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庭锋,构架网络推广平台
与甄煜飞善于包装不同,起点中文网(简称“起点”)总裁林庭锋长于搭建平台。
2006年,盗墓和考古题材小说《鬼吹灯》最火时,从小学生到老奶奶,都兴味盎然地讨论明朝的墓葬形制、东北的要塞构筑。首先力推这部小说的,就是“起点”。林庭锋记得,“起点”的编辑在某论坛发现它后立即反馈给他。“看了5分钟,我便被吸引住了。这是比较罕见的符合市场气质的作品!”林庭锋说,国外当时已有很多类似题材的成功例子,比如影片《国家宝藏》等,国内虽有作者想尝试,却一直没成功。而读《鬼吹灯》,让他一面享受着中国传统小说语言的魅力,一面仿佛跟着好莱坞镜头陪主人公探险,“神秘的宝藏、危险的旅程,带给人很好的阅读感受”。他甚至预料到,这本书必将为公司带来其他价值,如拍电影、做网游……
林庭锋是在合同签署后,才与小说作者见面的。他这样向记者描述这个与自己一同创造了奇迹的人:“相对沉默寡言,偶尔妙语连珠,思维十分敏捷,却并不世故。”他庆幸自己没看走眼。《鬼吹灯》不但在题材方面引导了一个潮流,自身创造的价值更为可观。全套八册的总销量突破百万册不说,电影改编权也被杜琪峰所属公司以百万元高价拿下。
有人针对网上盛传的“起点”仅花10万元买下《鬼吹灯》全部版权的说法提出质疑:“如此大的价格差,显然有失公平。”记者随即向林庭锋询问相关实情,他却以“这是商业机密”为由拒绝透露,并解释:“若没有我们的大力推荐,《鬼吹灯》的结局其实难以预料。”
正式成立于2003年的“起点”,首开了VIP付费阅读制度。“每部作品前半部分免费,后半部分每千字收费0.02至0.03元的费用”,再从所获收益中,根据作品被阅读次数付给作者稿费。如今,靠发布作品所得成为百万富翁的作者,在“起点”已有十多个,这也吸引着越来越多网络写手的进入。“起点”上的原创作品已达22万部,总字数120亿,日新增3000余万字。
图书界的“星探”
世人都知道星探,普通人一旦被其相中,就可能一跃成为明星。同样,作者一旦被书探相中,也可能很快家喻户晓。难怪甄煜飞说:“书探和星探除行业差异外并无区别,大家都是在造星!”
林庭锋、甄煜飞等书探的出现,可以说是中国出版业发展的必然结果。上世纪70至90年代,在“文革”造成的文化荒芜状态下,只要及时、大量地将图书出版,就能大量占领市场。如今,面对眼花缭乱的图书,读者要做的只是挑选自己最想要的那一本。于是,谁能快速、及时捕捉读者需要,谁就能迅速发展壮大。一些出版人于是不再按传统的、出版社提携作家的方法,转而利用网络、文学大赛等能迅速吸引人眼球的做法,开发和包装畅销书及作者。据北京开卷图书市场研究所图书零售市场监测数据,2001年,占图书品种6.7%的畅销书,实现了全国图书零售市场份额的68.2%。这个数据,恰好说明畅销书产业早在8年甚至更早前,就开始对传统出版业乃至文化产业带来冲击。
许多传统作家也十分重视这些作品。中国作协主席铁凝认为,这是“一股不可忽视的力量”,莫言也说,“这些小说的语言贴近生活、题材新鲜”。
无论怎样,面对激烈的市场竞争,书探这一群体,将在图书出版链条中扮演越来越重要的角色。不过,他们推出的作者和作品,究竟会如流星般转瞬即逝,还是会在多年甚至上百年后仍然闪烁星空,只有时间可以证明。
娱乐体育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