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5年 双休日改变生活
http://heilongjiang.dbw.cn   2009年09月07日 16:23:56

  从“战斗日”到“休息日”

   对于普通老百姓而言,在兴奋之余最初多少有些不适应。

   青岛的公务员黎严说,1995年初的时候,当传言中的双休日成为现实时,他身边的人都处在一种亢奋情绪中。“男职工开始相互约好一起喝酒、打牌,女同事则约着一起逛街购物。”像周围的同事一样,黎严两天的休息日也是“1+1”模式:拿出一天时间到双方父母家探望,置办下一周需要的生活用品;第二天,他带着女儿逛公园、爬崂山。

   如今是大连造船厂职工、当时正在读小学五年级的李鹏回忆说,当星期五放学前,老师告诉他们第二天可以不上学的时候,全班的小朋友都敲桌子鼓掌,大家兴奋的同时,也似乎不太相信星期六竟然可以休息。而从那时开始,每休完一个双休日,他们就开始盼着隔周的下一个双休日。

   “忘记休息”后回到家的兰州工人有点无所适从,“那是第一个双休日吧,没有觉得特别轻松,倒是觉得特别没意思,呆在家里还真不知道该做什么。”

   经历短暂的不适应之后,意识到有两天可以休息的人们,还是开始了规划这难得的两天假期。对于普通的职工而言,以往只有一天假期之时,那时的星期天被称做“战斗的星期天”,一天时间里,人们要打扫、购物,还要走亲访友,从早忙到晚,“感觉周末比在厂里上一天班还累。”

   双休日实施之后,虽然其中一天仍然要进行“战斗”:洗衣服,打扫卫生,上市场采购,但另外一天,则可以用于享受生活,老百姓的生活开始向娱乐和休闲化转变。

   1995年以前,电视台的节目编排大多非常单一化,星期一到星期日7天的晚间黄金时间都是播放电视剧,老百姓已经习惯了吃完晚饭后就坐在电视机前收看电视剧。而有了双休日之后,不少电视台都根据老百姓的作息改变而增设了周末的娱乐节目,每到周五晚上的黄金时间,各大电视台都会播出有着自身特色的综合性娱乐节目,老百姓也渐渐习惯了每到周末就要“放松”一下的生活方式。

   在兰州工人老程的记忆中,电视台大概是在1996年左右开始把文艺节目往周五晚上调;湖南卫视《快乐大本营》在1997年推出之后也火得一塌糊涂,持续十余年仍然长盛不衰。

   除了电视节目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以外,老百姓的业余生活也发生了不少变化。比如,之前中国人结婚都习惯性地选择星期天,而有双休日之后,星期六也成了结婚的选择,这样减少了结婚者和参加婚礼者在时间上的冲突。双休日不仅仅让老百姓体验到了各种“甜头”,一些无法休息的人也从中得到了不少“实惠”。

   这年11月16日,北起北京西站,跨越京、津、冀、鲁、豫、皖、鄂、赣、粤九省市的98个市县,南至深圳,连接香港九龙的京九铁路铺通。它全长2235公里,有效缓解了南北运输紧张状况,改变了铁路“瓶颈”状况。短途旅游,也开始沿着铁路线成为不少人的双休休闲方式。

   闲暇的人们开始逛起了商场,也带来商业的繁荣。兰州的媒体报道说,1999年12月26日,华联超市就是在这个双休日进入兰州,当天营业额就达到了300多万元,之后它在兰州的其他分店开业时都不约而同地选择了在双休日开门纳客。

   双休日对于商场来说变成“战斗日”。为了吸引消费者双休日的步伐,商家的促销广告提前在周四、周五堆满了各家报纸版面。不管你是大型还是小型,也不管你是商场还是超市,每个商家都会在双休日使出浑身解数。没开业的选在双休日开,开业了的选在双休日搞活动、做促销……双休日的销售额已经成为考核商家业绩的一条新标准。人们也从逛街消费单一的购物发展到吃、喝、玩、乐的综合消费。

   这一年,家乐福等开始进入中国,先是柜台式,然后是仓储式大超市的时代开始!人们生活的需要造就了这一年中国涌现出了大量优秀的家电品牌,如海尔、TCL、长虹、海信、格力、沃柯玛等,格兰仕、万家乐、神州等小家电也破土而出,中国成了世界著名的家电王国。

   双休日带来的幸福和烦恼

  双休日给很多商家带来了经济效益,同时也促进了文化产业的发展。1995年以前,大连人都习惯周六晚上或者周日白天去看电影,而执行双休日之后,大家习惯了周五、周六和周日都可以看电影。影院的观众数量比过去提升了30%以上。同时,大连一家在上世纪90年代初期就已经开业的KTV的经理樊国富说,双休日之前,许多人还不习惯“K歌”,有了双休日之后,每到周六和周日KTV都会爆满,“K歌”已经成了人们一种休闲和娱乐的文化象征。

作者:    来源: 南方新闻网     编辑: 吕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