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牡丹江市立新实验小学 六年八班 孙启涵
指导教师:林冬英
2009年,一个叫“马鹏飞”的名字传遍了祖国的大江南北,传遍了千家万户,传遍了校园的每个角落。他的事迹,不仅让我感动至深,也感动了亿万中国人的心。
马鹏飞,同我们一样,是个正处于灿烂童年的花季男孩。然而,命运却无情地对待这样一位天真善良的孩子。妈妈弃他而去,爸爸离家谋生,只剩下他与年迈体弱,双目失明的奶奶相依相靠,艰难度日,但他乐观面对生活,勇敢的挑起了生活的重担。
读完了马鹏飞同学的事迹,我感动得热泪盈眶。
一个只有十四岁的男孩,却夜以继日地做着连大人都很难做的到的事情。俗话说,久病床前无孝子,而马鹏飞,一做就是九年。九年来,他精打细算,让窘迫的家庭得以维持;九年来,他照顾奶奶细致入微,让失明的奶奶看到了希望;九年来,为了让奶奶吃的满意,自己却吃着粗茶淡饭;九年来,他刻苦学习,为自己的未来带来了曙光!就这样,一个孩子艰难地支撑了九年。
俗话说:自古英雄出寒门。向马鹏飞一样,困难不退缩,贫困不惧怕,笑对未来,胸有志向,一定能够成为祖国、民族的栋梁。祖国、民族的骄傲。
但是,看到这感天动地的孝子之时,我十分感动,同时也十分的惭愧。因为,在生活中,我没有做到“孝”字。启蒙读物《弟子规》曾说过:亲所好,力为具。亲所恶,谨为去。这一点,我经常背道而驰。父母、家人的教导,我常常违背,父母、家人的命令,我常常不用心去做,这对我今后的成长没有好处,也没有做到“孝”。
我常常埋怨父母、亲人的不是,在物质上没有做好,没有满足我那小小的私心,而看到马鹏飞同学身处那种家庭环境也没有怨天尤人,我十分懊悔当时的行为,有那么多亲人的关爱,也有良好的生活环境,我是最幸福的。
当今社会,作为独生子女的我们,做什么事情都以自己为主,忽视了孝敬亲人这伟大的传统,能够传承并发扬马鹏飞同学这种精神的人少之又少。从现在开始,我们应从点滴做起发扬这种精神,孝敬生你、养你、爱你的人,百善孝为先。
娱乐体育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