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呼唤新思想,新时代需要新作为。我是在中国改革开放伟大实践中逐步成长起来的一名国家级教学名师,不仅仅是国家改革开放、高等教育发展的受益者,更应该成为担当国家未来发展使命的思想者,实现新时代国家战略目标的实践者。站在新时代的新起点,面对高等教育改革发展的新形势,针对高等医学教育培养卓越医生、基础医学拔尖学生2.0计划的实施,以及保障健康中国目标实现的新任务,按照国家战略和总体布局,综合省情、校情等实际情况,结合自己在长期从事医学教育实践中遇到的突出问题和逐步积累的丰富经验,认真调研,科学分析,深入思考,细致论证,提出如下适应国家发展目标,促进高等医学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建设思路与改革措施。
一、解放思想,明确定位,制定适应国家立德树人战略目标的发展规划
坚持解放思想,开拓视野,转变观念,明确发展定位与目标,制定创新性强、可持续发展的教育发展规划,必须把高等医学教育的工作重点落实到立德树人、人才培养上来,回归教育本位,促进医学教育由医疗服务向健康服务的大健康、大医学理念的转变,坚持以教师为本、以学生为中心,坚持大医学发展理念,创新发展和建设新医科,突破医学人才培养以及医疗服务中的瓶颈问题,才能保证实现新时代国家立德树人战略目标,保障“六卓越一拔尖”计划实施,促进高等医学教育的高质量发展。
二、实事求是,坚持目标导向,建立行之有效的运行新机制
坚持立德树人的发展目标,坚持以教师为本和以学生为中心的工作理念,加强制度建设,坚持依法治校,实事求是,合理布局,明确学校、部处、院系、学科的功能定位与责任分工,理顺和处理好各部门间的优势互补和有机融合,摆正国家利益与局部利益、局部优势发展与整体提升的关系,打破行业、地区、学科发展不平衡的限制,突破各个部门间易于形成的各司其职、有机融合不足以及联动协调不够等问题,排除对立德树人工作任务实施和目标实现的影响与干扰,建立切实可行、行之有效的工作措施以及运行新体制,调动广大教职员工的工作积极性,营造尊师重教、以教师为本、以学生为中心的氛围,有机整合各方面资源,建立全员育人、全过程育人、全方位育人的“三全育人”新机制,形成“一级学科办学院”、“学院办专业”适应教育规律新的办学格局,充分发挥学院的办学积极性和主动性,形成以人才培养为中心一体化整体运行的大教育体制。
三、与时俱进,转变观念,创新和重构立德树人的新教育模式
深刻理解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回归大学育人的教育本位,遵循人才培养的内在规律,建立从知识传授、能力培养到以学生为中心,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新教育模式;建立以人才培养为核心、育人为本、德育为先的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大教育观,深入开展“一制三化”实践教学、实施书院制(伍连徳书院)建设,加大文化育人力度,拓宽国际化教育渠道,保持和发扬哈医大俄文、日文医学教育的特色,培养和储备高质量的医学人才。
四、引进与培养并重,开阔视野,打造立德树人的新型师资队伍
突出大学人才培养的核心和立德树人的本位,树立全员育人的理念,打破学校内各部门间的条块分割,以及工作定位的局限,建立由教学向育人转变、由管理向服务转变的大教育理念,凝聚学校全部力量,建立全员共同参与育人的新型师资队伍,减少以往管理运行中的不和谐因素,共同推进和实施“三全育人”新模式,共同履行立德树人的责任与使命。同时,以立德树人为目标,积极引进高层次人才,开展科学、规范、有针对性的师资队伍发展规划,提高全员育人的能力与质量,减少和杜绝责任不到位、甚至推诿扯皮等问题,形成全员密切合作、全面履行立德树人使命的有机整体,提升学校立德树人的整体实力。
五、改善办学条件,保障立德树人的优质资源与人文环境
站在以教师为本、以学生为中心的出发点上,开拓视野,摒除思维局限,创新性地设计和改造大学的软、硬件条件,既要提高硬件设施,建设优质的多样化的教室、图书馆、实验室、科研基地与人文教育基地等,更要建立人性化的管理与运行制度,保障优质资源的最大化、最适化地应用于人才培养,切实改善学生的学习、生活、文化、体育以及交流的环境与条件,真正形成以学位生为中心的健康、有序的文化氛围,适应立德树人、培养学生全面发展的需要。
以上是我们在学习习近平新时代教育思想和全国教育大会会议精神的基础上,结合长期的工作实践,逐步形成的粗浅认识与探索性的改革思路,在一定程度上还存在有不成熟、不到位或者不准确之处,尚需进一步深入调研,逐步完善。但是,只要我们解放思想,共同努力,坚持履职尽责,践行立德树人伟大使命,高等医学教育告知量发展的新局面一定会到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