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响应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的要求,弘扬习总书记关于劳模精神和工匠精神的嘱托,破解思想政治工作实效性不足的瓶颈问题,哈尔滨职业技术学院艺术与设计学院党总支积极构建与实践适应时代需求、遵循教育理念、具有实效性的学生德育工作保障体系——建立健全党总支统一领导、各部门齐抓共管、全社会大力支持的学生德育工作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形成共同关心支持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强大合力。
一、建立党总支统一领导,各部门齐抓共管的队伍机制
“党委统一领导,各部门齐抓共管”既是“三全育人”德育模式最大的特色和闪光点,也是其构建的价值所在。艺术与设计学院积极响应学院党委的号召,积极贯彻《中共哈职院党委三全育人综合改革方案》,建立由艺术与设计学院党总支领导,各部门齐抓共管的德育工作队伍机制。以“新起点新征程”为主题共开展主题实践活动,主动融入城市基层党建工作,创新党建工作载体,发挥基层党支部战斗堡垒作用,为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提供强力保障。
1.主动融入城市基层党建工作。通过开展“职教改革40年文明城市我的家”为主题的职业教育进社区活动。与香坊区六顺街道办事处党组织建立“双向联系”“双向服务”“双向认领”机制,安排党员干部及学生党员积极分子进入社区为群众进行拍照、家装设计、美容美发等方面的服务,健全与街道社区党组织共同研究建立需求清单、资源清单、项目清单制度,实现资源平台共享共建,形成联建共建、融入融合的良好局面。
2.发挥专业优势,助力精准扶贫。通过发挥艺术专业优势,走进延寿县中和镇胜利村,为由我院捐助构建的村文明广场完成张贴宣传海报等美化工作,助力“共筑美好家园”帮扶活动。
3.发挥基层党支部战斗堡垒作用。以“以党建促教风、学风建设,保障学生全面成长成才”为主题,开展“三不一有”(不赖床、不乱扔垃圾、不讲脏话、有礼貌)主题实践活动,发挥师生专业特长,师生共同完成的宣传海报张贴于学生寝室楼内。
4.成立专业社团,创新党建工作载体。成立服装、造型、冰雪雕、环境艺术、数字媒体等5个专业社团,支持学院相关工作的开展,包括服装社为毕业生进行服装设计、造型社为大型活动演职人员进行造型设计、数字媒体社为学院全媒体中心提供技术服务支持、环境艺术社为学院各部门提供环境设计支持、冰雪雕社团为2018年冬季校园美化方案提供技术支持。
5.以学生为本,将德育与解决学生实际问题紧密结合。为了提高德育工作的实效性,形成“由党总支书记带头,辅导员和班主任为主体的与学生谈心谈话工作”,站在学生立场开展工作,主动接近学生,深入学生内部,与学生进行思想和情感交流,与学生建立亲密的师友关系,让学生敞开心扉,了解其真实思想动态和性格特点,再进行有意识的价值导向,将德育工作与解决学生的实际问题结合起来,使德育工作更有针对性和实效性。
二、构建严密、科学的信息管理机制
信息管理机制是实现德育系统内外信息传递,交流的桥梁,是德育系统得以控制成有序系统的必不可少的手段,因此艺术与设计学院通过建立严密的、科学的信息管理机制,保证德育系统的有序、和谐与统一。
1.成立数字媒体社团,为信息管理机制提供技术保障。由数字媒体专业教师作为指导教师,全院各专业学生自愿参与组成的数字媒体专业社团,分为策划部、采集部和编辑部,社团各部门各司其职,不仅为艺术与设计学院德育工作提供技术保障,还为学校全媒体中心提供技术服务支持。
2.合理设计搜集信息人员结构,为信息管理机制提供内容保障。建立由教师、学生、管理人员等不同群体组成的网状结构,通过从不同渠道不同层面广泛搜集信息,保证信息的真实性、全面性以及客观性。教师通过教学研究和网络媒介搜集宏观上的信息,如国内外时事热点问题,国家和党的大政方针,教育教学领域的专业动态等;管理人员通过联合学校各部门搜集并记录学校内部的信息,如教学进展、学校管理和服务工作、学校突发事件等;学生干部通过搜集学生内部的思想动态以及其所关注的信息。
3.借助诊改工作平台,为信息管理机制提供全方位保障。为了提高德育效果,动态把握学生思想上的热点和困惑点,对学生信息进行全面分析,借助学校诊改工作平台,预测教育教学过程中可能出现的矛盾或某种措施可能导致的不良结果,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防患于未然,尽可能地减少突发事件的发生概率,为信息管理机制提供全方位保障。
三、完善“三全育人”制度机制
“三全育人”德育模式最大的特色就是调动所有人力资源参与德育工作,形成全员育人、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的德育格局。因此,建立整合制度既是德育工作的现实需要,也是“三全育人”德育模式的内在要求。
1.整合德育队伍。通过确立党总支在德育工作中的统帅地位,贯彻教书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的宗旨,形成以党总支为龙头,其余人员在各自的岗位上各司其职,同时承担起育人的职责,发挥育人的职能,相互协作,形成全员育人的格局。为进一步履行师德师风建设应尽的责任,提高师德师风建设的整体水平,所有人员对照落实《教育部关于建立健全高校师德建设长效机制的意见》(教师〔2014〕10号),签订《艺术与设计学院师德师风承诺书》。
2.完善德育制度。将德育队伍的素质建设要求体现在规章制度中,从制度上要求德育队伍定期进行理论素养培训与考查,增强德育队伍的育人意识,提高德育队伍的素质。修订《艺术与设计学院教师管理办法》《艺术与设计学院学生管理办法》等制度,推动德育工作规范化。制定《艺术与设计学院班级学风建设措施》,以学风优良作为学生入党、奖助学金的评选和发放的重要评价尺度,力争在服务引导中做好师生思想政治工作,有效提升师生思想政治素养。
3.拓宽德育渠道。学校是德育的主阵地,课堂教学是实施德育的主渠道。通过设立定期“家校联系制”,加强学校和学生家庭的交流和合作;设立“课外活动项目”,开展重大纪念日主题活动等,形成以课堂教学为主,兼以课外活动为辅,将家庭、学校、社会三者相结合,多管齐下,多渠道相结合,形成德育合力。
四、构建和谐良好德育环境机制
德育环境是影响人的思想政治道德素质形成、发展和人的德育活动的一切外部因素的总和。
1.完善物质环境建设。补充更换实验实训室铭牌、功能牌、制度牌、安全警示牌、教学看板及标语。将企业文化、职业道德规范和工匠精神融入新建、待建实训室。结合学校和专业育人理念、职业岗位理念等进行环境建设规划体现在实训室建设方案,达到在真实的职业环境中培养学生专业技能与岗位适应能力,显著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职业素养。同时,通过全体学生签署《禁烟公约》,加强环保意识,共同营造美好的校园环境。
2.抓好校园文化建设。以优良的校风、教风、学风为目标,抓住学生在校期间的关键节点,如开学典礼、新老生联谊、重大节日、入党动员、实习动员等,开展丰富多彩的主题活动,激发学生对学校的热爱感与自豪感,增强集体荣誉感。通过加强公寓安全及日常规章制度管理、开展寝室文化节等系列活动,形成学生公寓文化,构建和谐良好德育环境。
3.引导舆论氛围走向。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各种思想文化相互激荡。西方敌对势力的意识形态的侵入以及腐朽落后的思想不可避免地会对大学生造成思想的冲击。通过开展《反间谍法》等主题班会,为学生营造正确的、健康的舆论引导,使其树立正确的人生态度,确立正确的价值观。通过开展《班徽设计大赛》等丰富多彩的网络活动,调动学生参与的积极性,促进学生发挥自己的才艺,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从而达到育人的目的。
五、强化课堂教育机制
为推动德育工作蓬勃、创新发展,不仅需要发挥课堂教育的主要渠道作用,还需要拓宽德育渠道、改善德育手段、整合德育资源,凝聚成强大的德育合力。
1.抓好课堂教学,发挥第一课堂的主阵地作用。结合大学生思想实际,改革教学方法和手段,通过“道德两难主题辩论”,将学生置于道德两难情境,激发学生自主思考,探索创新,提高道德判断能力和思维能力,提高课堂教学效果。通过对“七三一”等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参观,增强德育课堂教学的吸引力和针对性,把传授知识和思想教育结合起来,使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2.开展课外活动,开辟第二课堂的重要基地。以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开展德育,增强德育的实效性。通过积极参与“美食节活动”“端午节活动”“社区服务”等活动,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热情,开拓学生的眼界,锻炼学生的才干和能力。
3.家庭、学校、社会教育一体化,拓展第三课堂的延伸空间。学校教育在道德判断和行为能力培养以及道德价值规范体系的传授中,发挥着最主要的作用。但是有更多的道德习惯,是受到家庭和社区环境共同影响的结果。艺术与设计学院借助“招生推荐”等主题活动,拉近学校与家庭、学校与社会的距离,整合一切德育资源,调动所有的德育力量,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六、建立学生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机制
通过建立学生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机制,培养学生的能力和道德品质,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1.抓好班集体建设。通过开展“感恩你我”等主题鲜明的班会活动,了解学生的思想动态,增强同学之间的情感交流,增强班集体的凝聚力。通过“班干部自我推介会”,为学生树立良好的榜样,发挥凝聚班集体的核心纽带作用。
2.发挥学生社团的自主作用。艺术与设计学院服装社团、数字媒体社团与机电工程学院机器社团,通过交流与合作,共同完成“跳街舞机器人”服装设计与制作。打破社团彼此间封闭的状态,加强彼此间的交流与合作,分享彼此间的经验,分析各自的不足,从而共同联手协力促进社团活动的蓬勃发展。造型社团为学校副处级以上干部工作照提供化妆服务,为学校及各二级学院大型活动的开展提供造型服务。
3.发挥“学长制”的引导作用。艺术与设计学院“环境艺术工作室”,通过发挥“学长制”的引导作用,将学长积累的学习、生活和工作经验传授给学弟学妹,有利于帮助他们顺利度过入学的适应期,找到新的方向,树立新的目标。 “学长制”不仅丰富了“三全育人”理念的内容,拓展了“全员育人”的内涵,而且能推进德育工作的顺利开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