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8月20日12时50分,华国锋因病医治无效,在北京与世长辞,享年87岁。当天下午,钱嗣杰从新华社同事处得知这一噩耗,并从华国锋的秘书曹万贵那里得到确认后,他不禁老泪纵横……
钱嗣杰接受笔者采访期间,不时地重复这么几句话:“华主席身体一直很好的,我还盘算着过了暑季再去看看他,给他再拍些照片,也带你去采访。眼看立秋了,天气转凉,可是他却在这个时候进医院了,再也没有出来。华主席走得太突然了,太突然……”钱嗣杰那颤抖的声音里寄托着对华国锋的追思。
钱嗣杰对华国锋的生平如数家珍:1971年1月,华国锋调国务院工作,任国务院业务组副组长,之后列席中央政治局会议。1973年8月在十届一中全会上当选中央政治局委员,协助周恩来主抓农业。1975年1月任国务院副总理兼公安部部长,同年2月在国务院常务会议上被确定为常务副总理之一。1976年1月8日,周恩来逝世。2月,根据毛泽东提议,中央政治局通过,华国锋为国务院代总理,主持中央日常工作。同年4月,根据毛泽东提议,中央政治局通过,任中共中央第一副主席、国务院总理。10月7日,中共中央政治局一致通过华国锋任中共中央主席、中共中央军委主席,将来提请中央全会追认。
华国锋出任中共中央主席后不久,钱嗣杰就来到华国锋身边,担任他的专职摄影师。到了华国锋身边,钱嗣杰发现华家子女并不姓“华”,而是姓“苏”,便有些疑惑不解,后来才渐渐知道:华国锋本姓“苏”,单名“铸”,于1921年2月16日出生在山西省交城县一个制革工人家庭。在学生时代,他关心国家的前途和命运,发愤苦读,成绩优异。抗日战争爆发后,他目睹日本侵略者占领家乡的暴行,立志抗日救国。1938年6月,17岁的他毅然参加山西牺盟会交城抗日游击队,从此走上革命道路,同年10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因为革命工作的需要,改姓名为“华国锋”,取义于“中华民族抗日救国先锋”。
华国锋对身边工作人员很少谈及早期革命经历,钱嗣杰通过其他渠道才慢慢知道。1939年,18岁的华国锋担任抗日根据地晋绥边区第八专区汾阳县牺盟会特派员,在汾阳的峪道河、开垣庄、鳌坡一带开展抗日游击工作。1940年2月,华国锋受组织委派回家乡交城县开展工作,先后任交城县牺盟会秘书、县抗日救国联合会主任兼分区农民部部长、中共交城县委宣传部部长兼抗日救国联合会主任。抗战胜利后,华国锋历任交城县委书记兼武装大队政治委员、晋绥八地委组织部副部长、阳曲县委书记兼地方部队政治委员,带领当地军民同阎锡山反动政权进行了顽强斗争。他在指挥战斗中,善于采取武装打击与政治攻势相结合的方式消灭、瓦解敌军,被中共晋绥分局作为经验推广。华国锋在吕梁太原一带战斗10多年,人们在很长一段时间习惯称他为“华政委”。
不过,有的时候,华国锋在平常同身边工作人员聊天,或者在接见外宾前夕等候的时间内,也聊起过他自己在湖南工作的一些情况。1949年春,华国锋任中共晋中第一地区委员会宣传部部长,随军南下。同年8月任湖南湘阴县委第一任县委书记兼县武装大队政委,后任湘潭县委书记,湘潭地委副书记、专员、地委书记。1956年3月调任湖南省人民委员会文教办公室主任、湖南省委文教部部长。1957年8月任湖南省委统战部部长。1958年7月当选为湖南省副省长,主管农村工作。1959年9月任湖南省委书记处书记,同年12月任省政协副主席。1961年,40岁的华国锋任湖南省委书记兼湘潭地委书记。
娱乐体育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