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南:凝神聚力谋发展 砥砺前行开新篇
http://heilongjiang.dbw.cn   2016年08月12日 09:12:12
订东北网彩信手机报,移动发KTDBW到10658333,联通发DBWY到1065566600,电信发DBWY到10628999。
东北网手机版 3g.dbw.cn

 

  抓好现代农业,农村经济再上新台阶  

   能长到300斤的大南瓜。康胜文摄

  从历史上看,甘南是以农业为主的县份,三次产业结构比大约为5:2:3,农业占据了半壁江山,可以说农业的强盛直接关系到县域经济发展的快慢。而传统的农业发展方式已经表现出了明显的不适应,结构单一、技术落后、缺乏组织,特别是抵御市场风险能力弱,去年玉米保护价降低0.11元,全县农民整体减收了2.4亿元,影响农民人均收入923元。今年玉米不仅放开了市场价格,而且还将取消托底收购,全县农业增效、农民增收面临巨大挑战,发展高效农业尤为紧迫。为此,甘南县把推进结构调整作为促进农民增收的有力抓手,全县总共压缩玉米种植面积51.7万亩,全部改种有龙头企业对应的水稻、饲草饲料、中草药等高效品种,目前看,效果非常明显,经济高效益十分可观。畜牧业是农业增效的重要支撑。因此,甘南县坚持农牧结合同时进行结构性调整。加大对生猪产业的扶持力度,依托嘉一香企业,积极发展规模养殖,全力打造猪经济,年底全县出栏生猪力争达到65万头,将带动更多的养殖户实现增收致富。积极向上争取,对年出栏3000头以上的养殖大户,落实100万元补贴政策;并细化分解生猪补贴政策,降低政策补助门槛,调动和刺激中小型养殖户积极性;为养殖户提供信贷支持,对生猪养殖大户进行贷款利息补贴。国土、农商行等部门也纷纷为养殖户简化审批手续、放宽准入条件,切实解决好土地和资金两个瓶颈问题。并积极把握象屿集团注资与草原宏发合作的有利契机,引导农民加快发展肉羊产业,不断拓宽增收渠道。同时,狠抓规模经营,通过发展规模经营,广泛应用大农机和先进农业技术,不断提高粮食单产,降低斤粮成本。鼓励推广110公分的大垄种植技术,采用大农机作业,引导农民改变传统经营方式,向品种、向产量、向市场要效益,走规模经营新路子。抢抓结构调整的有利机遇,积极鼓励和引导各类能人领办合作社,加快创建省级示范社,采取代耕、托管等方式,促进全县土地规模经营,通过统一购入种肥等农用物资,降低生产成本;通过应用先进农业技术,以及充分发挥大农机作用,不断提高粮食产量,加快发展现代高效农业。立足该县位于嫩江源头,清洁无污染的优势,大力发展绿色有机食品产业,提高经济效益。鼓励打好“兴十四”品牌,坚持一村带一镇、一镇推一县发展思路,依托“兴十四”的高端品牌、终端销售渠道,带动全县优质农产品进入高端市场。要加快设施农业发展,明年力争在县城到兴十四道路沿线两侧,建设一批蔬菜大棚,并不断做大规模,做大市场,提高效益,推动发展。同时,打造电商平台,加大与阿里巴巴、腾讯等电商合作力度,发挥甘南电子商务协会作用,推进“兴村网”建设,实现农村电子商务全覆盖,扩大电商线上销售规模,真正实现“买全县、卖全国”。

  干实事惠民生,人民群众过上好日子  

  付华廷接受媒体采访。康胜文 摄

  甘南县在加快发展经济的过程中,把群众的切身利益放在第一位,在服务群众、为百姓谋福祉上下功夫,最大限度地将发展成果惠及群众。甘南县目前仍有贫困人口29641人,涉及到贫困群众的住房、治病和生产等问题,县委、县政府一直牵挂于心。今年,该县在危房改造、低保扩面、医疗保障、教育助学、养老服务、残疾救助等6个方面,制定了针对性措施,开展了“1+6”结对帮扶活动,全县各级帮扶干部纷纷走进贫困户家中,多与贫困户亲近沟通,多帮助解决生产生活问题,实现了真正的对接帮扶全覆盖。在加快完善城乡基础设施建设过程中,县委、县政府坚持“量力而行、努力而为”,今年,把城镇道路作为城镇建设的突破口,对15条城镇道路全面升级改造,并充分考虑未来五年的道路交通饱和情况,研究解决停车难、交通堵塞等问题,更好地方便了群众出行。新建一座公园,供群众休闲娱乐。推进日处理水量3万立方米的净水厂建设,力争10月份建成投产,切实保障饮用水安全。推进棚户区改造,结合当前房地产形势,积极与银行等金融部门对接,争取棚改政策性贷款。组建了工作组,抽调优秀干部,启动政府征收,加快推进棚改工作。进一步完善老旧散小区物业管理,建立物业维修基金,对老旧散居民的楼顶防水、院内路面等设施进行维修。今年将要改造老旧散楼30栋,力争两年内实现物业管理全覆盖。强化社会保障,完善城乡医保、社保、低保、五保供养等社会保障体系,扩大覆盖面,最大限度保障弱势群体基本生活。今年全县低保扩面力争突破2000人。完善医疗服务体系,有效解决医疗等方面的实际问题。为低保对象和五保户缴纳医保参保费用,提供基本医疗保障。推行城乡低保医疗救助“一站式”结算,方便困难群众就医。实施重特大疾病救助,进一步减轻困难群众家庭负担。同时,提高失能及半失能老人护理补贴标准,建立了贫困家庭残疾人生活补贴和重度残疾护理补贴机制,为贫困户子女办理助学贷款,逐步实现“两不愁三保障”脱贫目标。

  同时,进一步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提高防范和打击各类违法犯罪能力,不断提升人民群众的安全感和满意度。推进平安建设,强化安全生产监管和食品、药品、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特别是建立完善了统一指挥、反应灵敏、协调有序、运转高效的重大自然灾害应急机制,严防重特大事故发生,确保人民安居乐业、社会安定有序。

作者: 康胜文    来源: 东北网     编辑: 邵春英
  •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