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加强乡风文明建设,全面助推乡村振兴。按照市委市政府的统一部署,在全面做好疫情防控工作的同时,深入实施了“好日子,从好习惯开始”农民素质和生活品质提升工程,引导农民逐渐养成好习惯,不断提升生活品质。为此,北安市精神文明建设指导委员会在全市范围内开展北安市第三届“脱贫之星”评选活动。通过正向激励教育,引导广大贫困群众树立自立自强、勤劳致富、脱贫光荣意识,切实增强贫困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和荣誉感,形成“自立自强、文明向上、爱护环境”的农村新风尚。
经过逐级推荐和严格评审,最后评选出“脱贫之星”40名,分别为自强之星18名、卫生之星12名、孝心之星10名。今天为您介绍的是孝心之星(排名不分先后):
孝心之星
城郊乡1名
张玉清是城郊乡革命村村民,他患有心脏病,妻子类风湿、股骨头坏死,无劳动能力。平时他舍不得多花一分钱,可在孝敬父母身上,却非常大方。正是他这颗赤诚的孝心,赢得了大家的赞誉和好评,也因为他的孝心,他们家连续三年获得“五好家庭、文明家庭”光荣称号。
通北镇1名
赵艳新是通北镇海晟社区居民,婆婆卧床三十多年,大小便不能自理,她每天为老人擦身体、清洗衣物和被褥,她陪着婆婆熬过数不清的日日夜夜,白天给婆婆做一些饭菜,半夜起来为婆婆擦身体。她对婆婆的真心付出,在邻里间已传为佳话。
赵光镇1名
说起赵光镇北乐村村民张丽华,村里人无人不知无人不晓,她孝敬公婆的佳话传遍了整个村子,前几年她公公瘫痪在床,吃喝拉撒都在床上,无论家务多忙每天张丽华都要为公公端屎端尿,擦洗身体,伺候老人吃饭,但她从来没有抱怨过,她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诠释了百善孝为先的真谛。
二井镇2名
二井镇二井村孝女王春莲,为照顾母亲搬到母亲家隔壁居住,每日为母亲整理卫生、做饭、收拾院子。母亲因脑梗先后两次住院治疗,她没日没夜在医院照料,老人年纪大久坐不了,她就抱着母亲点滴,母亲时常胃口不好,她就换着口味去做母亲喜欢的饭菜。她的孝心令村里人交口称赞。
刘建利是二井镇联立村村民,2016年他被确诊为肺癌,干不了体力活的他每日承担着照料母亲的责任,为让母亲吃的可口,每次都是先把母亲喂完,他夫妻俩再吃;每天为爱干净的母亲梳头、洗脸、洗脚、为母亲换上干净的衣服,把老人照顾的十分细致,他的孝心得到了全村人的广泛好评。
石泉镇2名
王洪军是石泉镇勤俭村村民,一家4口人,母亲瘫痪在床,妻子患有脑瘤,为让母亲和妻子得到更好的照顾,他筹集资金养殖了几头肉牛增收,虽然母亲与妻子相继去世了,但王洪军多年照顾母亲和妻子的感人故事在村里一直流传着。
石泉镇石华村村民曹金贵,照顾年迈多病的丈母娘多年,陪老人看病打针是常事。为了增加家庭收入,他一边照顾老人一边种地、打工、干零活千方百计的为老人添营养。他对待老人的孝心,赢得了村民们的一致称道。
杨家乡1名
杨家乡新荣村村民刘冬雪,母亲智力障碍,父亲体弱需要长年吸氧维持健康,生活不能自理,刘冬雪从早到晚,像机器一样,马不停蹄地照顾父亲母亲,喂饭、洗涮、帮父亲吸氧、定点喂药、推父亲晒太阳。她的孝心感动了苍天,冬雪父亲的病真的在一天天的见好,她的事迹也像暖阳一样传遍了全村。
东胜乡1名
而立之年的黄金华是东胜乡东北村四组村民,公公脑淤血常年瘫痪在床,婆婆二级视力并患有股骨头坏死,走路不便。黄金华照顾公公婆婆十几年如一日从无怨言。公公因病常常发脾气、摔东西,曾两度寻短见都被她制止并耐心说服,她还经常给老人按摩、陪老人唠嗑、给老人勤洗衣服和被褥,在她的精心照顾下两位老人对生活重拾了信心,她的孝心成为了全村人的美谈。
海星镇1名
海星镇治安村残疾人王金财,母亲生病卧床不能自理,他毅然承担起照顾母亲的责任,十年如一日每天都把母亲伺候的干干净净,室内外卫生也收拾的井井有条,邻里关系也处理的非常和谐,邻居都夸他是个孝心的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