妇联组织在促进妇女创业就业中的角色和作用
http://heilongjiang.dbw.cn   2009年05月28日 19:34:12

  当前,金融危机引发的就业难已成为国际社会共性的问题,女性就业更是首当其冲,特别我们这样一个制造加工出口占经济发展重要比重的国家,受到出口经济的影响,女性就业更是遭遇严重的挤压。收入决定消费,没有积极的就业就无谈拉动内需,所以就业关系到经济的发展,关系到妇女的生存发展,更关系到社会的稳定。妇联组织作为党政府联系妇女的桥梁和纽带,在国家促进创业就业的中心大局中,把促进妇女创业就业作为今后一个时期的工作重点,紧紧围绕国家促进就业的重大战略部署,从代表维护服务妇女利益的实际出发,充分发挥妇联组织网络健全、载体丰富、广联各方的独特优势,努力成为推动妇女创业就业工作的协调者、资源的整合者、战略行动的执行者,要协助各级党政,做好促进妇女创业就业的思想发动、技能培训,资源整合、典型培树、示范引带等工作。

  一、思想发动。

  广大妇女特别是下岗失业妇女、进城务工妇女,虽然有着强烈的就业需求和意愿,但由于生活层面和思想文化的局限,对国家积极应对金融危机陆续出台的促进创业就业的相关政策认识理解有定的阻碍,而妇联组织更了解贴近妇女实际和健全的组织网络优势则是消除这一阻碍的有效途径,妇联可以通过纵向到底的妇女组织网络(街村妇代会),把党和国家的各项促进创业就业的政策,以通俗易懂的方式直接传递给广大妇女群众.使国家的优惠政策真正惠及到妇女群众,也使对妇女创业就业的引导和思想发动更富有成效。如我县妇联搜集了解上级及有关部门服务创业就业的优惠政策措施,组成宣讲团深入到社区及乡村巡回进行自主创业就业优惠政策的宣传.又如省妇联和省供销合作总社联合实施“巾帼合作创业示范工程”后,为了让广大妇女了解这一工程,我们邀请省供销总社指导处处长吕长华到绥棱,为全县268名妇女骨干解读专业合作社法和相关政策.提高了她们对政策的认知度和运用能力。妇女骨干回村后,立即将这个惠及妇女的好政策再宣传给本村的妇女群众。通过政策宣传,广大妇女参与创办妇女专业合作社的积极性空前高涨。在一些女大户、女能人的带领下,截止目前,我县已注册成立了专业特点强、发展前景广、规模比较大的各类妇女专业合作社15个,发展社员200多户,注册资金达600多万元。首家成立的绥棱县日月新草柳编织合作社已发展会员2400人,已签定订单200万元。绥中乡永丰马铃薯种植专业合作社连片种植200垧马铃薯,现已与广州青远市经销商、哈市薯条原料商签定了供销合同,已收到订金10万元。可以说,通过妇联组织的思想发动和政策讲解,有效地激发了广大妇女创业就业的内在动力,使创业自强观念逐渐根置于妇女心中。

  二、推进技能培训。

  促进妇女素质提升是妇联组织的重要职能,技能是妇女创业就业的重要基础。多年来妇联在推进妇女素质提升中创造了丰富的载体,如双学双比活动中的畜牧兴家、妇女牵手致富、农村妇女科技培训学校、巾帼科技示范基地,市场带千村等;巾帼建功活动中的妇女创岗建功、岗村共建等活动。这些载体为妇女科技文化素质提升,为掌握一定的就业技能发挥了重要的作用,这是妇联组织长期以来的传统优势所在.在目前积极应对金融危机促进妇女创业就业中,妇联组织要充分发挥载体优势,特别是要结合市场的需求和妇女自身的优势,组织多种方式的技能培训.积极发挥妇联组织在促进妇女创业就业中的扶持作用。如按需培训。根据市场需求和新产业的发展需要,开展具有市场导向性的就业培训和“订单式”的定向培训,增强培训的针对性、实用性和有效性。依托农村妇女科技培训学校和“农家女”大讲堂等培训阵地,与劳转办、劳动局、职业技术学校等单位主动合作,“借船出海”、“借水行舟”,组织有就业意向、有创业意愿的妇女进行技能培训,以扩大职业选择范围,提高岗位适应能力。2008年我们得知哈市急需一批“月嫂”,工资超出普通家政服务员一倍,我们在第一时间精心挑选出有育儿经验的20名妇女,将她们组织起来送到哈尔滨市家政服务员培训基地,按照月嫂的标准对号培训,她们上岗后,反响非常好。目前,我县输送的家政服务员不但在省内得到了认可,而且已打入北京、天津、大连等地。纪小晶等家政服务员还被评为国家级优秀服务员,如今一些省市领导都直接找妇联要服务员。又如以帮带训。在农村,通过重点帮扶一批“妇”字号科技示范大户和建立一批示范基地,培育一批以女经纪人、女致富带头人、女能人为重要骨干的农村妇女创业人才队伍,充分发挥她们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中的示范带动作用,帮助有创业需求的妇女普及科技知识、改进种植养殖技术,改善田间管理,提高土地产出效益。再如项目促训。把发展项目作为一个促进培训的手段来对待,鼓励广大妇女在发展实践中提高,在项目建设上磨练。在发展草柳编织项目上,我们以县草柳编厂为龙头,上集镇草柳编协会为依托,通过举办培训班、开展编织竞赛及工艺品创汇赛等形式,面对面进行技术培训,边培训边操作,引导广大妇女参与到草柳编行业中来,使妇女不出家门就能进行草柳编加工,仅此一项,从业妇女每人每年可增收6000多元。

 [1] [2] 下一页
作者:    来源: 东北网     编辑: 隋洪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