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本山曾拎着茅台酒闯春晚的经历早已被观众熟知,走后门上春晚的传说更是由来已久。传闻中,歌舞类节目审查是“重灾区”,很多歌手都争抢着露脸,大联唱的人海战术通常都是关系户的集中营。到底是不是这样呢?到底春晚有没有“钱规则”呢?
就像升学或升职一样,表现超人一等的选手其实没什么可担心的,特长不突出的人反而会四处托关系。
春晚也是一样,宋祖英、刘欢、张学友、周杰伦这样的大腕,春晚都会主动邀请。很多新人或者是要拓展内地市场的港台歌手,要想争得席位,可能就要动点脑筋了。
歌舞类节目审查当中,就能淘汰一大批,大多是因为歌曲题材雷同,因为是节日,很多人都选送拜年歌曲,结果竞争加剧,自己因为竞争力不强而出局;或者是因为“把脉不准”。
比如牛年春晚,前一年人们刚刚经历过汶川地震,很多人都选送了以汶川地震为题材的励志歌曲,而导演组偏偏就希望人们能通过喜庆晚会走出阴霾,结果这样的歌曲全被砍掉了。
幸存下来、名气实力又在统一级别的演员或者歌手,竞争就进入白热化了。原央视春晚导演赵安因为经济问题入狱之后,导演组收钱的风气刹住了,一位歌手的经纪人告诉记者,现在谁也不敢明目张胆收钱了,但歌手们和经纪公司积极培养同导演们的感情也是“人之常情”,买个钱包、买套化妆品别人也无可厚非,毕竟在同等条件下,谁不愿意用熟人呢?
潜规则四 春晚需要炒作吗?每年春晚筹备阶段,各种真消息、假消息炒得沸沸扬扬。导演组总会跳出来埋怨媒体炒作,同演员们都有保密协定的春晚导演组甚至有不成文的规定:通常都拿炒得最凶的“开刀”。
究竟是谁在炒作呢?除了借春晚说事,拿春晚当扬名垫脚石的人之外,春晚导演组也逃脱不了炒作的干系。
每年,“赵本山难上春晚”、“王菲要上春晚”、“陈佩斯和朱时茂会不会上春晚”等此类消息,几乎成了春晚辟谣的“必修课”。在此类假消息当中,春晚导演组就扮演着很暧昧不明的角色。
就拿今年的小沈阳来说,他的节目至今没定,但元旦刚过,某网站记者就曾得到导演组的授意,发一篇“小沈阳已经进入春晚剧组”的消息。还有,今年春晚“允许假唱”的说法,也是导演组内部人士主动致电媒体记者“无意中”透露的。
再比如,王菲今年复出的消息,最初的消息就是来自于春晚导演组,但放出消息后导演组和王菲经纪人陈家瑛互相“踢皮球”,长时间都是半真半假,让观众和媒体始终处于猜测阶段。
还有很多写手开始撰写王菲复出的“猜想”、“前瞻”性文章,经过网络和媒体推波助澜的转载,导演组和王菲都达到了关注度上的双赢。
春晚节目审查一向秘而不宣,因此媒体的新闻大战,往往从之后的大联排开始。今年春晚却一反常态,对外界公开了审查过程,直接导致新闻大战日程提前,媒体记者驻扎北京的时间也至少提前了半个月。
其实,新闻中经常出现的春晚导演组总策划秦新民,就是一个宣传策划高手,同媒体打了十几年交道,他还有一个更重要的任务——就是春晚的宣传策划。
内部人士透露,每个策划人都有一批相熟的媒体朋友,高手总是能选择合适的时机,放出合适的猛料。春节晚会四个半小时,今年要延长半小时,怎样让春节晚会五个小时始终能保持高涨的收视势头,每个小时内都要有关注焦点是最重要的,宣传炒作必不可少。
娱乐体育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