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年来过哈尔滨的朱自清先生对哈尔滨的评价是“街上满眼都是俄国人,(城市面貌)纯粹不是中国味儿。”是啊,20世纪初随着中东铁路的建成通车,在外来文化艺术和城市规划理念的影响下,哈尔滨从开埠之初就形成了欧陆建筑艺术为主的城市特色。据有关材料记载,1914-1931年间,有28个国家的14万侨民居住在哈尔滨市,先后有33个国家到哈尔滨投资兴办企业,外国商店最多时达2502家。——坐落在哈尔滨市南岗区博物馆广场西北侧的黑龙江省博物馆建于1906年,当年这里叫做莫斯科商场,也是哈尔滨早期建造的第一座大型商场。
来到博物馆广场远远望去,造型简洁活泼的黑龙江省博物馆好似一条红黄相间的彩色飘带,精心地修饰着广场的裙裾。尖尖的穹顶、错落有致的轮廓线,整个建筑犹如梦幻中的城堡倒影,为广场增添了一份浪漫情调。建筑两面临街,一面临广场。整体尺度不大,分为地上二层和地下一层。地上相对独立的17个单元都设有独立的出入口,每5个单元为一组,在转折单元部位的两侧又各插入一个楔形联接体,节奏十分突出。莫斯科商场建成之初,地上部分的17个单元分为布匹店、搪瓷制品店和电报局等等。建筑立面的每个独立单元都采用突出的壁柱加以强调,壁柱末端伸出屋檐成为女儿墙的一部分,这种做法是哈尔滨“新艺术”建筑的典型做法。特别是屋顶采用了高大的具有法国特色的异形方底穹窿顶,在三个大面上采用各控制5个单元的矩形低穹窿顶,把17个“店铺”统一成为一个整体
据省博物馆的工作人员介绍,20世纪初,依附于原苏联中东铁路局的一批俄国学者倡议在哈尔滨建立博物馆。经中国地方当局批准,首先成立了以中国地方官员为主的东省文物研究会。会长是当时东省铁路的督办王景春。1923年6月12日,东省文物研究会在莫斯科商场也就是现在的馆址举行了成立典礼并对外开放,宣告黑龙江省博物馆正式成立,这是黑龙江地区最早的文物事业机构。
莫斯科商场作为黑龙江省博物馆沿用至今,历经近九十载。昔日的商场成为了今天的博物馆,尽管使用功能已然不同,但其独特的建筑本身却风采依旧。逝去的岁月也将这座城市的记忆一同凝固在了建筑当中。1984年,黑龙江省博物馆被确定为哈尔滨市一类保护建筑。
在做百年哈尔滨特别报道的过程中,我们一直十分庆幸哈尔滨拥有如此丰厚的历史遗存。散落在城市之中的历史建筑,犹如一颗颗历史长河中的珍珠,沉淀了岁月的同时也沉淀了文明。而当我们充满着这样的情怀再次将目光投向这昔日的莫斯科商场时,心底的一丝遗憾似乎也不得不提上几句。“哪个城市的历史保护建筑要像这样被广告牌匾包裹着?保护建筑就非要挂上这么多商业牌匾,这还能看得出来这楼是咱哈尔滨的财富吗?”这是记者要离开省博物馆时,居住在附近的一位老大爷对记者提出的疑问。的确,记者发现,省博物馆的部分门市已经出租给了一些商家。服装店、餐饮店,一家家热闹非凡,生意兴隆。“xx钟表眼镜”、“xx金店”等牌匾和广告占据了楼体外的大部分空间,区区蝇头小利给予主管部门,而这小利却在遮掩着文化的光彩。这样的无奈,在人们的无奈中还将持续多久呢?“这博物馆真不应该变成这样!”街道旁边一位销售冷饮的小伙子对记者说。——是的,所有的人都真心希望这座历史建筑可以永葆青春和活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