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历来是我党的优秀传统,高校作为党的事业接班人的培养者,承担着重要的历史使命。创新是第一动力、人才是第一要素,高校是培养高素质人才的重要机构,创新创业教育是新时代高等教育改革的应有内涵。基于此认识,笔者对高校创新创业教育进行了深入的调研与思考。
目前,在高校的教学改革中,专业设置与教学内容设计要贴近行业、社会热点需求,教学方式方法要务实唯效;面向社会开放课程,建立开放型大学,让大学承担更多的社会责任与义务,学术研究不能一味囿于校园“象牙塔”,要担当起更多的社会责任,要服从市场规律,突出问题导向。具体来讲:
一是高校的专业调整,要紧盯我省乃至全国的需求变化。曾经,许多高校的学生毕业就意味着失业,部分原因在于专业培养的人才规格与社会需求的脱节。仅从黑龙江省的经济社会发展来看,绿色农业、装备制造业、养老产业、冰雪旅游业等产业特色与对俄交流、东北亚语言文化、老龄化等社会文化特征相结合,催生出的人才需求是很多的,如围绕“现代农业生产+营销创新”就可以设置现代农业创新生产与创业服务的专业方向,围绕“医疗养护+社会学+管理学”就可以设置“健康养老产业管理”专业方向等。高校要重视就业工作,关键在于人才培养对社会需求的重视。此外,互联网与大数据时代下,灵活就业、创业正在成为一种不断扩大的就业形式,因此,专业培养规格中,要融入创业精神与创业意识,及时对《专业导论》课程的内容进行更新,将本专业领域内的新技术、新业态、新商业模式给学生讲清讲透。
二是高校要改变教师课堂上的“独角戏”局面。我们的大学教师习惯于“一言堂”,我们的学生更习惯于“听众与看客”,这种局面当然不利于创新人才的培养。高校教学改革要在高年级的教学中,将跨学科问题、社会实际需求“痛点”引入课堂,让每一门课都成为一次问题导向形成解决方案的头脑风暴与论证会议。授课前的社会调研是提高教师能力与水平的好方法。教师要能够沉下心来,去发现问题,多与政府、行业与企业接触,了解实际,做到“知行合一”。学校必须通过制度保障教师的这种社会调查活动。此外,学校要将创新知识传授能力与创业就业实践经验指导能力培训,纳入学校师资培训体系,帮助教师提升职业能力与素质。
三是高校必须让“知识转化为价值”成为风向标,来指引师生的“教”与“学”。能够让知识和技术在自己手中实现价值的师生,应该是最具有市场价值的人才。当前,早已不是“羞于为斗米折腰”的时代,“发挥市场决定性作用”要求,只要向市场虚心学习的人才,才会走在时代的前列。高校必须增设以教师科技创新成果的行业质量、社会贡献、育人绩效为导向的职称分类评价标准,对带领学生创新创业成效显著的教师采取差异化的岗位聘任与考核标准。教师带领学生创办科技型企业取得显著经营效果,可以作为对其考核、晋升专业技术职称的重要依据;学生取得的创新创业成果,在相关课程成绩认定、评选各类荣誉先进、实践教学环节替代、学分加分、保研推荐中应作为重要参考依据。只有这样,才能真正激发师生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的动力,释放师生创新创业成果服务社会的价值潜力。
四是高校要尽快建立科技成果转化促进中心,学会在市场规律下“游泳”。高校应普遍设立科技成果转化工作人员岗位,按照绩效进行薪酬分配,促进科技成果不但研发的好,还好转化的好,不但转化的好,还要反过来促进研发的更好。在省内高校普遍成立的学校出资设立的资产经营公司、大学科技园等市场主体基础上,政府按照“负面清单”管理方式,给予相关企业主体明确经营边界,给予相关高校明确政策“红线”,让高校附属的资产经营公司、大学科技园等权责自负,敢为、有为,善作善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