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东北网  >  东北网专题  >  专题新闻
搜 索
佳木斯大学党委书记邱洪斌:解放思想再发力 重塑科学人才观
2019-05-22 15:13:52 来源:  作者:
关注东北网
微博
Qzone

  繁霜尽是心头血,洒向千峰秋叶丹”,习近平总书记将“要爱国、能担当、有理想、敢创新”作为评价各类人才的重要标准。总书记的人才观为我们评价人才,加强高校人才队伍建设指明了方向。高校人才队伍建设是推动高等教育内涵发展和创新能力提升的关键因素,人才队伍水平的高低决定着一个学校教育事业发展的方向和高度。近年来,佳木斯大学党委以习近平总书记人才观为指导,高度重视人才工作,召开了人才工作专题会议,实施了“柔性引进人才”、高层次人才“暖心六个一”人文关怀等创新性工作举措,统筹推进人才队伍建设。

  一、树立家国情怀,心怀“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担当意识

  习近平总书记高度赞扬以钱学森、邓稼先、郭永怀等“两弹一星”元勋为代表的老一辈知识分子“党让我们去哪里,我们背上行囊就去哪里”的浓厚家国情怀和强烈社会责任感。在我们的发展历程中,一代又一代知识分子胸怀大局、心有大我,把自身的前途命运同国家和民族紧紧联系在一起,为党和人民贡献了无穷的智慧和力量。“保天下者,匹夫之贱,与有责焉耳矣。”家国情怀已经积淀为中国知识分子的内在品格。新时代呼唤的优秀人才,不仅需要在专业领域卓有建树,更要有“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内在品格。因此,我们要解放思想,转变简单以专业技能评价人才的思想观念,强化对人才情怀引导,让人才树立家国情怀,增强社会责任感。

  学校各级党组织要充分发挥政治引领作用,通过组织开展“砥砺爱国情怀、永葆奋斗精神、勇于建功立业”系列教育活动,“追寻红色足迹、传承抗联精神”等主题实践活动,引导人才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及习近平人才观为指导,发扬以坚定理想信念、勇于担当为重要特征,以不畏艰险、攻坚克难为重要内容的东北抗联精神,把个人理想自觉融入到国家和社会的发展中,将实现自我价值融入到学校、社会和国家的命运之中,紧随时代脉动,不畏任重、不惧时艰,增强发展信心和勇气,勇担民族振兴重任,争做新时代的奋斗者。

  二、永葆佳大精神,坚定扎根边陲,甘于奉献的理想信念

  佳木斯大学诞生于解放战争时期。70余年来,佳大人栉风沐雨,砥砺前进,秉承了延安精神、北大荒精神、行知精神和扎根边疆、服务地方的优良传统,并凝练为“艰苦创业、求真务实、开拓创新、奋发有为”的佳大精神。正是依靠这一精神,佳大人磨砻砥砺,克服重重困难,使学校由小到大,由弱变强,实现了教育事业跨越式发展。未来,佳大精神仍是学校保持发展并再创辉煌的不竭动力。现阶段的佳大精神就是发扬老一辈佳大人艰苦创业、甘于奉献的精神,以及工作精益求精,爱校如家,孜孜不倦做学问的优良传统。

  “扎根边陲,甘于奉献”是佳大精神的内核,也是学校人才工作的精神引领。我们要结合新形势新要求赋予佳大精神以新的时代内涵,结合组织高层次人才到延安、井冈山等红色教育基地,实地接受以“爱国、奋斗、奉献”为主题的专题教育,赴大庆开展“感受铁人精神、坚定理想信念”主题教育活动,强化佳大精神的宣传教育。通过佳大精神的引领,使人才深刻学习和领会“有条件要上,没有条件创造条件也要上”的艰苦奋斗精神,坚定服务龙江、扎根边陲、奉献佳大的理想信念,激励人才以更加饱满的政治热情、更加昂扬的精神状态、更加优良的工作作风,在佳大振兴之路上不懈奋斗。

  同时,要发挥优秀校友的典范作用,加大优秀校友的宣传,加强人才与优秀校友的联系,既为人才的科研成果转化、学术交流搭建桥梁,也让人才感受到这些优秀校友感恩母校培养、反哺母校发展建设这种浓浓的爱校情怀。

  三、优化成才环境,营造“尊重人才,人人成才”的良好氛围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环境好,则人才聚、事业兴;环境不好,则人才散、事业衰。”良好的人才发展环境,对内是凝聚力、向心力、驱动力,对外是吸引力、竞争力、生产力。人才发展环境在人才工作和人才队伍建设中具有长期性和根本性的作用。

  良好的成才环境不仅是优良的教学、科研平台和优厚的学习生活条件,更重要的是“尊重人才,人人成才”的良好氛围。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人人成才”理念,深刻指出“要在全社会大兴识才爱才敬才用才之风,开创人人皆可成才、人人尽展其才的生动局面。”为此,我们要牢固树立大人才观,要有这样的共识:具有高学历和高级职称的专业技术人员是人才,实验岗位不可替代的实验技术人员,有着丰富管理经验的管理人员,善于做学生工作深受学生爱戴的辅导员,在工勤岗位业务精通、具有工匠精神默默奉献的工勤技术人员也是人才。我们要提高政治站位,站在高等教育和学校发展的全局,把人才资源作为办学治校的第一资源,深度激发和唤醒全体教职工的内生动力。学校将加强教师发展中心建设,加强教师的职业规划,统筹推进一流教师队伍、一流管理队伍和一流支撑保障队伍建设,开创人人皆可成才、人人尽展其才的生动局面。

  同时,全校各级党组织要努力营造全方位助力人才成长的发展环境,校、院两级领导干部要坚持凝聚人才、服务人才的理念,切实做好联系和服务人才工作,畅通沟通渠道,为人才建立“温暖”的服务保障体系,以富有活力的人才培养、评价和奖励政策激励人才,让人才获得归属感,提升认同感,深度激发和唤醒人才的内生动力,引导人才在为学校发展奉献智慧力量中获得更多的成就感,力争使每个人都能够在自己平凡的岗位上,感受到个人尊严和奋斗价值。

  “致天下之治者在人才”,国家如此,对学校更是如此,人才是立校之本、兴校之源、强校之基,人才工作是关乎高校未来可持续发展的关键所在。新时期,党对人才工作进行了新定位、提出了新要求、明确了新任务。全校上下要统一思想、提高认识,全面推进学校人才工作改革创新;要坚守佳大精神,扎根三江平原,主动融入国家、省和区域的重大发展战略,为佳木斯大学全面振兴、全方位振兴做出自己应有的贡献!

责任编辑:王蕊

【专题】全省教育系统解放思想推进高质量发展大讨论活动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