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东北网  >  东北网专题  >  专题新闻
搜 索
记黑龙江省农业职业技术学院陈效杰
2019-05-06 15:29:19 来源:  作者:
关注东北网
微博
Qzone

  陈效杰,男,汉族,1965年出生,本科学历,中共党员,教授。1990年毕业于东北农业大学,同年7月分配到佳木斯农校任教。1992至1993年,他连续两年带领毕业生到富锦县头林镇、兴隆镇指导农民种植水稻,推广“旱育稀植”技术。1997至1998年又先后到桦川县和桦南县给农民讲授农作物高产栽培技术。参加工作以来,陈效杰同志先后担任过教研室主任,农学分院实践教学工作副院长,农学分院党支部书记等职。2008年至2011年受省委组织部派遣,到林口县挂职副县长4年。2012年至2018年,任黑龙江农业职业技术学院与郊区莲江口镇“院镇共建”、与郊区“院区共建”科技负责人。几年来,陈效杰同志一直致力于农业科技园区建设,加快科技成果转化,积极推广红树莓栽培技术,在促进地方经济发展做出较大贡献。在林口县挂职期间,将林口县打造成为“中国红树莓之乡”。在与郊区开展“院区共建”期间,将莲江口镇打造成为“中国红树莓第一镇”,红树莓产业已成为佳木斯郊区促农增收的重要产业。

陈效杰在林口县红树莓种植现场会上介绍经验

  一、建园区,重推广,把科技成果留在林口的大地上

  2008年,省委组织部决定在全省范围内开展“院县共建”活动,黑龙江省农业职业技术学院为了贯彻好省委组织部的要求,决定选派院内责任心强、业务精通的干部到林口县挂职,陈效杰同志在学院领导班子的推荐下到林口县赴任。作为“院县共建”的责任人,陈效杰牢记自己的职责,发挥自己的特长,主动请缨承担林口县农业科技示范园区建设任务。他以龙爪镇红林村为核心,狠抓红树莓产业建设,先后创建了4个生产示范园,成立5户冷冻加工企业,年加工8000吨红树莓。采取“龙头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基地农户”的农业模式,将红树莓加工成罐头、果汁、干果等,实现红树莓产业化经营,农民每亩纯收入可达4000至6000元,一亩地创造出十亩的旱田效益。2011年,林口县被国家专业部门授予了“中国红树莓之乡”的美誉,2012年,红林村再次获封“中国红树莓第一村”称号。

陈效杰在莲江口树莓种植示范区检查树莓生长情况

  二、建基地,调结构,引领郊区打造新产业

  2012年挂职锻炼结束后,佳木斯郊区莲江口镇领导,到学院点名邀请,学院党委再次委派陈效杰同志担任“院区共建”科技负责人,他以推广红树莓栽培技术为突破口,在莲江口镇建立200亩科技示范基地,开展红树莓栽培技术培训、科技示范园区的规划、品种的选择和田间管理等技术指导,发挥典型示范带动的实际效果,实现效益最大化。一是加强田间基础建设。由于红树莓产业看好,2013年初,郊区把莲江口红树莓示范基地确定为郊区红树莓示范基地,辐射带动其它11个乡镇发挥红树莓产业,并加强示范基地农田基础建设。2015年,合作社红树莓基地由于标准高,被省农委和省进出口检疫检验局评为黑龙江省标准化农业示范基地。二是加强生产设施建设。2016年初,他又依托莲江口红树莓专业合作社,投资10万元,安装水肥一体化设施覆盖整个示范区。按需施肥浇水,实现精准施肥和浇水,每亩可节约生产成本230元。三是加强收储设施建设。2013年,为了保证红树莓收获质量,他动员合作社投资1200万元建设1700平方米的红树莓冷冻加工厂,满足1500亩树莓果的储藏和加工。四是强化“互联网+”监控设施建设。2016年,为了让消费者放心,他指导合作社投资30多万元,在示范基地建立了物联网监控平台,安装了多个无线360度旋转高清摄像头,太阳能杀虫灯,虫情测报灯和田间气象站等田间管理智能仪器,实现整个示范园区全程远程监控,建立了农产品质量溯源系统。

  三、搞研发,抢先机,延长红树莓产业链条

  2017年,为提高红树莓的附加值,他依托黑农职院食品加工专业的技术和设施,经过王国军教授的努力,成功的研发出了树莓原浆、树莓饮料、树莓红酒、树莓罐头、树莓叶茶,冰冻树莓等系列产品,帮助合作社注册了“罗斯柏瑞”商标,系列产品投放市场后前景看好,经济效益可观。

  经过几年的不懈努力,陈效杰建立的高标准基地取得高效益。示范园区的红树莓亩产2000斤,产值6000元,扣除管理成本,亩纯收入近3000-4000元,深受当地老百姓欢迎,红树莓栽种面积迅速扩大,目前莲江口镇已发展到3800亩,并取得了较多荣誉。2013年9月,莲江口镇被中国科技创新发展工作委员会农业技术推广中心授予“中国红树莓第一镇”称号。2014年8月,莲江口红树莓基地被省农委和省出入境检疫检验局联合评为黑龙江省标准化农业出口基地,先后多次接待省、市领导的检查。2017年被省农委评为一二三产融合产业园。2018年莲江口树莓科技示范园区被评为黑龙江省省级标准科技示范园。。引领拉动全区发展红树莓近万亩,产值达到6000万元,红树莓成为郊区促农增收的主导产业之一。陈效杰为红树莓产业做了大量工作,投入了极大的热情和精力,为社会创造出显著的经济效益。仅2016年,莲江口镇红树莓创造产值1000多万元,比种植大田作物增收500多万元,红树莓种植户人均增收4000多元。经过几年的“院区共建”,莲江口镇农民科技素质得到了显著提高,科技贡献率提升了2个百分点。红树莓产业已经成为佳木斯市郊区农业的支柱产业。

责任编辑:王蕊

【专题】2019年黑龙江省职业教育活动周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