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东北网  >  东北网专题  >  专题新闻
搜 索
哈尔滨师范大学校长孙立军:解放思想 勇于担当 高质量推进“国内一流师范大学”建设
2019-01-24 09:55:40 来源:东北网  作者:
关注东北网
微博
Qzone

  40年前,一场轰轰烈烈的真理标准问题大讨论冲破了“两个凡是”的严重束缚,开启了改革开放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序幕,也将解放思想推向了一个新的高度,为我们党重新确立马克思主义的思想路线奠定了理论基础。40年来,解放思想已经成为我们党认识问题、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制胜法宝。新时代新起点,实现龙江高质量发展,必须解放思想,必须坚持实事求是,必须坚持问题导向,让解放思想真正成为推进龙江振兴的不竭动力。

  哈尔滨师范大学深入学习宣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坚持正确办学方向,牢牢把握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各条战线捷报频传,多个领域取得历史性突破,各项事业发展呈现出良好态势。2017年6月6日,教育部长陈宝生和省委书记张庆伟到我校调研,陈宝生部长评价我校思政工作“有自己的特色,有自己的品牌,树立了自己的旗帜,应予充分肯定”。2017年7月6日,中组部、中宣部、教育部三部委督查组到我校督查思政工作时,评价我校“把党建工作、思政工作和党风廉政建设工作融为一体,站位高、校风好,践行了‘一切以学生为核心’的思想,为全国高校树立了榜样,工作经验值得在全国推广。”2017年11月,学校作为我省唯一入选高校,荣膺首届“全国文明校园”,标志着我校精神文明建设已经走在了全国高校前列。

  当前,我国高等教育发展进入了新的历史性的拐点,高等教育主要矛盾已经由上大学难转化为人民群众享受高质量教育资源迫切需求与优质教育资源短缺之间的矛盾。高等教育的发展方式也由外延发展转变为以提高质量、优化结构为核心的内涵式发展和特色发展。今天,我国高等教育的发展趋势可以简要概括为15个字,即“稳规模、优结构、促公平、办特色、提质量”。

  针对新时代高等教育的新定位、新形势和新要求,2018年,学校进一步明确了“建设国内一流师范大学”的发展目标和“三步走”发展战略。

  到2020年,学校治理体系进一步优化,治理能力明显提升,形成充满活力、运转高效、师生满意、有利于学校科学发展的体制机制,学校进入国内同类院校一流大学行列,综合实力在各类大学排名中前进2-3位,力争进入全国师范院校前20名以内。

  到2030年,学校办学治校科学化水平明显提升,现代大学制度体系基本建成,教学科研管理服务水平全面提高,重点建设的特色优势学科进入国内一流学科前列,以一流学科拉动一流大学建设的格局基本形成,学校社会声誉和国内外影响力大幅提升,成为备受社会认可的中国知名大学。

  到本世纪中叶,学校综合实力稳居“国内一流师范大学”行列,国内一流学科数量大幅增加,部分学科达到国际先进水平,支撑区域国家重大战略任务能力稳步增强,建成“国内一流师范大学”。

  下一步,学校将重点做好以下几方面工作:

  一要全面深化重点领域改革。我们将本着“稳中求进”总基调,按照“目标导向、问题导向、统筹规划、协调推进”原则,聚焦制约学校发展的突出问题,研究出台《哈尔滨师范大学重点领域改革方案》,并分阶段出台相关配套文件。通过人事聘用制度改革、教育教学改革、学科建设体制机制改革、科研管理体制机制改革、后勤管理体制机制改革等进一步完善现代大学制度、激发二级学院办学活力、激活全校教职工的内生动力,全面推进学校治理结构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总体完成时限约2至3年时间,争取2020年底完成。

  二要积极推进“双一流”建设。“双一流”建设是实现高等教育强国和人力资源强国战略的必然选择和重要举措。我校将抓住本轮我省“双一流”建设的有利契机,本着“扶优、扶特、扶强”的原则,坚持“有所为有所不为”,进一步提升我校学科建设水平,实现特色发展。一是制定出台学校学科建设发展规划,学校现有9个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要尽快拿出学科建设方案,重点推进马克思主义理论、美术学、教育学、中国语言文学等国家“一流学科”建设,其它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也要尽快拿出学科建设规划。学校将重点扶持5个左右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在2020年冲击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二是推进学科分类建设、分类管理和分类评估,建立健全学科建设评价指标体系,提升建设效益。我们要用好已有的国家学科建设的资金和政策,并争取更多的资金和政策支持,使我校学科建设再上新台阶。三是推进学位授权点合格评估工作,适时启动学位授权点动态调整。

  要大力拓展“双创”空间。学校将紧紧抓住新技术、新业态、新商业模式带来的新变化、新趋势和新机会,进一步加大创新创业工作力度,更好地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一是整合校内外资源,加强创新创业导师队伍建设。二是完善创新创业教育政策保障机制。三是加强“双创”平台建设,充分发挥现有“师创空间”和“双创园”的育人和孵化功能,积极推进江南校区“双创艺术园区”改建项目,引领区域文创产业发展。四是全面推进“互联网+就业创业”。五是打造品牌项目和团队,形成典型示范效应。我们将通过调整人才培养方案、加强实习实践基地和平台建设等,将“双创”工作贯穿于人才培养全过程,重点是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四要切实提高师资队伍建设水平。一是抓住中共中央国务院下发《关于全面深化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改革的意见》的有利契机,下大力气抓好教师队伍建设,按“四有”标准,抓细抓常抓实。二是进一步加强高层次人才队伍建设,坚持“引育并举、重在培育”原则,重点用好学校现有人才,招聘优秀博士,并加大高层次人才引进和校内人才培育力度;三是探索建立教学型、科研型和教学科研型教师分类管理模式和评价体系。四是进一步加强师德师风建设。

  五要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一是不断深化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将“以学生为中心、产出导向、持续改进”的OBE教育理念融入到我校教育教学改革之中,推进试点专业与行业企业联合培养人才机制,支持理工类专业与国内知名企业联合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启动教育教学质量提升计划,探索设立拔尖创新人才实验班,开展小班式、研究性、参与式教学,提升本科生学术创新能力。二是结合《关于全面深化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改革的意见》和师范类专业认证,继续深化教师教育改革,进一步挖掘“G-U-S”教师教育联盟平台资源,完善协同育人机制,提升服务基础教育能力。三是加强课程内涵建设,推动现代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引进优质在线开放课程,丰富学校通识课程,推出一批我校教师的精品在线开放课程。四是进一步提高研究生培养质量,推进研究生培养模式创新,探索建立基于交叉学科和学科群的培养模式,鼓励学生跨学科选择课程。五是加强国内外交流与合作,不断提高国际化办学水平。

  六要全面提升科学研究能力和水平。一是推进科研体制机制创新,依托学院,把高级别平台、基地和智库,建设成为跨学院、跨学科,具有开放性的实体研究机构。二是改革科研评价制度,建立以能力和业绩为导向的激励机制,营造有利于科研产出的学术生态环境。三是推动大团队、大平台和大基地建设,力争在教育部重点研究基地和省部共建重点实验室方面实现新突破。四是实施“科学研究攀登计划”,促进高层次项目和成果产出。五是构建科研与教学协同育人新模式,鼓励教师将科研成果转化为教学内容,将科研新观点等融入教学,促进教学科研相长。

  七要不断改善民生。一是尽最大努力,在保证各项事业需要的前提下,稳步提升教职工整体薪酬水平,提高相关福利待遇。二是大力改善师生学习、工作和生活条件,为广大师生和家属营造一个优美、舒适、愉悦、和谐的校园环境。三是加强楼宇文化、学院文化、办公室文化和教室文化建设,让老师们能够全身心地投入教学科研,让同学们能够安心读书学习。

  实践发展永无止境,解放思想永无止境。《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全面深化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改革的意见》指出,兴国必先强师。哈尔滨师范大学作为教师的摇篮,在培养大国良师的道路上,将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深入推进东北振兴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和考察黑龙江的重要指示精神,坚持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坚持以学生为中心,坚持新发展理念,解放思想、锐意进取,瞄准方向、保持定力,深化改革、破解矛盾,扬长避短、发挥优势,以新气象新担当新作为,高质量推进“国内一流师范大学”建设,为促进龙江全面振兴全方位振兴提供智力支撑。

责任编辑:王蕊

【专题】全省教育系统解放思想推进高质量发展大讨论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