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0后”出生的甘应鑫,新近发表的短篇小说《彼岸》将关注的视角放在了大学生中精神压抑的那群,其实这也是现在大学生活中存在的一种寻常状态。关注大学生的精神,让习以为常的大学情感逻辑经受一次冲击,这也许是《彼岸》的立意所在。
非理性驱动的个人行为
在我看来,《彼岸》就像一次情感的偷渡,带着一种冒险精神。小说里的每一个人都过着一种“非正常”的生活,虽谈不上荒诞,但当这些“非正常”聚合到一起后,就不能不让人深思。像家庭教师“魏小雨”和他学生“凤姐”爱情自由的到来,往往带来一些非理性行为,非理性驱动是个体行为失控的原因之一,而一些外在条件往往又会催生或加深这种非理性,例如经济因素。而这些看似简单的因素,一旦进入人的内心,就变得复杂起来,当魏小雨与室友之间又不能彼此分享内心深刻而复杂的经验,他们的骚动只能用“非正常”的形式呈现,于是,他们愤慨,忧郁,酗酒,寻找异性。可是这并不能消除他们内心深处的焦躁与孤独。心灵痛楚依旧无法言说。“大学使许多人的人生轨迹产生交叉,而后注定又向各自的固定方向驶去。”
体验是成熟的催化剂
《彼岸》弥漫着一种颓废的气息。无可否认,颓废在自我解放的过程中是有着积极的一面。正如佛家所说,“我不入地狱,谁入地狱”,作者在一次情感的放逐之中,经历着一种前所未有的体验。体验会使人成长,而刻骨铭心的体验是成熟的催化剂。小说以“我”作为叙事视角,在提供了一种对照的正常的成长模式的同时,也隐约地引入一个青春恋情的线索——与“那个比我大8岁的学生”相爱。但是正如任何事情都具有多面性一样,它导致的结局可能有很多种,或者说没有结局,“看来她去,并不是躲我,她是投奔自己丈夫,可能一个女人最终总会守住一个男人,而他守的不是我。”小说结局似乎有着一种必然的偶然存在。
意识的流动与跳跃
从形式上来看,《彼岸》带有意识流的色彩,而文章的小标题“秋、冬、春、夏、秋”似乎构成某种循环,季节的循环与生活的无常构成了差异,形成对比。小说里每个人都在自觉不自觉地寻找“彼岸”,像蒙蒙的同性之爱是很难抵达的,或者说抵达之后并不如自己先前所想;而更多的时候,像魏小雨跟有夫之妇的异性之爱,是永远无法抵达的,永远不知道“彼岸”还有多远。
我觉得《彼岸》在语言上似乎可以更加精致一些。对描写带有强烈个体色彩尤其是关乎情感的作品而言,语言的精致是必不可少的。事实上,意识的流动与跳越,往往会产生一些精彩的片断。正如一条河流,曲折之中的瀑布或漩涡,使水一下子变得更加生动。
当然,《彼岸》中已经有了这种给人冲击的地方。在我看来,细节永远都是作品最需要的,因而也是最应该下功夫的地方。(甘应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