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进黑龙江省委:进一步规范和大力发展职业技术教育


2005-01-25 16:19:06

 

  案由:进一步规范和大力发展职业技术教育

  提案者:民进黑龙江省委

  提案内容:

  一、我省职业技术教育发展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1、对职业技术教育认识不足,投入不够,政策落实不到位

  ——政府和教育行政部门对职业技术教育的重要性以及职业技术教育的地位和作用认识不足,政府部门的导向与重视不够。

  ——政府投入严重不足,投入机制不完善。一是我省职业技术教育经费投入标准低,一些院校财政拨款只能保工资;二是全省大部分地方政府未按规定设置职业技术教育专项经费,甚至征收的教育费附加,也未按规定用于职业技术教育,而被挪为它用。

  2、一些高职院校的办学定位不够明确、办学质量和专业特色方面有待提高

  ——高职院校的办学定位是指:(1)在人才培养类型方面是培养应用型人才而不是培养学科性研究型人才;(2)在专业定位上根据市场对人才的需求来设置专业,逐渐建立应用型的学科体系。

  ——高职院校必须为黑龙江省的经济建设特别是东北老工业基地改造发挥作用,为生产一线培养高技能型人才。

  ——在招生方面,高职院校难以招到合格与充足的生源。由于一些本科高校的大幅扩招,大幅度的降分录取,使得本科录取分数线与高职录取线相差无几,造成许多高职院校生源非常紧张。另外,高职学院的学费标准高于普通高校,也把许多想接受高等职业技术教育的贫困学生挡在了门外。

  ——实习、实训环节是高职院校体现其办学特色和人才培养质量最为关键所在,需要的教师既要懂专业知识,又要有实际工作经验,这样的教师十分短缺,不利于高职学生动手能力的培养,延长了其社会适应期。

  3、中等职业技术学校招生制度僵化,自身发展局限,社会认可度低,体制改革乏力

  ——办学理念陈旧,定位不准,模式单一。仍然用办普教的理念办职教,注重学制教育,片面追求高职升学率,职教特色不鲜明,职业技能培养不突出。

  ——专业设置落后,劳动就业率低。受多方面因素制约,专业设置跟不上经济结构调整和技术进步需求,不能及时调整和改革,再加上我省经济发展提供就业岗位的局限,导致毕业生就业率低。

  ——师资缺乏,教师素质不高。因受经费和编制影响,教师数量严重不足,尤其职业技术教育需求的“双师型”教师更是缺乏,而且教师评职晋级完全参照普通高校或普通中学教师的标准,不利于职业技术学校教师的培养和素质提高。

  ——培训基地不足,实践教学难成体系。技能培养是职业技术教育的重中之重,而我省大部分中等职业技术学校的实操实训设备几乎都是自成体系,规模小、实用性差、设备设施老化,科技含量低,成为制约学校发展的“瓶颈”,失去了职业技术教育的发展特色和为社会经济发展提供实用人才的重要作用。

  4、就业准入制度和职业资格证书制度有法不依,执行不力

  《黑龙江省职业教育条例》和《黑龙江省人民政府关于大力推进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意见》(黑政发[2003]67号)都明确提出“严格实行全方位就业准入制度”,“在职业院校全面实行学历证书与职业资格证书并重制度”,但我省大部分企事业用人单位对这些规定置之不理,根本不审查是否经过职业教育,是否有资格证书,出现了有资格证书上不了岗,无资格证书照样上岗的现象。我省各市(地)基本没有建立对就业准入制度和职业资格证书制度贯彻落实的监督机制和管理办法,政府放任自流。

  二、进一步规范和大力发展我省职业技术教育的几点建议

  1、强化政府行为,加大政府统筹力度,确保政策真正落实到位

  ——明确政府责任,确保政策法规确实落实到位。《黑龙江省职业教育条例》、《黑龙江省人民政府关于大力推进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意见》等文件,对我省职业技术教育的改革与发展提出了明确的要求和规定。各级政府和教育行政部门要本着实事求是的原则,采取强有力措施,确保政策法规的有效落实。要把职业技术教育工作纳入当地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规划,并且要把职业技术教育发展状况作为考核当地领导干部政绩的重要依据之一,实行“一把手工程”,否则将取消当地评先进和财政拨款资格。省政府要加强督导和检查力度,要定期督察,要责权分清、责任到人,避免走过场、走形式。

  ——多方筹集资金,确保经费投入。各级政府不仅要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教育法》和《黑龙江省职业教育条例》的规定,确保用于职业教育的财政性经费逐步增长,实现按在校学生规模拨放经费,而且要广开渠道,多方筹集资金,保证经费投入到位,坚决杜绝截流或挪作他用,并在督导和检查中把此项工作作为一项硬指标。同时针对农村地区初中毕业生因经济支付能力不足无法接受职业技术教育的问题,建议启动“农村地区青年职业技术教育与培训计划”,免费或减免费用,使他们有机会接受至少一年的职业技术教育与培训。

  2、深化中等职业技术教育招生改革,加强制度保障各级政府要合理统筹规划高中阶段的普通教育与职业技术教育,充分发挥普教和职教两个积极性,使其协调发展,促使我省高中阶段教育取得突破性进展。

  3、完善职业资格标准,强化就业准入制度

  ——随着职业资格证书制度和就业准入制度的逐步实施,各级劳动部门和各行业要制定和完善职业资格标准及其实施细则,加快制定各行业(企业)就业岗位的准入标准。既要防止职业岗位对学历层次盲目高移的倾向,又要避免就业岗位追求低成本劳务工而使劳动力素质不断下降的状况,规范劳动力市场,同时要加强对就业准入制度的监督与管理,确保真正贯彻落实。省里要出台政策,对执行就业准入的行业(企业),从税收上给予减免。

  ——各职业技术院校要继续坚持实行学历证书与职业资格证书并重制度,教育行政部门要会同劳动部门和行业主管部门,确定职业技术院校毕业生参加职业资格考核鉴定的具体办法,保证毕业生在获得学历证书的同时必须取得相应的职业资格证书方可毕业,提高就业资质,拓宽就业门路。

  4、加强内涵建设,办出职教特色

  ——以就业为导向,以能力为本位,坚持正确的办学指导思想。职业技术院校要站在我省建设五大工业基地和生态大省的战略高度,以我省经济结构调整、老工业基地改造和各行业人力资源需求分析为基本依据,从劳动力市场的实际需要出发,适时调整专业设置、教学计划、课程内容和培训模式,突出学生的就业准备教育,注重职业能力培养,坚持教学与实训相结合,努力造就生产和服务第一线迫切需要的高素质劳动者;要充分发挥职业技术院校多功能培训作用,坚持长短结合、城乡兼顾、校企合作原则和职前与职后并举、职业资格教育与学历教育并行的办学模式,多形式、多渠道、多行业(工种)做大培训市场,引导学生转变就业观念,鼓励毕业生到中小企业、小城镇、农村就业或自主创业。

  ——政府有关部门应出台相关政策,在办学定位、专业建设等方面加以规范和引导。由于我省的高职院校以中专升格的院校为主体,学校更多考虑的则是如何把学生招进来、分出去。

  ——突出学生技能培养,拓展实训实习基地。一是创造条件建立校内实验实训室,力争每一个专业都有实验阵地;二是争取政策组建校办经济实体,既能为学生的实训实习服务,又能通过创收缓解经费紧张的状况;三是由各地政府建立地区性行业协会教育实习中心,为职业技术院校学生提供实践岗位;四是争取政府的支持与协调,实施校企合作,把生产一线作为学生实习基地。

  ——注重职业技术学校教师的培养培训,建设具有职教特色的师资队伍,把培养“双师型”教师作为师资队伍建设的重中之重。

  ——树立为“三农”服务意识,增强农村中等职业技术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各地政府和职教中心要立足本地实际,站在为农村经济发展培养实用人才的高度,采取灵活多样的办学模式,强化种植业和养殖业(包括特种养殖)培训以及畜牧业、大豆产业、有机食品、绿色食品等项目的技术推广,加大推进“绿色证书”教育,不断增强我省农村中等职业技术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来源: 东北网     编辑: 连冬雪     作者:
相关文章
冯洪滨:建议招收农村土生土长的医学大学生真正解决农村缺医少药现象   2005-01-24
冯洪滨:宾馆旅店提供安全套和防爱滋建议书   2005-01-23
冯洪滨:从黑木耳中提取抗癌保健物质的建议   2005-01-23
于沐林:建议省政府尽快出台《中华人民共和国农村土承包法》实施办法   2005-0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