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年“三八”历经风雨 黑土巾帼铸就辉煌
http://heilongjiang.dbw.cn   2010年03月04日 18:19:11

 

  各行各业妇女用智慧和汗水,坚韧和奉献,撑起我省经济社会发展的“半边天”。

  妇女发展环境得到进一步优化

  历经了百年坎坷风雨,如今,我省妇女迎来了和谐明媚的新时期。空前良好的发展环境,更促进了妇女事业的蓬勃发展。

  快速发展得益于好的机制和政策的保障。我国经济迅猛发展,社会文明进步,特别是1995年第四次世界妇女大会在北京召开,我国提出把男女平等作为促进我国社会发展的一项基本国策,为妇女发展创造了良好环境。各级党委政府从扩大党的群众基础、巩固党的执政地位的高度,推动解决妇女生存发展及权益保护中存在的问题,促进妇女与男性平等发展、与经济社会协调发展。2003年,省人大颁布《关于预防和制止家庭暴力的决定》,2005年省人大修改《黑龙江省母婴保健条例》,2006年省第十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五次会议通过《黑龙江省实施《妇女权益保护法》办法》。我省针对出生人口性别比失衡、基层妇女参选参政、农村妇女土地承包、女职工劳动保护等突出问题制定政策,为维护妇女儿童权益提供了保障。男女平等基本国策和社会性别理论被列入各级党校培训内容,万余名领导干部接受培训,决策中的性别意识不断增强。截止2009年,全省有50余个县(市)、区落实按妇女人口核拨妇女工作经费。

  新时期妇联工作创新发展

  在党的正确领导下,各级妇联组织始终坚持围绕中心、服务大局、服务妇女,坚持“一手抓发展,一手抓维权”工作方针,不断丰富工作内容,创新工作载体,转变工作方式,把提高妇女素质、促进妇女发展作为长期战略任务,发挥了组织妇女、引导妇女、服务妇女和维护妇女合法权益的职能作用。

  导航引明路,巾帼创新业。围绕发展现代农业,深化“双学双比”竞赛活动,开展“科技兴家”“畜牧兴家”“合作兴家”“巧手兴家”“绿色兴家”“劳务兴家”等活动。围绕走新型工业化道路,深化“巾帼建功”活动,开展女性科技创新、巾帼文明岗创建等活动。深化“五好文明家庭”创建活动,组织创建和谐家庭、学习型家庭、廉洁型家庭、环保型家庭,开展节能减排家庭社区行动、妇女健身和家庭文化展示等活动。深化“双合格”家庭教育实践活动,开展家庭教育指导服务,推动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

  法律作后盾,维权履职能。积极参与与妇女权益密切相关法规政策的修改制定,推动实施妇女发展规划,推动男女平等基本国策宣传教育进党校、进高校。加大普法宣传力度,推动成立各级维护妇女儿童权益协调组(联席会议),建立省促进性别平等协作联盟,建立妇女投诉、庇护、法律援助等维权阵地,开通妇女维权热线,推动一些重点难点问题解决。

  尽妇联所能,解妇女所需。大力发展种植、养殖、家庭服务、手工编织、家庭旅游等特色产业、组织千名女企业家牵手万名妇女创业就业、女大学生创业就业导师行动、春风送岗位等活动,协调妇女创业就业小额贷款,多措并举促进城乡妇女创业就业、增收致富。实施“春蕾计划”,筹建春蕾小学12所、春蕾班105个,资助贫困女童16万人(次)。

  妇女发展成就显著

  在各级领导班子的高度重视、妇联组织的积极推动和社会各界的支持帮助下,新时期妇女发展成就卓著。截止到2008年底,妇女参政水平逐步提高,市(地)、县(市、区)党政领导班子女干部配备率大幅提高,妇女进村“两委”比例达到99%;妇女就业结构日趋合理,各类专业技术人员中女性占到54%;妇女健康状况不断改善,孕产妇死亡率降至21.58/10万,妇女平均预期寿命提高到75.32岁;男女受教育差距进一步缩小,义务教育阶段男女生受教育差距基本消除,成人高等学校在校生中女性占48%。妇女在政治、经济、教育、健康等领域发展水平有了不同程度的改善和提高。

  回望刚刚走过的百年,从受“三从四德”压迫到自由平等,从“三妻四妾”到一夫一妻、婚姻自主,从“大门不出,二门不迈”到全方位参与国家建设和公共事务管理,从“女子无才便是德”到平等接受教育,从家庭的奴隶到国家的主人,从“望不到天”到撑起半边天,我们不能不由衷地感叹妇女地位发生的翻天覆地变化。

  重温百年妇运史,我们清晰地看到,在这块富饶美丽的黑土地上,无论是在艰苦卓绝的革命年代、如火如荼的开发时期、还是在迅猛发展的现代化建设时期,广大妇女始终以不屈的精神、顽强的意志为龙江的发展做出了突出的贡献,创造了不朽的业绩。

  妇女理应拥有与男子同样的社会地位和权利,赋予她们平等的权利和机会,她们一定会创造出无愧于时代的伟大成就。

  走过风雨百年,“三八”旗帜高高飘扬,永远激励妇女追求自由平等,引领妇女运动前行。

作者:    来源: 东北网     编辑: 强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