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探:畅销书背后的“高人” 像找明星一样找书
http://heilongjiang.dbw.cn   2010年01月21日 15:48:59

 

    两年前,《明朝那些事儿》在知名论坛天涯上狂飙突起,仅两个月便点击率过百万。为及时看到作者的更新,追随者们宁愿在电脑前守到凌晨三四点。很快,小说被结集出版,首印10万册即为作者带来20多万元版税收入,人气直逼当年的易中天,后多次再版,销量竟达百万册。小说《冒死记录》获国内首届“推理文学大赛”最具人气奖后,作者张海帆也成为中国推理文学界最具人气作家……

  不同于出版社向作者约稿成书、作者投稿获刊发的传统方式,越来越多作者从网络及各类文学大赛中脱颖而出。人们在目不暇接的同时,发现其背后原来暗藏神秘推手——书探。发现并包装新作家、宣传并经营其作品是书探的主要职责。近日,盛大文学网推出“国内十大金牌书探”,他们或是网站总编,或任图书公司老总,个个是业内资深人士。环球人物杂志记者采访了其中两位。

  甄煜飞,“刘猛是我的作品”

  从《士兵突击》到《我的青春谁做主》,聚石文华图书公司推出的作品在畅销书榜上战绩不俗。坐在咖啡屋一角,公司CEO甄煜飞得意地与记者分享自己的“包装心得”,却又强调:“我要打造的,不只是某部作品,更是作者。”他不止一次拍着刘猛的肩膀:“《狼牙》是你的作品,而你,是我甄胖子的作品。”

  2003年的一天,一部名为《闪亮的日子》的小说让甄煜飞眼前一亮。“它向人们展示了一个全新的世界——特种兵部队。情节吸引人,文笔也老道。我不信它火不了!”甄煜飞很快联系上小说作者,刚从中央戏剧学院毕业的刘猛。在被30多家出版社退稿后,刘猛一直为生计奔波,卖过军品,和朋友一起做过生意,过着“吃碗拉面都要算计买大碗还是小碗”的生活。甄煜飞就是在这时突然出现,并与他签了十年长约。

  《闪亮的日子》很快被改名为《狼牙》出版。“‘闪亮的日子’太柔,而我对这部作品的定位很明确,喜欢军事的人。军事是铁血的,很硬气。‘狼牙’是小说中一个特种大队的名字,本身给人的感觉也有种攻击力,适合做书名。”

  正是从《狼牙》开始,甄煜飞摸索出一套营销方案。“我先逼着自己成为军事迷,从这种体验中找到了吸引读者的点:特种兵生活。”他为小说想了个震撼的广告语:“我唯一的遗憾是我的生命只有一次献给我的祖国!”然后将这些点扩大、上网,在书出版前,早早培养起人们的期待。为获得传统文学界的认可,他还“将样书送给何镇邦、白烨等传统文学评论家,再将他们写的推荐语转发给媒体,还组织研讨会,讨论它在中国军事文学中的地位”。

  甄煜飞曾引述某台湾出版人的话:“三流出版人做图书,二流出版人做作者,一流出版人做概念。”他得意地告诉记者:“2005年左右,郭敬明火得一塌糊涂,国内文学图书市场也基本以爱情小说为主,很阴柔。我们于是打着给中国文学补钙的旗号,推出了《狼牙》。”

  《狼牙》很快获得巨大成功,不仅卖出影视改编权,图书也累计销售近50万册。销量突破20万册时,甄煜飞从歌星的唱片销量庆功会中找到灵感,也为《狼牙》开了个庆功会。他兴奋极了:“我是第一个这么做的!”

  经过一系列包装,刘猛的作品部部畅销,他本人也成为军事文学领域最炙手可热的作家和编剧,生活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甄煜飞说,这才是自己最有成就感的事。“刘猛曾说,我给了他很多第一次:第一次吃韩国烧烤,第一次坐飞机,第一次到大学演讲……”刘猛也坦言:“没有他(甄煜飞),就没有我的今天,也没有我的未来……他把一个颓废的大学生,打造成为一名军官,一个真正的文艺干部,一个真正的导演。”

 [1] [2] 下一页
作者: 李光敏    来源: 环球网     编辑: 丁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