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师,今天几点关窑?”
“晚八点半,我在这等,顺便和你们讲一讲昨天创作出现的问题。”
“第40窑了,明天我们先拍照存档,然后作品分析。”
这是在齐齐哈尔高等师范专科学校陶瓷设计与工艺专业实训中心里一段日常的对话,这里的老师加班到晚上八九点钟早已成常态。虽然学校的一线教师不坐班,但这里每天都有老师在,随时对学生的实践操作进行指导。实训中心老师的关心爱护,让学生们在实训和创作中感受到了家的温馨。在这里,老师们没有轰轰烈烈的壮举,有的只是平凡的坚持;他们固守坚韧乐业的匠人精神,一步一步踏实前行。
让我们一起走进这支专业教师团队!

启程,需要勇气
一说起陶瓷,我们马上联想到中国瓷都——景德镇。而在景德镇北4000公里外的黑龙江省依安县,有一条延绵70公里,储量约为230亿吨的高岭土带,这是长江以北,品质最佳的高岭土资源。这条高岭土带像一条卧龙沉睡于白山黑水之间。2010年后,这条卧龙被唤醒,一批批陶瓷企业相继入驻。一个占地3.82平方公里的陶瓷工业园区已具规模,但随之而来的最大问题之一就是陶瓷产业人才的缺乏。
目光拉回到2016年,齐师专的校领导们酝酿了一个可能,即在黑龙江省创办首个陶瓷艺术专业以服务地方产业。经过审慎考虑,由来自美术教育和艺术设计专业的4名教师组建陶瓷设计与工艺专业教师团队,开启了艰难办专业的漫漫征程。他们没有陶瓷专业知识,有的只是前行的勇气!
前行,披荆斩棘
从未想过此生会与陶瓷打交道的4位教师,要在一年时间内走近陶瓷、了解陶瓷、喜欢陶瓷,这是必须也是责任。专业申报之初,他们走企业、访高校,反复论证专业申报材料,同时一幅专业发展蓝图也在他们心中绘就。专业申报期间,他们重新开启了大学时代的学习模式,其中三位老师两赴景德镇进行系统学习,在阴冷潮湿的教室里,从早上8点到凌晨1点,从拉坯到烧窑,一直有他们忙碌的身影。刚开始学习拉坯技能,肌肉拉伤是常事,第二天起床穿衣服的时候胳膊都抬不起来。他们感叹,景德镇是个凝聚大国工匠精神的城市,在这里,我们必须要敬畏匠人精神、拥有匠人精神。
用“白手起家”来形容陶瓷专业建设一点也不为过,他们面临的又一个难题是实训中心的建设。把破旧的仓库改造成一个拥有成型、绘制(雕刻、塑形)、烧成等所有陶瓷制作环节的陶瓷实训中心,困难可想而知。在8个月的时间里,从中心的规划到设计,从设备安装到调试,他们忙碌而有序。
2017年9月,在实训中心建成之后半个月,他们迎来了第一批陶艺专业的新生。
路上,赢得赞许
时间来到2018年11月。在齐师专教学楼宽敞的展厅里,静静地摆放着近400件具有创意的陶瓷作品。这些作品或继承传统、或创意新锐,在造型与釉色上可以看出他们继承传统的艺术理念与崇尚创新的艺术追求。这是第一届陶艺专业的17名学生经过一年半的学习之后向学校、向老师、向自己的一次汇报——2018年陶艺专业陶瓷年展。一年多的时间里,学生的作业与作品烧制了46窑,失败的作品不计其数,烧制成功的作品近千件。在陶瓷艺术年展上,参观人数达到5000余人,学生们的作品共售出50多件,总值3000元,年展得到社会充分认可。而这背后是教师团队秉承着“坚韧执着、奉献求索”的校训精神,不抛弃、不放弃每一名学生,是他们的付出和陪伴,成就了学生们陶瓷艺术之梦。
在认真教学,不断改革的同时,教师们也不断完善自己。有三名教师通过层层选拔被评为市级陶艺大师,两名教师取得了我国人力资源与社会保障部颁发的陶瓷装饰高级职业证书。学生们也不负众望,在省级陶艺比赛中取得了优异的成绩。在齐齐哈尔的老百姓对陶艺专业一无所知的情况下,他们举办了多次“中小学生进高校体验陶瓷艺术”社会服务活动,制作了高质量的宣传片,并在电台、电视台播出,让大家了解我市陶瓷产业的同时也认识了陶瓷专业和一个甘于奉献的教师团队。
征程,永无停歇
2018年教师团队增至10人,师资力量的壮大,让专业更具实力,更加敢想敢做、敢于挑战。
2019年,在学校的支持下,陶艺专业正在进行大学生陶艺创客空间的建设,同时也在筹措申报陶瓷文化创意产业基地。陶艺专业志在把创客空间打造成齐齐哈尔市的又一个文化地标,并在周六、周日通过大学生创意集市来扶持大学生创新创业,既培养人才也要留住人才。在宣传陶瓷艺术的同时,促进齐齐哈尔陶瓷产业全链条发展,让老百姓走进陶瓷,认识陶瓷,了解陶瓷,爱上陶瓷,为政府打造东北瓷都的目标不懈努力。
这个团队,克服了重重困难,在专业的建设过程中,乐观向上、坚韧坚守,用自己爱岗敬业的精神谱写了职业教育教师的一首颂歌。每每面对表扬与赞赏,他们却显得有点腼腆,笑着说这些都是因为国家的职业教育政策,政府的支持,企业的融合,学校的扶持,以及学生的努力的结果,我们自己做得还不够。
陶瓷与设计专业建设之路任重道远,他们的征程永无停歇……
后记
在这个材料形成过程中,陶艺教师团队建议不要署他们的名字,因为他们每个人只是团队的一份子,他们只有一个名字-----齐师专陶瓷设计与工艺专业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