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多人对于网络编辑的概念仅停留在“搬运工”那样简单的理解,其实真不应该瞧不起这个最基本的“复制粘贴”。人的知识结构的建立,就像盖一座大厦,需要一砖一垒慢慢堆积,才可见到全貌。如果没有这个最基本的垒砖头的过程,是无法领略到做新闻的真谛的。新闻粘多了,慢慢的就知道哪些是好新闻,哪些是垃圾新闻,哪些新闻可以成系列,哪些新闻可以追踪。
从事网络编辑这个行业快三年,我深切地感受到要成为一名合格的网络编辑并不是件容易事,要日积月累,在实践工作中多看、多问、多写,做一个有“心”人。
有责任心
做编辑有一段时间了,一直感到有压力,感到身负的责任重大,感到点击签发的时候总是很沉重。每篇文章下面编辑的名字,并不是虚设的点缀,用来炫耀的饰品,而是一种责任的体现。它能告诉网民这篇文章是谁编的,谁对该文负有编辑责任。“责任是压力,也是动力。”一个有责任心的网络编辑会义无反顾地勇往直前,把责任心变成自觉行动。
合格的网络编辑一定要有责任意识、大局意识,要时时心系网站发展。要有存疑意识,不管是自己编辑的文章,或者是转载权威媒体的文章,都要认真核对。要有检查意识,稿件发布后要回过头来点击查看一番,确保要素齐全,内容无误,配图合适,访问正常,栏目归类准确,相关稿件合理等。网络媒体的传播速度要远远快于传统媒体,一旦编辑点击签发,责任就当时产生。因为,你所编辑的文章,也许马上会被别的网络媒体再次转载。如果网络编辑缺乏责任心,凡事都应付,那么网站就会杂草丛生。小到一篇文章,如果错误百出,网友看了就会很失望,会感觉像吃进一只苍蝇,不但对该编辑不信任,连对作者甚至整个网站都会产生怀疑,试问这样的网站还如何生存?
有细心
网络无小事,一出事便是大事。在日常的工作中,如果不对文章进行细致严谨的编辑、核对,就有可能造成虚假新闻,较为严重的后果是出现政治性错误。在稿件编辑中不细心,丢三落四,会造成文章语句不通,给网民的阅读带来不便,也在某种程度上影响了网站品牌的塑造。
当然,细心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做到的,要在日常工作中多看、多问、多写,日积月累,尽力杜绝因细心而出现的各类错误,养成良好习惯。在转载时,一定要确保稿件来源合法,不转载那些没有新闻登载资质的网站的稿件,并且不迷信权威。即便是合法来源,也不能完全依赖,在转载的稿件时,有作者的,一定要署名,不然会侵犯原作者以及原刊发单位的正当权益,搞不好会给自家网站带来麻烦。细致、严谨、认真对待每一篇稿件,切不可马虎应付。发现问题,立即改正;遇到不能把握的,一定要提交上级领导审查处理。细心的编辑还能够捕捉到好的新闻线索,编辑出好的新闻产品来。
有恒心
每一天都要带着激情去工作,保持良好的心态,力求超越。现在大多数新闻网站内容都是复制粘贴来的,编辑们也都养成一种“偷”的习惯,即到别的网站去复制现成的。久而久之,丧失了原创的动力,丧失了工作的热情,感觉每天都是反复地在做着同一件事。
我刚接手社会频道的时候,就有过这种感觉。整天漫无目的地在网上打转,即便更新频道,也找不出多少热情,找不出几条能感动我的新闻。在这种情绪下编辑出来的文章,自然也不可能吸引多少网民,所以频道的访问量,一直没有进展。好在我发现了自己的问题,及时向老编辑的请教。“把频道当成是自己的孩子,多一些爱,多一些关怀给他,他自然会成长的好,成长的快。”带着这种感情,我去培养着我的孩子,现在他正在健康地成长着。
网络编辑工作很苦,很累,还很枯燥,往往只是在默默地耕耘。即然我们选择了这行,就一定要在漫长的编辑旅程中持之以恒。不能要因为暂时点击量不高,文章不被网友青睐而失去耐心,自怨自艾,缺乏动力。要找准自己网站的定位、频道的定位,依照新闻转载规定,认真细致地编辑好每一篇文章,一以贯之。(东北网编辑部吕博)
娱乐体育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