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网4月7日讯(记者 侯巍)北大荒股份成功“摘星脱帽”后,积极谋划未来的发展思路,目标明确,将北大荒股份打造成为主业突出、经营稳定、业绩优良的上市公司,倾力打造“中国农业蓝筹第一股”。
发挥资源优势,主推绿色有机
北大荒股份董事长刘长友说,公司下一步将充分发挥优势,果断舍弃劣势,借助外力弥补不足,加快推进各行业各领域改革步伐,积极吸收外部资金和先进技术,利用公司的资源优势,构建产权多元、技术领先、管理科学的现代化大农业产业链。
据了解,北大荒股份坐拥世界三大黑土带之一的三江平原,这里地势平坦、耕地集中连片,大界湖烟波浩渺、大界江风光旖旎、大湿地泡泽涟漪,为生产有机、绿色、无公害农产品提供了得天独厚的自然生态环境。开发仅仅六十余年的黑土地,一年一季的种植方式使土壤得到了自然休耕,形成了北大荒不可复制的核心竞争力。北大荒股份拥有1158万亩优质耕地,土壤中腐殖质含量高,有害残留少,大马力机械作业使土壤通透肥沃,年可生产水稻、玉米、大豆等优质农作物140亿斤以上。
近年来,北大荒股份大力推广绿色、可持续生产方式,通过引进现代化的生物技术并结合开展低碳环保型生物制剂的应用,有效降低农药、化肥残留及重金属的污染;重点加强低碳栽培技术体系建设,通过测土配方施肥、侧深施肥技术与壮苗技术、稻田耕作、灌溉及植保技术相配套,形成一种低碳栽培技术体系,全面提高肥料的利用率,减轻肥料使用对水质造成的污染;加大低碳环保农用机械的推广和使用,推广低能耗、低排放、低污染、高效、实用型的农业机械,降低燃油消耗及二氧化碳排量,减少环境污染;推进自动节(控)水设备试验及推广,实现农田灌溉的智能化和精准化,达到节水增效的目的;五是加大秸秆粉碎机械的推广力度,促进秸秆还田,推动生态农业、循环农业的有效开展。
北大荒股份有效适应了土地集中连片地域的现代化农业生产模式。各农业分公司按照公司授权,年初与家庭农场签订《农业生产承包协议》,除了约定地块、地类、面积、承包费等经济要素外,还在协议中明确约定家庭农场必须按照农业分公司统一规定的操作规程开展种植合同,并缴纳农时农艺履约保证金。近年来,北大荒股份大力推行农业生产标准化管理手段,农业分公司根据地域特征、气候环境、作物品种等制定统一操作规程,印发成操作手册,每个家庭农场一本。各农业分公司下设管理区和作业站,共有2000多名专业技术人员,负责对家庭农场的种植进行全程监管和技术指导,有力保证了公司1000多万亩耕地均按照绿色、无公害标准实施生产。
从市场来看,现在绿色有机食品产业正处在一个快速发展的时期,农业部的调查数据显示,目前全球有机食品市场正以每年20-30%的速度增长。近年来,因环境因素、社会因素等多因素叠加,食品安全问题越来越引起社会的广泛关注,消费者对安全健康食品的关注度、重视度在不断提升。而随着居民收入总体水平的逐步提升,国内中产阶层日益壮大,他们更加追求生活质量,更加关注环境健康,追求纯天然、无污染的绿色有机食品消费已经成为人们的一种时尚。据权威统计数据表明,国内有机大米价格为普通大米的10倍以上。可以说,绿色、有机产业市场需求旺盛,利润空间巨大。
近年来,北大荒股份重点加大了农产品质量全程监管和保障力度,规范了有机、绿色、无公害产品的认证工作,进一步完善了无公害食品、绿色食品和有机食品“三位一体”的认证体系建设,推行国际通行的第三方质量保证体系认证和产品质量认证制度,健全完善了农产品质量安全认证体系。北大荒股份拥有世界一流的农业装备技术水平,截至2014年末,北大荒股份农业机械保有量25.6万台套,总动力293万千瓦,全程机械化率达到98.6%、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率达83%、农业科技贡献率达68%,分别高出全国平均水平49、20、25个百分点。有机作物认证面积达到了74.5万亩,绿色作物种植面积达515.6万亩。2015年北大荒股份将进一步扩大绿色、有机认证面积,计划新增有机认证面积2.24万亩、达到76.74万亩;计划新增绿色认证面积5.16万亩、达到520.76万亩。同时,进一步规范有机、绿色种植操作规程,强化生产过程环境监测,严格农业生产投入品使用管理,加强质量安全监管和食品安全追溯体系建设,保证有机、绿色产品的合规性和高品质。2015年计划实施农业物联网项目,推动有机、绿色种植全程可控、在控,随时在线监控种植控制过程,提升产品的透明度和市场信誉。
基于对农产品特别是高端农产品市场的良好预期,近年来东方集团、恒大地产、联想集团、阿里巴巴等商界巨擘纷纷“跨界”进军农业产业。近期,多家投资机构、产业基金以及国内知名企业主动与公司接触,调研和洽谈合作打造绿色有机农产品产业链事宜。事实上,放眼国内,能够拥有如此规模巨大的耕地资源、得天独厚的自然环境、高度集约的组织化优势和经验丰富人才队伍的上市公司,仅有北大荒股份一家。北大荒股份虽然拥有如此多的资源优势,但在市场销售理念、机制和办法方面仍有欠缺。鉴于此,北大荒股份新一届领导班子也正在放眼全国,积极借助外力,与拥有品牌资源、销售资源、终端客户渠道的大企业开展合作,北大荒股份发挥种植优势、合作企业发挥市场优势,双方优势互补、互惠共赢,合力打造全国最大的绿色、有机食品供应商。
深化工业改革,盘活存量资产
北大荒股份总经理贺天元说,一个企业要想始终保持事业长青,除了要将优势产业继续提档升级外,还要根据市场环境变化,适时调整经营策略,发挥优势的同时,更要果断舍弃劣势,有舍才能有得,这是一种经营的智慧。
北大荒股份所属的工业企业,无论是已经完成重组剥离的,还是出售出租的,包括目前仍然自主经营的,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均处于产能严重过剩行业,而且近期看经营环境也不会发生根本的改善。对于这些企业,要用战略的高度和发展的眼光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要解决工业问题,就要大力实施改革。
截止2014年末,公司仍有浩化甲醇、友谊麦芽、纸业、鑫亚玉丰等5亿多元闲置资产。下一步,公司将继续按照“一企一策、止血止亏”的思路,凝聚“减亏就是增盈、盘活就是效益”的思想共识,加大对无效资产、闲置资产的清理力度,宜出售则出售、宜出租则出租,尽最大限度盘活资产。
待公司业绩和工业企业改革成果得以稳固后,公司将根据业务发展的实际情况,研究论证延伸产业链条的新项目。但上马新项目将深刻吸取历史教训,采取审视态度,即新上马项目要遵循“四上四不上”的原则:符合国家支持方向和产业扶持政策的项目可上,反之则不上;市场需求旺盛、销售前景看好的项目可上,反之则不上;股权多元、体制灵活、激励约束机制健全的项目可上,反之则不上;盈利预期明确、风险可控的项目可上,反之则不上。
据了解,北大荒股份下一步将放宽眼界,在全国范围寻求实力强、管理好、潜力大的战略合作伙伴,积极引入民营资本参与工业企业改革,建立股权多元化的经营体制,借鉴成功企业的先进管理理念改造工业企业,通过资本与产业、体制与产业的深度融合,发挥“1+1>2”的叠加效应,彻底解决国有企业体制不优、机制不活和责、权、利不一致的问题。
实施资本运作,开辟增量空间
资本运作是上市公司的基本功能。公司在2002、2007年通过IPO和发行可转债之后,受市场环境变化以及自身存在的问题等多因素影响,至今一直没有再实现通过资本市场的直接融资。目前,资本市场环境转暖,公司盈利能力和规范治理水平都已经发生了蜕变,为下一步实施资本运作创造了十分有利的条件。公司将实施再融资的计划将列入公司议事日程,对照《上市公司证券发行管理办法》的规定,逐步消除影响再融资的各类不利因素,条件成熟时积极寻求配售、公开增发、定向增发、发行可转债等再融资项目和时机,力争在未来几年内实现在资本市场的第三次直接融资。随时关注资本市场动态,积极参与其他公司IPO或上市公司再融资等投资机会,通过直接投资获利。积极整合黑龙江垦区优质资产,在条件适当的时候,通过定向增发等方式,将优良资产注入上市公司,壮大公司股本,丰富获利渠道,增强盈利能力。随时关注行业动态,适时采取兼并、收购、重组等方式,将市场占有率高、盈利能力优秀的其他企业或项目纳入上市公司。在没有合适的新项目上马之前,在保证生产经营资金需求的前提下,充分发挥资金优势,提高闲置资金的使用效率,积极开展银行理财业务和国债逆回购业务,进一步丰富获利渠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