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东北网  >  东北网专题  >  专题新闻
搜 索
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工程学院衣淑娟:解放思想 推动地方高校基层学院发展
2019-02-03 10:06:35 来源:东北网  作者:
关注东北网
微博
Qzone

  党的十九大报告明确提出,建设教育强国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基础工程,必须把教育事业放在优先位置,深化内部改革,促进教育内涵式发展。随着教育事业发展的新要求和国内外高等教育形势的变化,地方高校也面临新的机遇和新的挑战。高校中基层学院是学校各项工作的执行单位,其工作落实情况和发展状况直接会影响到学校各项事业的发展,基层学院高质量发展是当前必须要解决的问题。因此,基层学院更需要清醒地认识自身所处的地位,更应清楚地评判学院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和短板。同时基层学院要解放思想,提高认识,合理地规划未来的发展方向,探索内涵发展的新路径,提出具体合理的建设措施保障。

  工程学院结合自身发展现状和未来发展规划,确定了以党建工作为引领,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以人才培养为主线,以学科建设为龙头,全面提升教师科研能力和社会服务水平,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建设特色鲜明的高水平学院的目标。为确保目标实现,工程学院主要开展了以下工作:

  一、以立德树人为根本,提升人才培养质量

  学院树以立德树人为各项工作核心,全面贯彻党十九大和《成都宣言》提出的教育方针,坚持以学生为中心,把培养社会主义事业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作为学院工作的重中之重。发展素质教育,围绕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潜能深化教学改革,全面提高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促进专业知识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相融合。

  根据国家教育质量标准和工程教育专业认证标准,结合本科审核教学评估工作和整改方案,完善了各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和课程体系建设,推进人才培养模式改革,进一步完善了飞行技术专业“2+2”人才培养模式和“3+1”校企合作育人模式,提高了校企合作育人质量。

  鼓励教师对外交流,加强课程建设改革。继续支持教师参加各类学术会议和业务培训,推进精品课程和在线资源课程建设,将重点支持《精准农业技术应用》课程冲击国家级精品课,《液压与气压传动》课程建成省级资源课,在此基础上,再遴选2-3门专业主干课程进行建设。

  积极争取项目建设资金,获批中央财政支持地方高校建设项目,重点建设本科专业实验室。同时,对现有实验室进行整合改造,建立了以特色团队发展相结合的教学与科研共用实验室。加强与企业和社会各界沟通和联系,改革合作方式,通过共建“爱科-八一农大”综合培训基地、“哈滴-工程”精准植保实验室等方式,加强校内外实践基地建设,逐步形成了以“卓越农机人才”、“2+2”、“3+1”等为代表的一批卓有成效的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

  二、以人才培养为目标,形成“三全育人”新模式

  以学校第十五次党代会提出的课程育人、科研育人、实践育人、文化育人、网络育人、心理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资助育人、组织育人等“十大育人”体系为核心,始终坚持围绕学生、服务学生,探索学生活动和学生干部队伍建设新途径、新方法,提升学生活动质量,提高学生活动的参与率,着力倡导“三全育人”新模式。工程学院以思想大讨论为契机,坚持问题导向,巩固讨论成果,突出目标引领,发挥示范作用,确立学院人才培养目标:向包括垦区和大庆在内的龙江乃至全国输送优质农业工科人才,为农业现代化建设提供人才支撑。

  首先,明确任务,形成共识,摒弃“思想教育仅是辅导员和思政老师工作”的旧观念,将大学生思想教育放在首位,全面推进“一院一品”学风创建工程,进一步落实“北大荒精神育人工程”,形成全员育人新格局;其次,把握特点,增强针对性,树立学生正确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围绕学生补考率、留级率、毕业率等工作开展学风落地计划,同时开展职业生涯、职业道德和就业指导工作,将学风建设工作真正做实做细,提倡全过程育人新举措;最后,进一步完善创新创业实践指导教师管理制度,发挥专业学生社团和专业协会的管理服务职能,突出工科大学生实践中心在学生创新实践和创新训练等方面的作用,并利用爱科、哈滴、九天等国内外知名企业的雄厚实力,开放办学,增强学生的实践性和创新性,实现全方位育人新局面。

  三、以人才梯队建设为抓手,促进学科内涵发展

  学院高质量发展离不开学科的支撑,学科的高质量发展又离不开人才梯队的支撑和科研平台的建设。因此,工程学院根据学科发展现状提出了“加强科研平台建设,凝炼学科特色方向,推进人才梯队成长”的建设思路。

  提升科研平台建设水平。自2016年以来,积极争取建设项目和资金支持,学院新申请并获批“水稻生态育秧装置及全程机械化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等3个省级重点实验室和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争取到中央获得中央与地方高校建设项目资金支持,启动了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的建设工作,为教师创造良好的科研条件。这些工作有效地促进了学院学科的高质量内涵式发展。

  挖掘科研学科亮点。学院现有农业工程、机械工程和土木工程三个学科。农业工程为省级重点学科,机械工程为校级重点学科,土木工程为校级培育学科。农业工程学科多年来始终坚持立足垦区、服务龙江,科研亮点颇多,但是总结凝练不够;机械学科和土木学科方兴未艾。为促进各学科全面发展,学院组织学科成员总结科研特色和亮点,邀请专家把脉指导,凝炼学科方向。确定“一个龙头、两条腿走路、三个学科全面提升”的发展规划。即以现代农业生产全程机械化、农业信息化关键技术和智能装备为主要研发方向,坚持农业工程学科为重点龙头;强调以飞行技术亮点专业为突破口,拓展机械工程社会影响力,夯实机械工程学科基础,展望农业工程和机械工程双重点学科“两条腿走路”的发展前景,最终实现带动土木工程三个学科全面提升的学科规划布局。

  落实“学科团队发展计划”。重点培养学术造诣高、具有模范带头作用的学科领军人才1-2名,高水平方向带头4-5名和优秀青年学术骨干若干名。学院在人才梯队建设过程中,引培并举,全力打造学科团队,发挥高层次人才作用,鼓励和支持骨干教师通过出国访学、学历提升、社会实践等多种形式提升科研技能和综合素质。学院从科研经费、选派学习、绩效考核等各方面创造更多机会,最大限度地激发团队的内生动力,为学科梯队建设创造良好条件。

  四、以科学研究为带动,提高社会服务水平

  提高教师实践技能和科研水平能够有效增强学科建设的内生动力。为此,学院采取多种措施加强科学研究,提高教师科研能力。

  选派年轻教师深入垦区、企业农场参加生产实践活动,鼓励教师在实践中寻找课题,确立研究方向,开展科学研究。以参与学校创办的大庆设施农业研究院、建三江水稻产业创新研究院建设为契机,组织科研专项攻关团队和科技服务团队深入农场和签约企业,联合开展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提高教师科研能力。重新整合优化科研方向和科研团队。依托学科方向和特色,确定了六个主要研究方向,组建6支研究团队,推行“负责人+骨干+青年教师”金字塔模式,努力做到人人进团队,个个有方向。

  工程学院将从大局出发,不负新时代,抢抓新机遇,认真落实学校第十五次党代会提出的新要求、新任务,按照学校整体规划安排稳步推进专业调整工作,全心全意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工程学院都将以“人一之我十之,人十之我百之”的拼搏精神,紧密团结在学校党委周围,敢于担当,务实求真,为建设高水平学院而努力奋斗!

责任编辑:王蕊

【专题】全省教育系统解放思想推进高质量发展大讨论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