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网10月18日讯 16日上午,余姚市委书记陈伟俊接受了媒体行记者的集体采访。
首先陈伟俊介绍了余姚60年来的变化,60年来,历届党委和政府与时俱进,既践前猷,又赋新篇,带领勤劳智慧的余姚人民发扬“崇文崇德、开明开放、创新创优”的精神,极大地推进了余姚各项事业发展的进程。可以用三句话和六个方面来表述新中国成立60年来余姚取得的成就和巨变。三句话是:经济和社会快速发展,城乡建设旧貌换新颜,人民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解放初期的余姚,物质供应短缺,城市基础设施简陋,社会事业落后,人民生活十分贫困。随着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的逐步建立和完善,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诞生和发展,余姚逐步摆脱了物质匮乏的窘境,各项生产得到迅速恢复、发展。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的三十年,是余姚经济发展最好、最快的时期,也是余姚科学发展、率先发展的最好的时期,全市综合经济实力逐步增强。2008年余姚实现地区生产总值484.71亿元,人均生产总值达到5.84万元,财政收入70.24亿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51万元。目前,余姚市位居全国综合经济实力百强(县)市第18位、全国县域经济基本竞争力第9位、全国中小城市综合实力第14位。
当谈到将会如何来实现更好更快地发展时,陈伟俊指出,在新的历史起跑线上,余姚不断争创区域发展新优势,结合当地的地理条件和资源禀赋,提出了“长三角南翼先进特色制造业基地、现代和谐宜居城市和生态旅游休闲胜地”的三大发展定位,确定了“北工、中城、南闲”的发展布局,推进各区域间的协调发展,努力开创科学发展新局面。
在北部,整合资源集聚发展,加快建设以余姚工业园区和余姚滨海工业园为代表的特色制造业基地,并使之成为环杭州湾产业带中的核心区块;在中部,加快以中国塑料城及周边区域为重点的生产性服务业集聚区建设步伐,在中心城区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等城市产业,提升第三产业发展层次,努力建设和谐宜居城市;在南部,打响“四明山水”等为代表的生态旅游、文化旅游、红色旅游品牌,充分拓展市场,努力建设长三角旅游目的地。
今后几年,余姚的战略重点是着力推动“五大跨越”,建设富裕和谐新余姚。一是坚持创业创新,加快创新型城市建设,推动经济发展由“要素驱动”向“创新驱动”跨越。二是坚持宜居宜业,加快现代和谐宜居城市建设,推动城市建设由中等城市向宁波都市区北部中心组团跨越。三是坚持统筹发展,加快新农村建设,推动“传统农村”向“现代新农村”跨越。四是坚持民生为重,加快“和谐余姚”建设,推动“平安余姚”向“和谐余姚”跨越。五是坚持共建共享,加快“幸福余姚”建设,推动人的发展由偏重物质需求向全面发展跨越。
国内国际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