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东北网  >  东北网专题  >  专题新闻
搜 索
哈尔滨市第九中学校何泉:基于素养培育下的家庭教育研究
2019-01-11 18:41:33 来源:东北网  作者:
关注东北网
微博
Qzone

  按照开展解放思想推动高质量发展大讨论会议精神要求,作为教育人,以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为使命担当,站在新时代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的高度,助力每个孩子获得最优发展,让每个孩子成长、成才、成人,成就每个家长最大幸福指数,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在这次大讨论中,我校将围绕“基于素养培育下的家庭教育研究”作为问题之一加以讨论。下面我从这一专题讨论的必要性、专题的内涵和所计划的举措阐述如下:

  一、家庭教育研究的必要性

  习近平主席曾经在讲话中指出:“家庭是社会的基本细胞,是人生的第一所学校。不论时代发生多大变化,不论生活格局发生多大变化,我们都要重视家庭建设,注重家庭、注重家教、注重家风。”家庭教育作为一个生命的教育起点和教育基础,对学生的发展起着决定的作用。

  首先是作为家庭教育的主体——家长,一方面,既没有岗前培训,也没有上岗培训,这个没“门槛儿”的入职,使得多数家长对孩子的教育处于一种随意的状态。另一方面,家长在知识、能力、理念等方面存在着较大有的差异性,也就不能达到全体家长的“身修家齐”,从而导致孩子在成长过程中遭遇不同。我们看到有哈佛女孩刘亦婷这类成功案例,也有家长逼孩子成为尖子生、打孩子,最终被儿子杀害的失败案例。

  其次是大量权威的家庭教育调查数据结果表明,家庭教育问题突出。如人民上报刊登的来自四万个家庭教育的数据《教育改革要从家长教育开始》,其反映的重要问题是家庭教育缺失。因此倡议教育改革应从家长教育开始。《全国家庭教育状况调查报告(2018)权威发布》的来自11万四年级学生、7万八年级学生和3万班主任的调查数据与统计分析,该调查基于全国代表性取样,其结果能反映全国家庭教育的状况,是我国家庭教育第一次真正意义上的国家报告。根据该调查发现家庭教育的问题和短板,一是家长教育观念的转变和家庭教育能力的提升不足;二是学校在家庭教育中的作用发挥不充分;三是相关部门和社会力量的统筹发力不强;四是没有科学化、常态化的家庭教育状况监测和评估体系。

  第三,家长角色错位、缺位、越位、定位等问题表现突出,加之家长教育观念、方式与能力不一,导致有的学生角色界限不清,无法实现角色转换;有的学生对未来没有规划,只等安排;有的大学生活不能自理,除了学习什么都不会┉┉甚至有这样一位母亲,由于担心儿子生活不能自理,竟给儿子备了30多双袜子换洗,让儿子一天换一双,并约定一个月后到学校为儿子清洗┉┉

  因此,家庭教育成为当前影响教育发展的难点焦点问题,开展解放思想推进高质量发展大讨论需要我们正视问题,直面焦点,破解难题。同时,教育要让人民满意,需要举社会、学校和家庭之力,达家长与教师共育之识。基于这样一种认识,学校如何做、家长如何做、学校和家长如何连接、沟通、配合十分重要。

  二、家庭教育的内涵与基本目标

  教育是社会的系统工程,家庭教育作为一种独立的教育形式,是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不能代替的,家长角色也是天然的不可替代。

  家庭教育通常认为是在家庭生活中,由家长(其中首先是父母)对其子女实施的教育。即家长有意识地通过自己的言传身教和家庭生活实践,对子女施以一定教育影响的社会活动。而按照现代观念,包括:生活中家庭成员(包括父母和子女等)之间相互的影响和教育。

  家庭教育的基本目标就是把孩子培养成适应社会生活、能够独立于社会的人,传授生活技能、教导社会规范、指导生活目标和培养社会角色,即社会化了的人。在个体社会化中,学校教育指导家长教育,更好地促进孩子适应社会成为全面发展的人。

  三、家庭教育研究举措

  首先是开展大调研,了解区域家长教育现状。

  开展调查问卷,数说家庭教育。从家长教育素质、家校合作及家长困惑几个维度进行哈市高中范围内的调查问卷。通过调研,了解市情校情,学校依此提供科学、高效的家长指导课程与讲座,实现有效的家校连接、沟通、配合,指导不同层面的家长履行父母角色,改善家长因角色准备不足或角色定位偏差而导致的种种问题。

  其次是依托科研项目,推进家长教育纵深发展。

  依托省规划重点课题《高中阶段家庭教育课程开发与实施途径研究》和市专顾委科教文化专家组课题《基于素养培育的家庭教育研究》,借力省市行政、业务部门的支持与指导,通过问卷调研、编写家庭教育校本教材、心理健康教育和生涯规划发展指导课程等途径,在实践的基础上,实现家庭教育的三个转化:一是由随机的、随意的、无计划、无体系家庭教育做法转化为有计划、有目的、有组织、体系化、规范化的家庭教育,使新家庭教育理念注入每个家庭,提高家长的心理健康意识和生涯规划意识;二是转变重“智”轻“德”,关注孩子全面发展和终生发展;三是转变教育主体观念,深入挖掘整合家长资源,提高学校对家庭教育的影响力,多种途径营造家校和谐。

  第三是借助小平台,提升家长教育素质。

  “学校应当领导家庭”,这是苏联著名教育家马卡连柯的名言。学校教育的特点和优势,决定了其应担负起指导家长教育的责任。学校是家庭教育履行教育职能的同盟军。

  通过家长学校专题培训、微信平台、学校网站、云平台、QQ群等多种途径落实家校合作理念,提升家长教育理念,提高家长家教能力。

  一是以家长学校为载体构建家校合力平台。架构家长学校不同学段专题讲座内容体系,如适应专题、认知专题、减压专题等,落实舆论导向,了解学生需求,掌握教育规律,提高家长教育能力与水平。

  二是落实家长会、家长开放日与个案家访工作,特别是针对特殊群体的孩子进行个案家访,探究班主任在家庭教育中的作用,并通过微信等网络途径落实学校要求与建议。

  三是构建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大教育”体系,挖掘学校、家长和社会资源,创建共享平台,场馆开放、体验教育,拓宽培育渠道。如优质学校与优质师资资源、不同职业行业的家长资源、大学、企业与社会资源的统筹协调运用、行政管理部门的制度及推进力度等。

  四是指导家长学习儿童权利法,依法育儿。家长以“为了孩子好”作为自己一切行为的理由,忽视孩子的生存和权利的主体,即漠视儿童权利,这也是家庭教育失误的根本原因。因此,学习《儿童权利公约》、《未成年人保护法》和中国儿童发展纲要(2011-2020年)》,把儿童权利的传播作为家庭教育指导的着力点,制度层面把儿童权利传播作为家庭教育指导的必修课,观念层面以儿童权利视角下观察分析家庭教育问题,换位思考,遵循发展规律,尊重、保护儿童。

  目前,我们认识并感受到家庭教育的重要性和迫切性,意识并体验到学校教育对家长教育的指导意义和必要性。未来家庭教育指导更需引领、规范,更需要加大科研项目拉动家长学校建设的步伐。

责任编辑:王蕊

【专题】全省教育系统解放思想推进高质量发展大讨论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