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一步做好督查工作,确保政令畅通,确保省政府重大决策部署有效推进落实,是厅党组赋予省政府督查室的重要工作职责。如何做好督查工作,全面落实厅党组有关督查工作的要求,笔者认为要做到“三得”。
一、要“看得清”
按照省政府主要领导要求,督查工作必须以问题为导向,注重查找工作落实中存在的困难、问题,并及时进行反馈。我想,对于督查干部来说,“提效能”就是要善于查找问题、发现问题、反映问题。大多数问题都不是浮在表面、不是显而易见的,因此,发现问题需要具有一定的观察力、理解力、分析力,看得到、看得远、看得深、看得透,明察秋毫、洞若观火。一是眼睛向下。作为政府办公部门的一项工作,督查理应围绕政府和政府领导决策开展,“唯上”是工作性质的客观要求。但要做好督查工作,抓好各项工作落实,推动各项工作开展,只“唯上”是远远不够的,还要眼睛向下,俯下身子向下看,认真细致研究了解各部门、各地区的工作实际,只有这样才能“四面湖山归眼底”,才能真正了解真实情况和基层的具体实际。二是开阔视野。督查是围绕政府中心工作开展督促检查,总体上要服务大局。作为督查干部,一定要具有大局观、全局观,既要了解领导关心、关注的重点工作,又要熟悉全省经济社会发展的宏观状态,把握重点工作在牵动全省经济社会发展中发挥的重要作用,以及其中的关键环节、制约因素、瓶颈问题等。具备了大局观、全局观,才能真正把眼前要督促检查的工作看透、分析透。三是眼光锐利。事物的表象下往往隐藏玄机。督查就是要掀开盖子,查找到工作表象背后的真正玄机,这不仅要对问题看得准,还要入木三分,透过纷繁复杂的表面现象看清楚事物的本质,像孙悟空那样练就一双“火眼金睛”,及时发现问题,准确把握问题,深入分析问题,全面反映问题,只有这样才能发挥问题导向在督查工作中的重要作用,提高各项工作落实的效率和质量。
二、要“听得见”
做好督查工作,要积极听取多方不同意见,按照“转作风”的要求,多深入基层、深入群众,谦虚谨慎,当好学生,全面学习掌握真实情况。一是乐于听。赞赏、支持之声悦耳动听,人人爱听,工作中取得的成效、进展无疑更让人精神振奋。与之相反,工作中的困难、难题让人头疼,在一定程度上属于逆耳之言。但是,做好督查工作要求我们必须把那些让人头疼的困难、难题,一一查找出来,呈报领导。这就要求我们在听取意见建议时真心听,不能虚情假意地听;虚心听,不能有半点傲气;耐性听,不能有任何急躁情绪,唯有如此,才能听到真实声音,反映真实情况。二是勤于听。在具体的督查工作中,听到真实的声音,主要靠承办单位的书面情况反馈。与此同时,我们还可以采取灵活的方式,利用调研座谈、问卷调查、网上征集等方式,听取那些真实的、原生态的声音,掌握第一手资料,从占有第一手资料入手进行分析,更加深入、全面、充分地了解掌握情况。三是善于听。俗话说:“会说的不如会听的。”有时候,我们听到的不一定是真实情况,这就要求我们注意分析、捕捉到有价值的信息,听出弦外外之音,再深入发掘,发现、掌握存在问题。
三、要“闻得着”
督查干部嗅觉要灵敏,要有政治敏锐性、警醒力力和工作预见性、辨别力,而这些能力,在一定程度上要靠“增党性”来进一步提升。一是保持敏锐。政治敏锐是督查干部将工作做到“点子上”的必备素质。在工作中,我们要从政治上清醒判断,正确分析经济社会发展形势,抓住当前各项工作中的主要矛盾和领导关注的重点、热点,有针对性地开展督促检查,确保领导关注的重点工作得到及时有效落实。二是前瞻预知。督查干部要善于月晕知风,础润而雨,一叶知秋,能及时察觉工作中那些起于青蘋之末的动向,从某种些征兆敏锐地推知将要产生的问题,正确判断问题所在,找准问题产生原因。三是准确辨别。政府工作纷繁复杂,作为一名督查工作者,面对各项专业性较强的工作,成为各领域通才、专家不太现实,但又必须督什么研究什么,督什么明白什么。准确的判断力是分清楚工作好与坏、及时与滞后、真实与虚假的必备能力,因此只有保持较强的辨别力,才能做出正确判断。四是自我警醒。打铁还需自身硬。督查干部更要严格要求自己,始终保持自我警醒,洁身自好,廉洁自律,做到让领导信任、让部门信服,从自身做起维护办公部门的良好形象。另外,还要多向其他部门、其他处室的领导和同志们学习,对照查找自身存在的缺点和不足,学习掌握更多更好的工作方法,不断增强做好“三服务”工作的本领,努力为抓好各项工作落实做出更大贡献。(省政府办公厅督查室 程景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