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龙江职教界,每当起草政策、调研评估、督导检查、质量报告、职教活动周需要抽调精英时;每当项目建设、成果展示、重要活动需要克难攻坚时;每当示范校建设、重点专业建设、课程建设、师资队伍建设、课题研究、教学及科研管理需要指导时,大家总会想到一个人——哈尔滨市第一职业高级中学科研主任、示范校建设项目办副主任,魏孝良。作为全国首届职业院校教学名师、全国黄炎培杰出教师、全国科研优秀教师、黑龙江省模范教师、省师德优秀教师、省优秀班主任、省专业带头人、省教学能手、省教育科研骨干教师、省教学诊改专家、哈尔滨市有突出贡献中青年家,魏孝良先后获各级奖励60余次,12次获哈尔滨市优秀、模范教师,两次进京接受国家领导人接见、表彰。2012年与张丽莉同时被评为“省十佳魅力教师”;2013年教师节作为中职教师代表受到主管教育省长孙东升、省教育厅厅长徐梅接见座谈,其先进事迹入选我省“改革开放40年,龙江职教人讲述龙江故事”。

一个育人高手
从1991年参加工作开始,魏孝良多年做班主任,许多家长点名要进他带的班,班级最多达87人。他经常利用休息时间辅导学生、验收学生学习成果、与学生谈心、做思想工作。错过吃饭时间,他会为学生买饭,和学生边吃边谈;时间太晚,他会打车把学生送回家;每逢周末假期,他会奔波几十里做家访,那些年他用坏了3台自行车和一台电动车。魏老师严爱相济的管理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他教过19个班级,600多学生考入高等学府深造,30多人走上行长、经理等领导岗位,11人返校任教,1100余名毕业生工作在哈市各条经济战线上。学生家长赠送“辛勤耕耘育花朵,无私奉献好园丁”锦旗表达感激之情。他的先进事迹多次在中国职业教育网、东北网今日头条、黑龙江电视台、黑龙江交通广播电台、黑龙江日报、黑龙江晨报等媒体报导。

一个工作“狂人”
从教以来,魏孝良就把自己全部精力投入到教育教学中。1999年开始,担任高三把关的他,每天晚上十点多才下班;2003年底,魏孝良担任学校教务处主任兼校科研室主任,更是早来晚走;2010年,学校开始创建国家级中职示范校,担任学校示范校项目建设办副主任的他,主持学校示范校建设常务工作,还担任全省中职学校校长联席会副秘书长,负责全省中职改革发展示范校项目建设和建设课题研究的牵头和指导,一干就是五年。面对没有任何经验借鉴、繁重而高要求的工作,他潜心钻研,研读文件、研制政策、研发流程、制定模板、指导创建,长期吃住在学校。经他手的课题、项目高水平通过了验收,学校评上首批国家级中职改革发展示范校。而他几乎没有了休息时间,实在太晚、太累,就在沙发上歇一会。同事们都说“工作狂”这个称号用在他身上最合适。

一个教学名师
魏孝良大胆进行课堂教学改革,实施“变薄教学策略”和任务驱动教学方法。他的教学细致而系统,毕业生张凯涛现在还留着魏老师的课堂笔记,他说魏老师教他的东西受用终生。魏老师所教的学生动手能力强,所教学生参加省技能大赛垄断前15名;参加市大赛包揽一、二等奖;所教学生连续多年摘得全省高考会计、记账单科第一名;2002年全班87人,74人考入本科院校,占当年全省会计专业本科录取总数的1/2。
一个科研专家
魏孝良的科研能力在中职学校首屈一指,他潜心专研,先后主持和参与17个课题研究,撰国家级、省级获奖论文26篇,获得国家级、省级教学成果奖4个,出版著作和教材7部(副主编5个),发表文章14篇。他以课题研究为牵动,推进学校三轮课程改革: 2003—2008年,研发财会类、计算机类、旅游专业教学指导方案,获省级一等教学研究成果,在中国财经出版社、电子工业出版社出版发行,全省近400名中职学校校长来校考察学习。2009—2010年,探索“认定规划教材、选定精品教材、对接行业教材、开发校本教材”四个中职教材建设有效策略,指导开发21本校本教材,均获省级科研成果奖,课题获国家级优秀课题二等奖。2010—2013年,结合示范校建设,在会计、计算机网络技术、旅游服务与管理、室内艺术设计与制作四个专业研发实施“四位一体”课程体系,指导开发示范校31本校本教材(实训指导书)、40门精品课程资源建设。她指导全校157名教师开展38个立项课题研究,学校评为全国职教科研示范学校、全省教育科研先进集体、全省首批教育科研基地。
一个职教名人
魏孝良做事一丝不苟、业务能力强,在全省中职知名度高。在每年全省的职教活动周项目组、质量年度报告撰写组、课题立项(结题)鉴定评审组、重大项目评审验收组、职业教育发展调研组、重大政策制度起草组,都有他的身影。他热心指导全省示范校建设、专业建设、课程建设、教学诊改和课题研究,多次做教学科研专题讲座和接待参观考察。他被聘全国专家,高水平完成河南省中职学校国家诊改试点教学评估工作。他两次被聘在全国说课大赛中担任评委,是省、市兼职教研员。
这就是魏孝良,一个用心做事、潜心钻研、不断超越自我的优秀教师成长典型,一个从基层学校走出来的职教专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