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尔滨远东理工学院校园文化建设优秀成果申报材料
--------“五元两日”城市生存体验活动
“五元两日”城市生存体验活动
实践育人的特点在于把不能通过语言、文字或符号进行逻辑说明的,只可意会不能言传的实践性知识以非正规的形式加以传递,让知识的拥有者和使用者在实践中清晰地表达知识,使学生们通过身体的感官或理性的直觉获得,并在实践当中对知识进行检讨、反思、创新和传承。我院“五元两日”城市生存体验活动正是这样一种体验式实践育人模式。通过学生真实的社会体验,让学生增长才能,增强意识,培养出符合社会要求,适应时代发展的优秀的大学生。
开展生存体验活动,开辟实践育人新途径
随着时代发展和社会进步,高等教育所承担的社会责任日益增加。大学校园已经不再是脱离现实生活的象牙塔。它是学生由学校走向社会的过渡阶段,更是学生由封闭的家庭式生活向开放的社会化生活转变的重要时期。因此,为了更好的对学生进行素质教育,使学生能够适应时代发展和社会需求,高校必须将学生的专业知识教育、学生的实践能力教育和思想政治教育相结合,树立实践育人的科学理念。用科学的理论指导当代大学生的实践教育,发挥实践教育的优势,帮助学生向社会人过渡。
从2011开始,我院就坚持树立实践育人的科学理念,将实践育人与课堂育人有机的结合起来,培养学生的各项实践技能。在我院开展的各项实践育人活动中“五元两日”城市生存体验是一个新的尝试与探索,也是提高学生实践能力的一个平台和途径。
“五元两日”城市生存体验活动就是参加者只允许用5元钱作为两日一宿的活动经费,在城市中通过打工赚钱解决两天的吃住问题。这是对“90后”大学生的一次挑战,也是对他们的一次考验。让这些长在“温室”里的娃娃,真正的走进社会,切身地感受社会,使教室不再是学生获得知识的唯一课堂。
目前以“90后“为主体的高校学生群体有着时代赋予他们的特性。他们有着特立独行、标新立异、思想自由、敢于创新和冒险等优点。但同时他们的个性也存在着不可忽视的矛盾:学习基础差,但思想活跃;自卑感强,思想压力大;自尊心强,自信心弱;自律性差,盲目从众;理论性差,实践动手能力强;乐于交际,富有感情;经济条件好,依赖性强等。面对这样特点的学生群体,“五元两日”城市生存体验是理论与实际相结合、促进学生参与实践教学的极好形式,也是增强学生兴趣、吸引学生进行社会实践的最佳途径。
四年来,我院团委共开展了八次生存体验活动,有近700名学生参加了活动,他们用五元钱完成了四餐一宿的城市两日的生存体验,没有一名同学掉队。经过了城市生存体验的洗礼,同学们克服了“90后”“娇”气,放下了“90后”的“骄”气,接受着现实社会一次又一次的考验。同学们为了找到打短工的地方,走遍了哈尔滨的大街小巷,双腿走到麻木,走到脚底起泡。于是,为了生存,长发飘飘的美丽女生到理发店做“发模”,多年精心打理的长发任人剪断;卖场促销的同学大风里站了整整一天,双手冻僵,声音嘶哑,依然坚持;有的团队11人一顿午饭只花40块钱,一瓶水让了一圈又一圈……。同学们说,他们坚持的不只是活动,更是一种坚定的信念,一种团队精神,一种不屈的意志。城市生存体验,使学生知道了在困难面前需要智慧和自信,在尴尬面前要微笑面对,在交往中学会理解,在别人遇到困难时要给予关心和帮助,在得到别人帮助时要学会感恩,在责任面前要勇于担当。
在书本中,在理论上,大学生无疑是知识的代名词,因此,同学们总是认为自己是“天之骄子”而没有把自己放在一个现实的社会中去认识自己。在社会里,在实践中,大学生其实只是一个“零基础”的“新人”,缺少各种实践技能和社会生存能力。“五元两日”城市生存体验,同学们真正的走出了父母营造的“温室”,老师建造的“象牙塔”,走进现实社会来了一次彻底的洗礼。有的同学经过了38次求职被拒才换来了1次就业机会,没有薪水报酬,只有提供食宿;有的应聘产品销售员,连打450个电话,一天下来就哑了嗓子;有的男同学,没找到合适的工作,来到工地当起了搬运工,上百斤的重物压在肩头,汗水浸透了衣服,为的只是几百元的工钱和工棚一晚的栖身之地;创业组的同学,珍惜每一分创业基金,为了省下1元的交通费,从公路大桥走到了透笼街批发市场;同学们对自己冒着寒风摆摊赚来的钱格外珍惜,一天创业下来没舍得吃一口饭喝一口水……。
通过“五元两日”城市生存体验活动,学生们的体验是几堂理论课也换不来的。学生们的观念发生了变化。他们从“天之骄子”的大学生,转变为现实的社会就业者。认识自己所处的真实地位和“严酷”的社会现实,实事求是地面对社会现实。学生正视了自己的价值定位,体会到社会生存的难度。学生从体验中察觉到自己的不足,能力的欠缺,在校学习过程中更加努力认真,充实自己,使自己适应社会需要。
“五元两日”生存体验记录着学生们经历,见证着他们的成长,成为学生宝贵的财富。生存体验活动锻炼了学生的四项职业核心技能,即:组织策划活动能力,收集整理信息能力,与人交往沟通能力,解决处理问题能力。培养的四种精神:抗挫折坚持到底精神,不怕困难顽强拼搏精神,讲团结协同作战精神,讲奉献勇于担当精神。明白了四个人生感悟:人在社会上生存不容易,家长培养他们成人成才不容易,让社会认可不容易,成为社会有用之才不容易。由此可见,生存体验是实践的课堂,她锻炼了学生的职业核心能力,生存体验是人格的考场,她磨练了生存的意志,她检验了学生的道德修养。生存体验是实践育人的载体,能帮助学生正确认识就业形势,正确认识自己的价值和能力。
经过几年的尝试与探索,“五元两日”城市生存体验活动已经走过了四个年头。在这四年中,平均每年有300人次直接参加或间接参加生存体验活动,在学生中取得了良好的成绩,在家长中获得了广泛好评,在社会中引起热烈的反响。在体验中,学生的综合素质的到了提高,其中很多优秀学生在活动中脱颖而出。体验活动后,家长欣喜地看到孩子的成长和变化。从前花钱只管要,现在努力自己赚;原来很少给家里打电话,现在经常对父母嘘寒问暖;曾经学习是头疼的事,现在学习是快乐的事……。这些变化源于他们的体验,源于他们的感悟。他们看到了自己挥霍的是多么的容易,而父母赚钱是多么的不容易;他们体验了社会生存的艰辛,感受到校园学习的幸福。正是这种强烈的对比让学生成熟,成长。在学生改变,家长欣喜的同时,“五元两日”生存体验获得了省市领导的关心关怀,也吸引了媒体的关注,并进行了跟踪报道,引起了强烈的社会反响和广泛的赞誉。
实践育人不仅是将课堂上的理论知识与实践相结合、把理论与实践应用相关联,培养学生的理论应用能力。更重要的是,实践育人还指把不能通过语言、字或符号进行逻辑说明的,只可意会不能言传的实践性知识以非正规的形式加以递,让知识的拥有者和使用者在实践中清晰地表达知识,使学生们通过身体的感官或理性的直觉获得,并在实践当中对知识进行检讨、反思、创新和传承。
社会实践作为实践育人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促进高校就业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同时,社会实践作为学生参与社会生活的一个主要途径,对学生走出校门了解社会、接触社会,使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培养学生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能力的重要途径。通过社会实践活动,既锻炼了学生的社会活动能力、人际交往能力、创新能力与组织能力,也提高了他们的思想觉悟,增强了大学生服务社会的意识,为大学生顺利进入社会打下夯实基础。
我校十分重视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学校将实践能力与学风建设相结合、学业发展与全面发展相结合,将实践教育纳入到了人才培养体系,由学院党委指导,院团委牵头,各基层团委为单位积极推进实践育人的详细活动。多年来,我们以育人为核心,逐步形成“理论教育”到“实践教育”的大学生培养链条,着力构建以城市生存体验为特色的完备的大学生实践教育体系。经过实践与探索,我校学生实践育人工作逐步向规范化、系统化迈进,开辟了实践育人的新途径,为实校培养更多的适应社会型人才贡献了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