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产业布局
根据走廊内各市资源、产业等优势,突出园区特色,集中力量建设哈尔滨江北工业新区、平房工业新区、大庆东城区、齐齐哈尔南苑和富拉尔基等经济带动力强的优势产业集群。
(一)哈尔滨市。
重点发展以高新技术为主导的汽车工业、航空航天、机电工业、现代医药工业、环保产业、信息产业、绿色食品工业和现代物流业。到2020年,规划开发总面积251平方公里;到2010年,开发建设80平方公里,规划建设江北、平房、群力、太平空港和香坊5个大新型工业区及研发服务区、物流系统。今明两年启动35平方公里,5个工业新区和物流系统全部启动建设。
1.江北工业新区。由松北区和呼兰区构成,重点发展绿色食品、现代医药、环保、信息等产业。启动区规划面积15.84平方公里(其中:盐碱地等未利用地0.2平方公里,农用地12.44平方公里,建设用地3.2平方公里),建设A、B两个园区:
A区为对俄经贸科技合作园区。位于松北区,启动区规划面积5.8平方公里。以国际市场为导向,以发展高新技术产业为主要任务,吸纳中俄两国先进生产要素进行经济技术合作、进出口加工和互惠贸易,同时吸纳其它国家和地区的先进技术和资本,建设对俄经贸科技合作核心区,为形成对俄经贸科技合作的资金、技术、人才、政策集聚优势提供前提和保障。重点建设对俄出口加工基地和对俄商贸中心,构筑对俄技术贸易、生产、生活服务平台,使之成为省内最大的对俄经贸科技及加工制造综合性园区,形成对俄经贸科技合作的资金、技术、人才、文化交流、教育集聚优势,重点发展对俄经贸、出口仓储及服装、轻工等产品。
启动区重点建设对俄出口基地和对俄商贸中心。引进蓝德超声设备有限公司、东金沃尔农机具有限公司、万阳经贸出口仓储中心和东北亚国际贸易城等一批企业投资项目。
B区为呼兰河工业园区。位于呼兰区和松北区,启动区规划面积10.04平方公里。一是启动欧美亚科技园。启动面积2.5平方公里,主要推动高新技术项目研发和部分研发项目产业化,整合大专院校和科研院所的科技资源、人才资源和项目资源,为哈大齐工业走廊产业发展提供项目源。重点建设高新技术产业中心和科技园。启动项目为哈尔滨工业大学高新技术研发中心和生产基地等。二是启动东北亚科技园。启动面积5.54平方公里,主要建设以中药现代化为主的北药生产基地、绿色食品加工产业、教育科技产业、以转化前沿科技项目为主的信息化产业园。重点引进祥鸿药业有限公司、成功药业有限公司、维远生物有限公司、华农威普兽药有限公司、新时代胶粘带有限公司、太子乳品有限公司等一批企业投资项目。三是启动国家环保科技产业园。启动面积2平方公里,主要建设环保高新技术、清洁能源、有机食品、废物利用等产业园。重点启动清华紫光集团环保科技研发中心项目。
2.平房工业新区。位于平房区和动力区交界,重点发展汽车工业、航空航天工业、机电工业、绿色食品、现代医药、电子信息产业、承接国际产业转移和现代物流业。启动区规划面积8.83平方公里(其中:农用地6.5平方公里,建设用地2.33平方公里),建设A、B、C3个园区。
A区为开发区工业园区。位于平房区和动力区,为综合工业园区,启动区面积3.7平方公里。一是航空航天工业园。主要以哈尔滨航空工业(集团)有限公司为依托,发展为支线飞机、直升机、新型多用途飞机等主机产品服务的配套产业。二是金属材料工业园。主要以东北轻合金有限责任公司为依托,重点建设大型铝镁合金板材项目,引进新型轻合金材料、塑钢复合材料等项目,形成金属材料加工园区。三是绿色食品工业园。以发展大豆、大麦、马铃薯为原料的粮食深加工、饮料制品等为主,构建以绿色食品为主导的新型食品工业体系。推动现有黑龙江北大荒农垦集团总公司、黑龙江九三油脂有限责任公司、哈尔滨龙垦麦芽有限公司、美国麦肯基国际连锁公司等实力雄厚企业向新区产业延伸,扩大大豆、大麦、稻谷、薯类等深加工产品能力。以顶新集团美康食品有限公司、旺旺食品有限公司等企业为骨干,发展系列休闲食品及功能性、保健食品,形成以知名品牌和大企业集团为核心的深加工生产基地。四是现代医药工业园。利用“哈药”品牌优势,加快建设以哈药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冠名的医药园区,承接医药集团的资本扩张,使其成为国内外医药大企业集团与我市医药工业联合与重组的平台。放大现有“三精”、“药六”等品牌效应,进一步向新区扩大产业规模,加快发展新型药物制剂、生物制药、生物保健药等产品。五是承接国外产业转移园。面向俄罗斯、日本、韩国等国家和地区招商引资,承接国外知名企业产品的转移,建立整机和终端产品的生产基地。重点引进数控机床、精密机械、环保设备、计算机及零部件、软件业、集成电路、电信产品及技术等高精尖产品。
启动区重点建设铝镁合金板材、航空器材、医药和食品深加工等项目。
B区为平房工业园区。位于平房区,启动区面积3平方公里。一是汽车工业园。主要以哈尔滨航空工业(集团)有限公司为依托,重点进行微型车向经济型轿车和商务型轿车的升级换代,建立汽车及零部件工程研发中心,开发2.0L以下、高中低档兼备的汽车系列产品。加快实施中国第一汽车集团哈尔滨轻型车厂、哈尔滨拖拉机厂、哈尔滨工程机械制造厂等企业入园搬迁改造,扩大轻型车、拖拉机、汽车吊车等产品产能。积极引进和扶持汽车配套企业,建立与主机发展相适应的零部件配套产品体系,扩大汽车配套企业规模,形成以汽车、汽车零部件和机电产品制造为核心的机械制造业基地。二是国家中俄信息产业园。与信息产业部和省信息产业厅共同建立国家级中俄信息产业园哈尔滨园区,重点发展计算机及零部件、数字音视频产品、大规模集成电路、家用电器、电信产品及技术等高精尖产品,重点引进熊猫电子股份有限公司、TCL电器股份有限公司、长虹电子集团公司、海尔集团、海信集团、波导电子股份有限公司等大型电子信息产业骨干企业,逐步形成一个优势产业突出、主导产业强化、区域核心竞争力显著的产业集群,搭建国家信息产业对俄出口平台。
启动区重点建设朗格机械有限公司发动机部件、哈飞汽车传动有限公司传动轴、哈千怡设备有限公司加速器、TCL电器股份有限公司TCL数字产品等投资项目。
C区为动力工业园区。位于动力区,启动区面积2.13平方公里。一是机电配套园。为提高电站设备配套规模和水平,推动电站配套企业发展,以机电配套园区为载体,重点引进电站配套企业,形成电站配套产业集群。二是对俄产业园。重点引进对俄木材采伐、运输、仓储加工企业,木材深加工企业,家具制造企业,木工机械及对俄贸易企业等。
启动区重点建设航飞科技电器有限公司、平山锅炉有限公司、哈尔滨绝缘材料厂、哈尔滨重型机械厂等一批企业投资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