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牡丹江林管局木材处处长郭春江
东北、内蒙古林区森林生态资源环境开发近60年,在社会主义建设进程中,曾发挥过重要作用。改革开放30年,用科学发展观审视它的利弊得失,探索它的经营方略,研究它的潜能,管护好它的再生资源,对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小康和谐社会,具有积极意义。
一、开发
东北、内蒙古林区森林生态资源环境,绵延长白山、完达山、大小兴安岭三四千里;跨越吉林、黑龙江、内蒙古三省区,总面积约40多万平方公里。自从盘古开天地,自然生长着针叶清堂林或针阔叶混交林。红松、落叶松、樟子松、云冷杉、水曲柳、黄菠萝、核桃秋、水冬瓜、暴巴子、柞榆桦椴杨柳等许许多多胸径合抱参天大树密密麻麻,郁郁葱葱,生发出沁人心脾的清香,构成极好的经济林。各类无数针阔叶软硬质树木及野生动植物资源特别丰富。
这片森林生态环境涵盖着额尔古纳河、黑龙江、松花江、嫩江、牡丹江、乌苏里江、图们江、鸭绿江等无数支岔河流水系源头。它承载着涵养水分、保护水土、调节气候、防风护田、滋养动植物等功能,润泽着这方天然净土。秋冬季里,到处是漭漭林海雪原。寒风同林木共舞,呼啸过后一片静谧。雪地留下獐狍野鹿黑熊等踪迹。偶尔有老虎驾御野猪群,孤猪被害印迹。夏季里,林木枝繁叶茂,苍翠欲滴,几步之遥,隔物不见。河水滔滔硠鸣,溪水淙淙潺潺,莺啼鸟啭,花草清香四溢,更有云雾缭绕,岚气蒸腾,湿润幽静,仿佛世外桃源。
东北、内蒙古林区森林生态环境开发利用,伴随着新中国成长逐渐进行。解放战争时期,1948年,由前松江省林务总局组织开发,设牡丹江、伊春两个林业管理局。国民经济恢复时期,1952年,由当时的东北行政委员会机构东北林业部组织进一步开发,设牡丹江、伊春、吉林、牙克石四个林业管理局。基层林务局一律改称森林工业局,以工业化水准进军大森林。其后,随着行政区划变更,东北林业部迁至哈尔滨市,改称东北森林工业总局。1964年,国家森工部组织开发大兴安岭林区,设立大兴安岭森林工业管理局。至此,东北、内蒙古林区森林生态环境开发全面铺开。期间,1962年国家领导人到伊春林区视察,对采伐小工队表示赞赏,提出育重于采,建设营林新村设想。东北、内蒙古林区先后建立年产木材几万—几十万立方米的林业企业70多家。各企业定时装有木材专列,按照铁路运输木材流向图,源源不断发往祖国各地。上个世纪七十年代末至八十年代初,是木材产量高峰期。每日进出哈尔滨、长春、沈阳直达山海关的木材专列50多列。
二、经营
森林资源供人民索取利用,是天经地义的,必需的。但绝不该毁坏再生功能,超负荷索取,甚至绝种断后。开发初期作业,实行径级择伐,秋采冬运,畜力集材。1955年推广前苏联皆伐生产模式,机械化生产。先是KT-12拖拉机集原条,逐渐运用J-40、J-50、J-80大马力拖拉机集原条。自然环境生态循环功能遭到严重破坏。伐倒一棵树,不掌握树倒方向,随便倒,近侧幼龄树木生命不保。拖拉机集原条不是单根抽,随便绞集,打捕拉杆,别亮子,一别屠戮一片。拖带行走时,集束小头,大头成扇面形,宽度3—10m不等。路过地面根径20cm以下树木,有的刮折,有的刮倒,有的连根拖出。封号林班一片狼籍,秃头、蜡扦子稀疏兀立。即使集后余生的壮幼龄树,难免伤残累累,根系裸露,成了风倒风折目标。伐区毁了胸径碗口粗细以下壮幼龄树,补植1cm粗细的幼苗。成活率,保留率,成林率绝没有原生树种长得快。高寒地带集后林班,全靠天然更新,林相树种基本退化。
还有更大的生态功能惨遭严重破坏。那就是森林自身调节气候的生态循环功能肢离破碎。林木下,山坡上,沟塘里,湿地中,百余年沤渍的残枝败叶腐殖物植被层,厚度在20—50cm左右,松软类似海绵体,蓄涵着充足水分。人脚稍停,蓄水就浸过脚面。总面积植被层蓄水量,远远超过兴凯湖容量。早先原生植被层找一点和泥土非常困难。现在林班地表,类似掘土机掘过,凸凹连片,沟渠纵横。水土流失严重,大大减弱了蓄水功能。无数原始湿地一步跨越的涓涓小溪,被冲扩成几许步宽的泄水大河。上世纪六十至八十年代几次山洪爆发,流域损失惨重。气候远离了湿润现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