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日,哈二职146门线上课程拉开云课堂序幕。电脑、手机、网线,一个假期未见的笑脸就这样在彼此屏幕前呈现。
身为教育工作者,哈二职教学副校长李鸣华牢记自己肩负的神圣使命,积极组织开展线上教学,最大限度减少疫情对教学工作的影响,指导教师将疫情防控这本敬畏自然、尊重生命的教科书融入到课堂教学全过程,使学生感受战“疫”中的中国力量、中国精神和中国效率,帮助师生消除焦虑情绪,坚定必胜信念,同时深入防疫一线承担下沉社区站岗工作,圆满完成中高考等重大考务工作。

顶层设计,科学部署
积极筹备,点燃教育激情
接到延期开学通知后,李鸣华同志与校领导班子共同商议、统一部署,为切实保护好疫情期间师生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以视频会议、问卷调查等形式,及时了解师生需求,掌握居家网络环境、教学设备等详实信息;紧紧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优化人才培养方案,调整教学计划,积极引导教师优选教学内容、科学使用网络资源;确定高一、高二学年使用钉钉在线课堂,高三学年应用QQ“群课堂”,以直播、录播或在线指导等多种形式组织1969名学生开展线上教学。
虽然有数字校园实验校建设基础,但对于注重专业技能培养的中职教育来说,李鸣华同志深知老师们的教学压力。为科学合理落实好“停课不停学、停课不停教”,她深入细致研究专业具体情况,就实施细节及可能出现的问题进行交流研讨,制定详实的《延期开学工作预案》等“三表一案”和《2020年春季开学“零起点教学”计划》等七项工作方案,提前做好线上开课准备。她鼓励教师:打赢线上教学攻坚战,既是挑战也是机遇。能打硬仗是二职人的一贯作风,让我们在手机端、电脑前,点燃教育激情,激发教育智慧,上好每一节课,管理好每一位学生,为抗击疫情奉献教育工作者的一份力量!
加强培训,架起网络彩虹
为帮助教师熟练运用基于钉钉平台的线上教学技术,她组建“在线教学培训群”,针对线上教学具体操作过程及注意事项开展技术培训,明确单群、多群直播和录播等操作办法;直播教学,总结经验,发布《在线教学指南之任课教师篇》等5份教学指导文件;组织钉钉平台课堂教学压力测试,带领专业团队审核教师PPT、视频等教学资源和录播视频;她以高度的政治责任感制定科学措施,明确教务、技术等五个管理团队查课、督导等职责,及时协调解决突发问题,全方位保障线上教学质量和安全。
在这场人类历史上首次最大规模的在线教学实践中,哈二职195名教师在统一规划指导下,以直播教学为主,辅以212节录播课程,圆满完成教学任务,为中国特色复学复课、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做出重要贡献。繁重的工作之余,李鸣华还积极撰写教学案例4篇和推文6篇,《“屏”聚——探讨战“疫”时期的线上教研》等6份稿件在学校和市教研院微信公众号推送,取得较好的社会反响。
身先士卒,做好“导师”
在不经意间产生共鸣,于无声处涤荡心灵,是李鸣华不断追求的育人境界;课上“有滋有味”,课下“回味无穷”,是她一贯秉承的教学艺术。
整合资源,精心设计教学
疫情期间,李鸣华同志承担中餐烹饪专业《中国饮食文化》2个学年13个教学班505名学生的教学任务。线上授课每课时30分钟,知识容量相对增大。凭借多年的信息化教学经验,她深知在屏幕前观看的学生们喜欢的教学形式。采用项目教学法实施教学,精心筛选教学资源,剪辑音视频,制作微课,完善创新教学内容,既与当前疫情防控紧密结合,又与学生日常生活、专业学习密切联系。她旁征博引,将知识点贯穿于案例之中,将疫情防控“教科书”融入教学全过程,有效提高线上教学质量。
因学定教,落实课程思政
线上教学课堂管控难,师生之间远没有面对面交流那么顺畅。为克服线上教学单向知识传播的弊端,课前,她发布学情调查,掌握学生知识基础和思想动向;课上,采用师生共享屏幕,播放课件讲解,讨论区、交流区,引导学生参与教学活动,改进教师“主播”、学生观看的模式,提升学生的参与度与专注度;课后,视频回放,班级群发布复习材料,答疑解惑,激励学生自主学习。
一学期的线上学习让学生对中国饮食文化有更深层次的了解,增强战胜困难的信心,培养爱国情怀。《中国筷子文化》一课她倡导公筷制,指导学生注意饮食卫生,保证身体健康;《中国药膳文化》一课她引导学生关注食材营养,合理搭配饮食,提高自身免疫力。教学拉近了她与学生之间的距离,帮助学生提高对疫情的正确认识,丰富专业知识,收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中国饮食文化的地域差异》一课在全省中等职业学校线上教学优秀展示活动中被评为优秀课例。
教书,我们责无旁贷,育人,更是我们神圣的使命。疫情没有压垮我们强大的祖国,停课也一定不会阻挡师生求知精进的脚步。停课不停学,梦想不延期,做时间的主人,让师生提高自身技能,回报家庭和社会,是职教人义不容辞的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