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网4月23日电(记者封硕)新颖别致的两层小楼,干净整洁的院落,让人一望而知主人的殷实。“儿子在南方打工,一月往家捎800元;俺老两口管着3亩果园,一年能净落5000元;一年卖十来头猪,能落三四千元。这一算,收入至少比3年前翻了一番!”说起近年来的变化,五龙口镇莲东村村民党丰收就滔滔不绝。
近年来,市农业局坚持产业富农、项目扶农、科技兴农、政策护农“四轮驱动”,让农民乘上了“致富快车”。据统计部门预测,2006年,全市农业总产值预计可达18亿元,农业增加值完成10.9亿元,分别较2002年底增长37.4%和37.9%。全市农民人均纯收入可达4240元,较2002年增长57%。
———产业富农。2003年以来,我市按照高产、优质、高效、生态、安全的要求,加快建设优势农产品产业带,优化种植结构,基本形成了以山区为主的优质烟叶、中药材、林果,以平原为主的优质粮、花卉、无公害蔬菜等各具特色的区域生产新格局。目前全市已发展无公害蔬菜3.85万亩,优质烟叶2.9万亩,网箱养鱼1.35万箱,花卉苗木9100亩,制种2.5万亩,中药材1.2万亩。围绕优势产业,我市积极促进农业产业向产前、产后两头延伸。全市已培育和建立龙头企业28家,农村经济合作组织182个,通过“公司+基地+农户”的方式,建立农业产业化基地5万余亩,连接农户4万多户。
———项目扶农。为进一步完善农业基础设施,改善农业生产条件,近年来,我市大力实施项目带动战略,先后实施了智能化植物克隆繁育基地、5万亩国家级玉米良种繁育基地、农产品质量检测中心、中低产田改造、瑞星种猪养殖项目、农村户用沼气、劳动力转移培训、双向卫星远程教育培训系统远端接收站等一系列国家级、省级建设项目,共完成农业综合开发中低产田改造5.9万亩,发展蔬菜温室大棚5758座,沼气池4000座,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1.2万人次,新增农业总产值1805万元,受益农民新增纯收入1527万元。
———科技兴农。2003年以来,我市抓住“千村农业科技培训行动”和“新型农民科技培训项目”实施机遇,先后组织培训班450余期,发放科技书籍2.4万册,有12万人次的农民接受了科技培训,成为建设新农村的主力军和受益者。与此同时,我市以提高农业竞争力为核心,大力推进科技进步与技术创新,加速了农业科技成果和先进适用技术的转化应用,4年来累计完成农业新品种和新模式251项。农业标准化工作稳步推进,目前已认定无公害农产品29个、无公害农产品产地27个、“绿色食品”3个,成为我市农产品进入外地市场的“通行证”。
———政策护农。近年来,我市认真落实党和国家各项支农惠农政策,依法维护农民合法权益。一是进一步稳定和完善土地承包关系,积极探索新形势下土地合理流转的新机制,妥善解决农业结构调整和农业产业化经营中的用地难题。二是加强对农民负担的监督管理,严厉查处加重农民负担的违规违纪问题。三是推行“村财务乡监督”和农村会计集中办公制度,进一步规范农村财务管理,全市民主理财和财务公开率达到90%以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