好;怕儿子离开她活得不舒服、不快活,就是不怕自己吃苦、挨累、受折磨。好心的邻居多次劝她找个伴,好照顾她的生活,但谁能知道,在付淑芝心里,陪伴自己的虽然是残疾的儿子,但那是丈夫的影子,是丈夫的后呀!
丈夫和忠学牺牲了,但在付淑芝看来,楼下南岗中队的官兵就像她的儿子一样。早晨起来,她都站在阳台上看一会,看那一身身生龙活虎的橄榄绿,看看那一辆辆火红的消防车。每逢佳节倍思亲,在她心里,最怕的是过年过节,她不敢看节日晚会,最伤感的莫过于文艺节目中家庭团圆的歌曲,最难受的是听零点的团圆钟声。但每逢春节,她还是不由自主地来到南岗中队,和战士们一起包饺子,唠家常,看春节晚会,把战士们当作忠学,当作自己的儿子。
南岗中队的战士们更不会忘记,他们是听着马玉清、马忠学父子两代烈士的英雄故事成长的,他们打心眼里尊敬这位慈祥的老妈妈。去年秋天,几名官兵从付淑芝手里接过了她亲手编织的毛裤,他们仿佛看到了自己的母亲。因为他们知道,从马忠学牺牲的那一年,付淑芝便得上了糖尿病,现在右眼视力几乎为零,每天都得打两支胰岛素,身体虚弱,四肢浮肿,上到家里的四楼都要歇一会。这几条毛裤是她用一夏天的时间一针一线织成的,是她用慈母的爱织成的呀!这样的毛裤,战士们根本舍不得穿,都把它放在柜子里,有空的时候拿出来看看。
当我怀着沉重的甚至是怜悯的心情走进这位母亲家门的时候,我的灵魂又一次被震动了——虽然屋子不大,几乎近于简陋,但那洁白的墙壁,发亮的地板,洁净的窗户,窗台上摆着三盆花,其中的君子兰盛开着几朵红花,有如燃烧的火……生活啊,对她是那样的残酷、无情、不公平、然而她却是这么的热爱生活啊!
巍峨的兴安岭沉重地铭刻着马玉清、马忠学父子的英名,蜿蜒的松花江轻轻地述说着付淑芝——这位两代消防烈士的妻子、母亲的不幸与艰辛。共和国的消防史上记录的不仅有勇士的前仆后继,更应该记录着他们的妻子、母亲的无私奉献,让我们牢牢记住付淑芝,记住这位伟大的母亲吧,并向她致以最崇高的军人的敬礼,以她博大的爱,激励着我们赴汤蹈火,驰骋战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