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东北网  >  东北网专题  >  专题新闻
搜 索
黑龙江建筑职业技术学院建设工程管理系主任吴耀伟:立德树人为根本 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2019-05-27 13:47:07 来源:  作者:
关注东北网
微博
Qzone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强调: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发展道路,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为把贯彻落实总书记讲话精神引向深入,深化思想政治教育改革,高校院系应该坚持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有机地融入“三全育人”理念,以实现学生德才兼备和全面发展目标。

  一、创新育人模式,构建“1310”一体化育人体系

  建设工程管理系的育人目标是培养在工程建设领域具有专业技能素养、创新素养、职业精神、团队精神、终身学习能力和社会能力的可以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新时代人才。由此在推进改革工作中,力图通过两年的努力构建“1310”一体化育人体系。什么是“1310”一体化育人体系呢?

  1.以“1条”新思政观为指导,构建全过程育人新模式。足新时代,立足行业,立足专业,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是知识体系教育同思想政治教育的结合与综合这一基本认识出发,整合各方育人资源,把促进学生成长作为学校一切工作的出发点,构建建设工程管理系“1310”育人工作格局。

  2.以“3个”平台建设为保障,挖掘全员育人新途径。搭党团建设平台,以制度保障育人、活动促进育人,发挥党团组织协同育人作用。向课外8小时要育人效果,实施服务青年学生成长发展工程。搭教学团队建设平台,以师生为中心,将育人贯穿教育教学各环节。在教学团队建设上,注重队伍协同。由专业教师、党员干部、企业专家、学生骨干组成教学、科研团队。党员干部引领政治方向,专业教师带入专业素养,企业专家注重企业优秀文化和职业精神,学生全过程参与确保成果满足诉求。搭学生组织和班级建设平台,把握学生思想和发展需求,夯实育人工作基础。

  在学生组织建设上,以学生会、学生社团建设为平台,打造学生干部队伍、专业技能专家、文体活动明星三个学生群体。坚持“学生的活动由学生办”,将活动项目化,列项目表,由学生选择、设计活动单元,淘汰学生不需要、不喜欢、不参加的项目,向课外8小时要教育成效。

  3.以“10大”育人体系为载体,探索全方位育人新方法。

  探索以课程、科研、实践、文化、网络、心理、管理、服务、资助、组织为载体的育人新方法,实现“组织协同、制度协同、队伍协同、环境协同”创新发展。全面统筹建设工程管理系各环节、各方面的育人资源和育人力量,着力打通育人“最后一公里”。

  二、改革要聚焦思想政治工作扫盲区、接断点

  1.统筹推进课程育人。

  实施“课程思政项目”建设。优化课程设置,修订专业教材,完善教学设计,强化在线课程教育,专任教师结合专业特点、人才培养要求和自身特长参与课外教育工作。一是开展“课前五分钟”思政教育活动。二是各门课程要传授职业道德理念。三是长期开展教案设计大赛,将育人元素融入教案设计中,夯实课程育人基础。四是团总支、学工办以学生综合素养提升认证为基础,将学生活动项目化,开发党团微课建设,创新活动形式统筹做好素质教育在专业、班级、社团等各个层面的实施。

  2.着力加强科研育人。

  实施“科教创新协同项目”建设。发挥科研育人功能,引导师生树立正确的政治方向、价值取向、学术导向,培养师生至诚报国的理想追求、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开拓创新的进取意识和严谨求实的科研作风。健全优秀成果评选推广机制,实施科研创新团队培育支持计划、科教协同育人计划、培养选树科研育人示范项目、示范团队。

  3.扎实推动实践育人。

  实施“三下乡实践项目”、“志愿服务品牌项目”“体验式育人项目”建设。鼓励开展体验式的育人活动,坚持理论教育与实践养成相结合,培育建设一批实践育人与创新创业示范基地。

  4.深入推进文化育人。

  实施“文化长廊项目”、“中华传统文化项目”、“红色革命文化工程”、“职业道德和工匠精神文化建设工程”、“阳光寝室文化体育工程”等五大项目(工程)建设。深入开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教育,践行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科学规划和建设系文化长廊,构建与职业文化、企业文化、中华传统文化相融合的具有建设工程管理系特色的校园文化氛围。

  5.创新推动网络育人。

  实施“新媒体矩阵项目”建设。大力推进网络教育,推动思想政治工作传统优势同信息技术高度融合,引导师生强化网络意识,树立网络思维,提升网络文明素养,创作微视频等网络文化产品,传播主旋律、弘扬正能量,守护好网络精神家园。

  6.大力促进心理育人

  实施“阳光心理项目”建设。深入构建教育教学、实践活动、咨询服务、预防干预、平台保障“五位一体”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格局。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测评,完善学校、院系、班级、宿舍“四级”预警防控体系。

  7.切实强化管理育人。

  实施“三联三促行动”建设。以提高管理水平和质量为核心,将育人工作贯穿于日常管理的各个环节与细节中,建立健全管理育人相关制度,以育人为中心的党员干部联系企业机制,促进校企合作;实行党员干部联系教研室、班级制度,促进学生成长成才的“三联三促”行动。

  8.不断深化服务育人。

  实施“育人制度工程”建设。根据服务育人的职责要求,建立健全服务育人相关制度。设立系主任信箱,学生意见箱和系官方微博、公众号,畅通学生反映问题的渠道,及时帮助学生解决实际问题。

  9.全面推进资助育人。

  实施“助学·筑梦·铸人项目”建设。建立国家资助、学校奖助、社会捐助、学生自助“四位一体”的发展型资助体系,形成“解困—育人—成才—回馈”的良性循环,完善勤工助学管理办法,健全四级资助认定工作机制,开展励志教育、感恩教育、诚信教育和金融常识教育。

  10.积极优化组织育人。

  实施“党旗飘扬在路上”“党团员先优岗”创建工程。把组织建设与教育引领结合起来,发挥党总支政治核心作用和基层党支部战斗堡垒作用,发挥工会、共青团、学生会等组织的联系服务、团结凝聚师生的桥梁纽带作用,把思想政治教育贯穿各项教育教学工作和活动,促进师生全面发展。

责任编辑:王蕊

【专题】全省教育系统解放思想推进高质量发展大讨论活动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