座落在松花江畔的哈尔滨,素有“东方小巴黎”的美誉,为东北亚享有盛名的冰雪之都、欧亚之都,吸引了万千中外游客,黑龙江旅游职业技术学院为每年都为这个美丽的城市输送大批的旅游人才。作为黑龙江旅游专业教育的龙头,黑龙江旅游职业技术学院旅游产业发展学院教学团队自2009年被评为省级优秀教学团队开始,一直以推进职业教育特色的专业建设和课程改革为己任,通过有效的团队合作机制,探索有利于增加学生实践能力的教学模式,在校企合作平台上开发教学资源,持续提升教学质量,教育硕果累累。在这一项项成果的背后,是一支执行力强、富有激情、敢打敢拼的团队。创新,激情,诚信,担当,已经深刻的落在每一名团队成员心间,成为他们自动自发的行为准则。

立足市场需求,创新人才培养模式。
2013年,旅游产业发展学院教学团队以市场化人才培养为导向,提出了“双元融合学训一体三段提升”的人才培养模式,搭建了道德养成平台、基础教育平台、职业发展“三个平台”。
同时,为了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我们还开展了丰富多彩的课外社会实践活动。成立了大学生创业项目旅游会展礼仪工作室,将工作室建设成为集人才培养、职业技能训练、双师队伍培养、技术服务于一体的多功能实训基地。我们通过旅游宣扬传统文化,将诗与远方相融合,成立了黑龙江非物质文化遗产学习保护传承工作室,开设了黑龙江非遗的选修课,引进鱼皮画、方正剪纸等项目,开展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在线创业及OTO定制等一系列创新创业活动,并举办了“非遗进校园”等活动,做到将文化内涵建设与旅游相结合,为黑龙江的非遗项目传承与保护作出了贡献。

聚焦行业发展,构建实践型课程体系。
为了积极与行业接轨,教学团队构建了基于工作过程的“嵌入行业标准、岗证课赛融通”的课程体系。课程体系以旅游管理专业岗位核心能力为培养重点,将行业岗位标准、技能大赛考核要点、职业资格证考试内容融入课程内容,与企业岗位零距离衔接,团队中“双师”比例达到98%。在实训课程的设计上,全面开展课内实训、实训周实训、顶岗实习三个层次的实训,实施现场教学、角色体验,校内情境模拟、顶岗实战等教学形式,邀请行业专家对学生的实训进行专业指导。功夫不负有心人,课程建设改革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学生导游证通过率最高达到65%,远远高于全省30%的通过率,专业学生连续5年参加黑龙江省职业院校“导游服务”大赛,获中英文导游一等奖18项,获得国家二等奖3项,三等奖4项。专业教师教学技能也得到显著提升,在黑龙江省职业院校信息化教学大赛中获一等奖2项,二等级1项,国家二等奖1项,三等奖1项。
围绕公共职能,畅通社会化智力服务通道。
旅游产业发展学院教学团队积极参与社会服务,学院已经连续5年承担商务部“‘发展中国家生态旅游开发与管理’国际官员研修班”培训工作,共计培训学员近300名;连续六年开展“黑龙江省旅游类专业中职骨干教师培训”;连续4年承担黑龙江省中职升高职旅游管理专业技能考区工作;连续6年承办“黑龙江省职业院校‘导游服务’技能大赛暨国赛选拔赛”,依托基地师资优势,积极开展职业培训鉴定工作。工作中,他们积极融入黑龙江省文化和旅游厅旅游强省战略,为旅游行业培养高水平旅游人才,为雪乡风景区、五大连池风景区、平邨宾馆、花园邨宾馆等景区、旅行社、酒店进行了服务人员专业技能等方面的培训。2018年12月,为了贯彻省委书记张庆伟深入雪乡调研文化旅游时提出的“切实以冬季旅游引领全域旅游高质量发展,在提升中服务、在服务中改进,以服务树形象、以质量求生存”的要求,落实省文旅厅关于加强雪乡从业人员职业素养的要求,他们四进雪乡,结合雪乡经营特点及现状,有针对性的集中对雪乡风景区经营者、中高级管理者、餐饮、住宿、景区服务人员开展了两期培训,收到景区与文旅厅领导的高度认可,为助力雪乡良性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
我们还选派师生参加了外交部黑龙江全球推介活动,全程参与黑龙江省旅游产业发展大会、第二十九届哈尔滨国际经济贸易洽谈会,第五届、第六届黑龙江绿色食品产业博览会等活动,承担了银川体育旅游委、青海文旅厅、天津文旅厅冬季旅游项目开发高级研修班教学培训工作,加快了全省旅游人才培养的步伐。
坚持援疆战略引领,打造新时代高素质教学团队。
2018年开始,旅游产业发展学院积极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对口支援新疆工作部署,学院选派多名专业骨干教师赴疆,开展为期三年的援疆计划,他们情撒西域大漠,舍小家顾大家,帮助阿勒泰地区职业院校进行专业申报与建设,实现了黑龙江、新疆两地教学资源的对接,也促进了两地旅游资源的置换和共享,增强了团队成员的政治意识和大局观,凝铸团队的核心战斗力。
天下之事,非新无以为进,非勤无以致功。黑龙江旅游职业技术学院旅游产业发展学院教学团队深知,旅游职业教育的未来,需要每一名团队成员的奋发图强,尺寸之功积聚洪荒之力,未使光阴惰寸功,团队教师们众志成城,开拓创新,释放激情,努力实现团队的持续进步。