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放思想重在坚持问题导向。坚持问题导向是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治国理政的鲜明特点。习近平总书记常讲“良医将治之,必究病所因”。作为教育战线的工作者,我们必须紧紧围绕省委“解放思想推进高质量发展”大讨论,深入查找教育自身存在的问题,对症下药,因症施策,从而实现推动教育事业实现高质量发展目标。
解放思想,查摆问题,既需要发散思维,也需要聚拢思想。当前,教育事业已经由规模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新时期教育事业发展面临的主要矛盾已经转变为破解人民日益增长的对更加公平、更高质量、更富有特色教育的需求和不平衡不充分的教育发展之间的矛盾。在这一新的历史条件下,扩大教育有效供给、促进教育均衡发展、提升全面师资水平等方面的挑战尤为突出。
从我县来看,在扩大教育有效供给方面,还存在优质教育资源不足的问题,教育供给难以满足广大群众的需求,不论是学前教育、义务教育,还是高中教育,虽然解决了大班额问题,但还存在大校型、择校等问题。在促进教育均衡发展方面,虽然我县已通过义务教育发展基本均衡国家评估认定,全县义务教育阶段城乡校际间的办学条件、师资水平、生源分布、教学质量等已经基本实现均衡,但普遍均衡之下,仍不可避免地存在着区域不均衡、校际不均衡、学科不均衡等问题。特别是农村教育,我县农村教师教育教学水平通过多年努力已经大幅度提升,但无论是教学硬件设施还是师资队伍,与城市学校相比仍存在较大不足。在师资队伍水平方面,既存在学科结构性短缺,尤其是地理、生物、历史、语文教师不足;同时也存在年龄结构性短缺,全县教师平均年龄偏大,未来3—5年后,将有大部分教师退休,出现人员断层。另外在我县村小撤并过程中,部分村小校长、事务人员不能胜任一线教学,只能进入后勤工作。这些问题如果没有得到有效解决,不仅无法实现高质量发展教育事业的目标,对目前教育事业的发展也是重大挑战。
思想的解放是最大的解放。从我县实际来看,要实现高质量发展教育事业的目标,就必须坚持以解放思想为引领,不断加大教育制度和体制的改革创新力度,大力破除体制机制障碍,努力突破旧有制度藩篱,为高质量推动教育事业凝聚力量、汇聚合力。为此,我们坚持立足县情,围绕进一步加强我县校际间的交流与合作,整合推进课改,努力实现教学资源共享,学校管理互鉴,促进教师间、学校间的可持续发展,依据中小学校的校型、课改情况、规模、教师资源和学校所处地理位置,组建了课堂教学改革同盟区,依托“盟区学校”“三通两平台”建设,形成了校际互动、以强带弱、资源共享的良好局面,有力推动了义务教育的均衡发展。
一是构建双赢合作体系。创新盟区建设理念,加强学校之间的横向沟通和纵向联系,解决盟区建设中存在的建设不系统、不能因“校”制宜等问题。依托盟区教育资源,深化盟区活动,拓展课改途径,促进盟区学校之间的实质性融合,构建合作共赢的盟区伙伴关系,逐步实现优质教育资源的多向联合,推动县域内教育的内涵发展、特色发展、优质发展、可持续发展。
二是构建现代教育体系。依托鸡东教育云平台、录播教室、网络空间建设等信息化资源,加强盟区学校在线教研交流,形成线上线下教研活动的立体化格局,全方位提高教研效率。通过在每个盟区打造一所信息化与课堂教学深度融合的实验校,加速全县教育现代化进程。
三是构建盟区建设体系。盟区活动以校际间交流为主,针对缺少系统性、形式单一、发展缓慢等问题,发挥盟区现有优势,打破城乡师资差距,加大教师培训力度,培养教师创新意识和工匠精神,促进优质教师“支教”、短缺教师“走教”,同时,聘请专家指导,加大盟区统筹力度,为各盟区制定更具前瞻性、科学性、系统性的规划,形成灵活高效、操作性强、实效性好的盟区发展模式。
四是构建“生本化”课堂体系。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全面发展素质教育,深入推动“生本化”课堂建设,坚持以学生为中心,注重因材施教,强化自主合作探究,探索多样化、特色化教学发展之路,打造鸡东教育品牌。
五是构建政府支撑体系。教育发展离不开政府的支持。坚持教育优先发展,切实转变发展思路,不断完善机制体制建设,制定出台相关政策,实施人才兴教战略,积极引进高端人才,加快教育现代化,推动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发展,弘扬劳模精神和工匠精神,助推教育高质量发展。
教育前景光明而美好,教育发展任重而道远,鸡东教育人将牢记教育初心,攻坚克难,迎难而上,解放思想,真抓实干,以奋斗者的姿态,推动教育高质量发展,办好人民满意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