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山积而高,泽积而长。
自然界如此,人也一样,当一个人有了信仰、选择了坚持,他就有了山的伟岸,水的浩荡。
“全国煤炭教育协会常务理事、全国防爆电器职教集团副理事长、黑龙江省煤电化职教集团理事长”。
他,就是黑龙江能源职业学院院长庄绪春:质朴、谦和、睿智、坚毅……
昔日煤矿党委书记,今朝挥毫职教人生!执着孕育机遇,奋斗成就辉煌。

现年57岁的庄绪春,从政已30余载。当过煤矿党委书记,进过工厂、入过车间、下过矿井。怀揣着一颗“匠心”,带着企业丰富实践阅历的他,又在高职院校干了9年的院长。
20多年的煤炭企业经历、9年的职业教育生涯,让他坚信教育是个值得付出心血、付出汗水的事业。
二
黑龙江能源职业学院有着七十年办学历程,原地处双鸭山市破产矿——岭西矿,校园建筑老化,办学条件简陋。2010年10月,刚刚担任学院院长的他,就致力于建新校、强内涵、促改革,凝练了“勤思敏行,崇德尚能”的校训,确定了“办学水平国内一流,服务能力区域领先,培养质量行业排头,教育理念国际水准”的发展思路和“人才立校、特色兴校、科研强校”的治校战略。
理想与现实之间有着一条巨大的鸿沟。破败不堪的校舍、开放的校园、短缺的资金……。
2011年春天,异常寒冷。校园周边小煤窑乱采乱挖,校区出现了多处墙体裂隙和地面塌陷,全校师生人心惶惶,教育教学陷入困顿。面对那一双双恐惧的眼神、无法继续办学的现状,庄院长觉得身上的担子重千斤,发展学院的信心此时更为坚定。

困难在坚毅人面前是渺小的。人有了置之于死地而后生的壮烈,就会有一往无前的勇气和魄力。“天无绝人之路,等靠才是死路一条!”于是,他走上了逆境求生存、绝地出击的开拓之路,可谓妙招迭出,招招致胜。
第一招:建立“根据地”。为保障师生人身及财产安全,将师生整体撤出岭西校区,安置在市区内多处进行维持性办学,形成了“一校多处”的办学格局,最多时达10余处办学点。有人评论说:这个学校就是个“破大家”。但他则微笑着说:“农村包围城市,学校把双鸭山占领了”。
第二招:主动出击抓住机遇。在塌陷发生后,他多方奔走、积极呼吁、终赢得多方的支持,终促成了学院整建制移交政府管理,并易地迁建新校区。那几年,不知庄院长走了多少路、说了多少话、费了多少心,市矿领导都被他的诚心、决心所感动,才有了学院新的生机。
第三招:努力坚持不放弃。成功就意味着要坚持,就是遇到困难永不放弃。新校区2013年4月开工,同年12月教学楼、食堂、实训楼等主体建筑竣工并投入使用,这是一个当年开工并实现当年交工的壮举,占地410亩的工程,这在全国都是不多见的,并且还是在一分钱建设资金都没有的情况下。哭一百年都哭不出来的大楼,居然让他晓之以情、动之以理、软磨硬泡建成了。庄绪春说自己没多大能耐,每一个建设项目从开工到结束,他要在政府、单位和工地间来回跑,办理手续、督促施工、安全管理、严抓质量、处理纠纷、协调工作……,他那时脚部受伤,每天天不亮就能看到一个瘸一拐的身影出现在工地上。有人私下曾说:“一分钱都没有,我敢打赌,这大楼肯定建不成。”
面对各种质疑,庄院长一笑而过!2014年12月新校区全面建成,这是庄绪春院长打的“最硬的一仗”!带领教职工打的最漂亮的翻身仗!
从此,黑龙江能源职业学院迎来了全新的发展时期!
三
不忘为人师表初心,牢记立德树人使命。
众所周知,在传统观念牵引下,职业院校的学生都是上不了本科的、分数较低、素质较差的孩子。如何根据生源现状,让学生在职业院校成长成才,成为社会主义合格的建设者?带着这个课题的思索,他极力推进“德育一体化”工程,实施因材施教、分层次教学,激发学生的兴趣爱好,使学生先成人再成才。
他亲自“操刀”,推行一系列改革。因地制宜,设定人才培养目标。修定人才培养方案,大胆提出以“适度、够用”为原则,减少基础课程,实现课堂与现场结合,切实提高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确保学生有一技之长。调整专业方向,建设专业群。紧紧围绕市场需求、区域经济发展、地方产业结构调整,“撤并合停”吸引力不大的专业,增设新能源、新业态,需求高的专业群。注重教师队伍建设,精心培养行业大师。教师是学校发展的第一动力源。采取外引内培的方式,快速提升教师队伍整体素质,已培养全国行业名师1人。加强校企合作、深化产教融合。积极服务省内能源企业,帮助企业实现人才技能提升,把学校办到了企业,所企业办到学校,实现了校企共同育人。适应趋势,实现集团化发展。牵头成立黑龙江省煤电化职教集团、全国防爆电器职教集团,依托全国防爆电器职教集团,与行业企业开展专业技能培训工作,目前已在全国设立东北、华北、华南等多家培训中心,服务行业企业,助力中国制造2025。
多年的坚持收获喜人成果。近几年,学生在国家省市技能大赛中频繁获奖,其中代表黑龙江省参加2017全国大学生创业综合模拟大赛总决赛,与全国104所本专科院校同台竞技,获得一等奖。人才培养取得实效,学生的兴趣和能力得到彰显。
正是他始终坚持教学中心地位、注重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才使学院通过了教育部人才培养工作评估,达到了教育部规定的高职院校办学标准。
四
不忘初心,方得始终。
从泥泞不堪的操场、陈旧老化的60年代建筑,到如今拥有塑胶跑道、宽敞明亮的教学楼的校园,变化的是校容校貌。
从想千方设百计解决起步晚、底子薄、教学实力不足问题,到顺利通过教育部人才培养工作评估,变化的是教学质量大幅提升、优质教育资源更加丰富。
九年的风雨兼程、九年的春华秋实。庄绪春在坚韧中坚守,在拼搏中进取。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年,学校筑梦前行70年。黑龙江能源职业学院从小到大、从低水平到高水平的历史性成就,已成为双鸭山市经济社会发展进步中的一个突出亮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