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东北网  >  东北网专题  >  专题新闻
搜 索
牡丹江师范学院国际合作处姜秀梅:找准问题导向 推进学校教育国际化发展
2019-05-22 15:13:53 来源:  作者:
关注东北网
微博
Qzone

  高等教育国际化是经济全球化的必然产物,是世界高等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也是我国深化教育体制改革、充分整合利用国际国内两种资源、促进高等教育又好又快发展的客观要求。我校地处东北亚区域中心、“一带一路经济带沿线”,具有得天独厚的地缘优势。如何把地缘优势转化为国际化办学优势,全面提升我校国际交流合作的层次、水平和对外影响,是我们长期以来一直思考的课题。

  对照指标和对比兄弟院校的实际,我校目前主要存在以下问题:对教育国际化认识不够,对提升国际化水平的内在动力不足;学校国际化办学水平不高,国际合作力量不强;学校国际化工作机制还不健全,国际化建设评价指标没有落实;项目宣传等工作还不到位,师生国际化参与度不够;学历教育留学生教学、管理有待进一步规范等。针对以上问题,我们认为:

  1.建立健全各项制度,保障“国际化”战略的全面实施

  继续构建“以学校为主导、以学院为主体、以项目为支撑、以师生为主角”的国际交流与合作工作机制(规划、咨询、实施、评估、激励、保障等),对国际化工作的落地、成效、辐射作用以及国际化对教学科研的反拨、促进作用进行评价和反馈。建议学校在人才使用、职称评定、经费投入等的政策制定上,充分考虑国际化建设需要,对直接承担国际合作项目的学院和已确定为国际化建设试点单位的二级学院进行政策倾斜;对在课程、专业、人才培养等方面进行国际化建设改革的项目给予资助;对进行全外语、双语教学的教师在分配机制上给予政策调整;对国际交流合作工作方面业绩突出的单位和人员给予表彰和奖励,促进各学院推进国际化建设。

  2.加强人才队伍国际化建设,提升学校国际化能力

  确定我校建设重点国际化学科的单位。首先选择留学归国教师较多的学科专业如经济管理学院旅游专业进行试点,整合校内资源,组织双语教学团队,设立双语教学试点班级,适当给予资金和政策倾斜,打造特色项目,培育国际化合作基础,形成示范效应,以此提升教师和学生的国际化水平,最终推进学校本硕专业由双语教学向全英语教学迈进。

  在认真研读相关政策和项目的基础上,打造我校教师“国家公派、单位派出、自费留学”三位一体的出国留学、访学格局。建议学校积极筹措资金,落实2016年外事工作会议上提出的“中青年骨干教师出国培训计划”和“杰出教师出国访学计划”,提高单位派出针对性和实效性,重点加强有合作潜力的专业“双语”师资的国外培训,采取“请进来”与“走出去”相结合的方式,提升师资培养培训质量,为国际化课程建设和全过程外语授课专业提供人才支撑,建立双语教学人才奖励机制。

  3.强化大学生外语教学,提高学生海外学习的参与度

  加大大学外语教学力度,提高大学生外语整体水平,为学生出国留学打好语言基础。切实做好学生出国留学的“选、派、管、回、用”工作,加强全链条留学人员管理服务体系,优化出国留学服务。充分利用我校国外友好院校和社会资源,做好出国留学宣传工作,鼓励学生以交换生、专业实习、海外带薪实习、冬夏令营、联合办学和出国深造等多种形式出国学习。

  4.加强宣传、沟通和服务工作,提高学生国际化程度

  在各项对外合作交流工作中,与各二级学院院长、各职能部门负责人及相关工作人员保持紧密联系,做到宣传到位、解释到位、配合到位、落实到位,最终形成各部门各单位一体联动的格局。我们对项目涉及的重点学院进行与学生面对面讲解、跟踪推进。本学期已为文学院国际汉语专业学生建立实习基地并完成实习任务。音乐与舞蹈学院的民乐民族歌舞专业的学生赴俄成功进行了交流演出。在此基础上,我们应进一步加强宣传工作、落实制度保障,使国际化观念深入人心,成为学生个人学业、职业规划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和重要助力。

  5. 积极引进国际优质高等教育资源,努力拓展国际合作办学的渠道和途径

  一方面,做实做好现有的国际合作办学项目,尽力解决项目中出现的问题,以此为基础推进教师和学生的国际化。另一方面,以我校的专业构成和人员结构等现实条件为基础,大力发展2+2”,“3+1”等校际间合作办学项目。在前期考察和调研的基础上,加强与省外办和教育厅国际处的联系,利用友好城市、友好学校等资源扩大与国外的联系和交流,突出专业优势,在文学、艺术、经管等特色学科扩展合作办学教育。

  6.加强国际学术交流和科研合作,提升教学科研国际化水平

  制定相关政策鼓励以二级学院为主体的国际间高校的科研合作项目,建立联合实验室、研发中心或研究机构。鼓励教职工通过在国外出版社发表学术著作、联系外国专家、参加国际学术会议、与海外高校科研院所开展项目合作等多元化方式为我校科研国际化做出贡献。

  7.采取有效措施,全面提升学校国际形象

  通过多种渠道和方式积极向海外宣传推介学校。积极参加国际教育展览并定期到海外进行招生宣传。完善学校英文、韩文、俄文等相关语种网页。利用好新兴形式的网络平台、海外媒体及友好学校资源并借助海内外校友大力开展对外宣传,树立学校的国际形象。

责任编辑:王蕊

【专题】全省教育系统解放思想推进高质量发展大讨论活动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